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usticSoul原聲之魂



對于吉他愛好者來說,或多或少會了解到巴西玫瑰木的神奇之處,無論是其神乎其神的聲學性能,還是幾乎于文物一般的珍稀度,都為這種木材增添了神秘而又神奇的色彩。誠然從歷史沿革來看,巴西玫瑰木的確是傳統意義上制作彈撥類樂器極佳的聲學木材之一,但究竟巴西玫瑰木的傳奇是如何締造的?本文將帶你窺伺一二其中的原因。
巴西玫瑰木為什么稀有?
巴西玫瑰木即是巴西紫檀(拉丁文:Dalbergia nigra),傳統上生長在巴西沿海雨林相對較小的區域。自葡萄牙殖民初期以來,黃檀屬的木材一直是極其有價值的出口商品,在歐洲因家具和裝飾木制品而備受推崇,早在文藝復興后期就被用于制作魯特琴、木管樂器和現代吉他的祖先。
對黃檀類木材的商業需求從未停止,幾個世紀的過度采伐和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木材棲息地退化使巴西玫瑰木已經瀕臨滅絕。你可能也已經知道,1992年黑黃檀被《瀕危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為受保護物種,此后大多數國家禁止巴西玫瑰木產品的貿易。換句話說,在1992年以后,巴西玫瑰木就已經站上了神壇。
在許多老式吉他上看到的美麗的四分之一徑切的巴西玫瑰木——紋理緊密、筆直、顏色均勻,并且經常帶有墨黑色的線條——這種木材是采用真正四分之一徑切的方式切割而成,即成熟樹木的無枝圓柱形中心部分,位于支撐的樹樁和樹樁之間,這種切割方式會相對更浪費材料,但對于樂器制作而言,制成背側板會具備更好的結構強度(在遇到溫度和濕度變化的時候影響更小)和聲學性能。盡管1992年之前采伐的巴西玫瑰木可以合法出口,但這種世界上最具商業價值的樹木幾乎沒有未經加工的原木可供使用。當然,世事無絕對,人們還是偶爾會發現1992年之前加工過的未使用的、經過法律認證的那么幾套巴西玫瑰木的背側木材。不幸的是,許多舊的巴西玫瑰木因氧化而永久變暗,不再表現出傳統的紅棕色和深亮度,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是會看到有些巴西玫瑰木顏色特別深的原因之一。
如果現在還需要巴西玫瑰木,去哪里找?
偶爾中的偶爾,人們會從河里打撈出來以前滾到河里但是沉下去的原木,這樣的巴西玫瑰木通常是沙色或灰色的,并且具有暗淡、褪色的外觀。要找到直紋的背面和側板已經很難了,找到具有傳統的、漂亮顏色的則要難上加難。當然在巴西玫瑰木愛好者中有一種說法,最好看的巴西玫瑰木都是從老家具的桌子面板里找到的。不過還是那句話,可遇不可求。
大多數最近幾年新制作的巴西玫瑰木吉他都是由樹樁或建筑木材回收木材所制作成的吉他背側。巴西玫瑰木中蘊含的天然油脂成分,可以使樹樁在地下保留數十年而不會腐爛。這種從巴西玫瑰木樹樁上采集的木料通常都保存完好、色彩鮮艷、布局合理的背側套裝仍然很容易買到。但是這種木料相對于直紋徑切的巴西玫瑰木背側而言,理論上的強度和受溫度濕度的影響會更大。當然,隨著喜歡吉他的愛好者審美的變遷,千篇一律的直紋徑切的巴西玫瑰木其實一直也是屬于少數人的心頭好,更多的普通愛好者更喜歡在花了大價錢的同時,希望買到紋路更為夸張罕見的巴西玫瑰木背側,這也是為什么許多資深的愛好者會更喜歡用直紋徑切的巴西玫瑰木來“扮豬吃老虎”,換做普通愛好者來看一定會一眼斷定是印度玫瑰木,甚至于可以說親眼見過直紋巴西玫瑰木的吉他愛好者都已經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在巴西玫瑰木上的追求,全看口袋有多深
據我所知,巴西的黃檀木建筑木材回收行業依舊非常的興盛,基本上現在用巴西玫瑰木做的家具或者工藝品,只要尺寸滿足樂器制作的要求就會被眾多吉他廠商或者制琴師盯上。這些木材所加工而成的吉他木料,通常布滿裂紋(許多是可修復的),有時還帶有黑色氧化斑紋,通常總能發現非常漂亮的紋理,但外觀和傳統的吉他背側的紋理有著較多不同,隨機性很強。
如果想要擁有一把由外觀完美的巴西玫瑰木制成的新吉他(或者一開始就是以樂器為目標來切割的巴西玫瑰木背側的吉他),所需要的金錢有時候可能遠超你的想象,那些最為狂熱的吉他發燒友愿意花大量的金錢來尋找他們心中最完美的巴西玫瑰木,需求其實遠超供應量。不過,如果愿意在切割方式(比如放棄徑切)、顏色、紋理直度、保存狀態(比如上面有蟲洞,其實不會影響音色)或其他一些特征的組合上做出妥協,其實還是能夠買到巴西玫瑰木做的吉他。
對大多數的資深吉他愛好者和制琴師而言,優質的巴西玫瑰木吉他仍然以其音色的豐富性和清晰度的獨特結合而無與倫比。如果你真的想要購買巴西玫瑰木制作的吉他,還必須切記,讓它身價斐然的是聲學性能而非外觀,你最喜歡的紋理可能并沒有最好的聲音。
注:部分內容參考制琴師Dana Bourgeois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