儀式是生活的調味劑、文化的倍增器。形式主義則是知行不一、不求實效,用形式代替落實,極大浪費各類資源。我們要區分二者內涵、厘清二者邊界,發揮儀式的效能,規避形式主義的危害。
第一,堅持正向引導。引導大家科學、理性和務實地看待各類儀式,杜絕虛榮攀比和鋪張浪費,使各類儀式真正發揮復蘇文化記憶、確認精神歸屬的作用,讓生活和工作更有莊重意味和美好期盼。
第二,杜絕形式主義。厘清儀式和形式主義在內涵上的本質區別,使大家認識到形式主義尤其是黨員干部的形式主義,是典型的作風和黨性問題,嚴重損害黨的形象和干群關系,必須一以貫之、千方百計地堅決制止。
第三,抓好關鍵少數。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督促黨員干部克服浮躁情緒,拋棄私心雜念,自覺反對形式主義,始終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帶頭引領風清氣正的社會風尚。
重視各類儀式和反對形式主義不是相互沖突的對立關系,只要我們能設身處地地分析問題,克己奉公地堅持原則,相信能在發揮各類儀式正向意義的同時規避形式主義危害,推動黨風、政風、社風向上向好發展。
彩禮作為我國古代婚姻習俗中的“六禮”之一,在很多地方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然而,部分農村地區的高額彩禮不僅成為農村青年邁向婚姻殿堂的“攔路虎”,也影響了社會風氣。因此,農村高額彩禮問題要從以下幾方面綜合治理。
首先,持續加強宣傳引導。積極宣傳引導婚俗新風,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婚事簡辦,倡導“零彩禮”,探索將彩禮婚俗納入村規民約,逐步引導群眾樹立新觀念。
其次,大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增加農村青年在本地就業的機會,讓他們收入穩增、發展有望,吸引越來越多有為青年扎根鄉鎮、建設農村,改變農村未婚青年性別和年齡比例失衡問題。
最后,推動形成治理合力。宣傳、民政等多部門要加強聯合,強化彩禮前端治理,全面推行婚俗改革,加強高額彩禮治理力度,剎住高額彩禮的歪風。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針對高額彩禮帶來的諸多家庭和社會問題進行深度治理的同時,還要有的放矢樹新風、持之以恒化新俗,這樣才會實現“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
年輕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不僅會損害黨和政府的形象,還會帶偏社會風氣、傷害群眾感情。因此,我會做好以下工作解決該問題。
首先,系統培養,提升能力。要針對年輕干部的特點和需求,開展針對性、系統性培養,幫助他們迅速成長,練就過硬本領,讓年輕干部有充足的動力和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為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奠定能力基礎。
其次,考核約束,加強監督。以考核強化約束,把管理監督貫穿全過程。以考核引導干部健康成長,讓不求上進干部無處容身。通過全方位的監督管理,引導年輕干部自覺摒棄好逸惡勞的消極觀念,制止“躺平”滋生蔓延。
最后,激勵警示,雙向引導。塑造身邊的先進典型,樹立正向激勵導向,讓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緊盯個別干部擔當不夠、作風不實、執行不力等問題,必要時開展警示教育,使年輕干部無處“躺平”。
干部敢于擔當作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從政本分。作為單位負責人,要充分調動年輕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打造一支組織放心、群眾滿意的工作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