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高博 付雅文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圖書館的智慧空間建設儼然成為了圖書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在對該方向現(xiàn)有研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并歸納出該研究方向存在的困境以及解決方案,并根據(jù)(??)明確高校圖書館的角色定位,建立讀者信息需求層次和加強圖書館頂層設計等方式構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體系,同時還對國內高校圖書館在智慧空間建設中應用人工智能的實踐案例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人工智能??高校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空間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0
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Smart?Space?in?University?Libraries?Based?on?Artificial?Intelligence
ZHANG?Yu1??GAO?Bo2???FU?Yawen1
1.Library?of?Xian?Aeronautical?Institute,?Xian,?Shaanxi?Province,?710077?China;?2.Library?of?Shaanx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Xi'an,?Shaanxi?Province,?710021?China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artificial?intelligence,?the?construction?of?smart?space?in?university?libraries?has?become?an?important?direction?for?the?development?of?libraries.?Based?on?the?analysis?of?the?existing?research?on?this?direction,?this?paper?summarizes?the?difficulties?and?solutions?of?this?research?direction,?and?clarifies?the?role?of?university?libraries,?constructs?the?construction?system?of?smart?space?in?university?libraries?based?on?artificial?intelligence?by?establishing?the?level?of?readers'?information?needs,?strengthening?the?top-level?design?of?libraries?and?other?methods,?and?also?analyzes?the?practical?cases?of?applying?artificial?intelligence?in?the?construction?of?smart?space?in?university?libraries?in?China.
Key?Words:?Artificial?intelligence;?University?library;?Smart?library;?Space?construction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指用人工制造的方法,實現(xiàn)智能機器或在機器上實現(xiàn)智能[1]。從其概念及涉及的學科進行分析,人工智能已滲入到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圖書館的角度進行分析,高校圖書館依托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tǒng)等人工智能開展的各項智慧化服務[2],不僅是該圖書館順應新時代科技發(fā)展趨勢,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型,更是從基礎走向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智能化的跨越。
1??國內外研究綜述
1.1??人工智能在國外圖書館智慧空間的研究
1.1.1?人工智能在圖書館智慧服務的研究
楊斌成[3]提到,Smith對人工智能在圖書館信息檢索系統(tǒng)中的角色扮演進行了研究,并對人工智能在該系統(tǒng)中的作用進行了總結。于會萍[4]提到,Arlitsch從數(shù)據(jù)安全的角度,對人工智能在圖書館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1.1.2?人工智能在圖書館智慧空間的研究
彭珍[5]提到,James?K.Elmborg認為“第三空間”概念可以幫助圖書館發(fā)展其空間指導理論。李佳燕[6]提到,Baryshev?R?A認為智慧圖書館是基于信息交互技術的各種電子資源及專業(yè)服務。
1.2??人工智能在國內圖書館智慧空間的研究
1.2.1?人工智能在智慧圖書館服務的研究
李丹[7]以“5G+AI”為背景,對智慧圖書館的服務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智慧圖書館的建設策略。李校紅[8]從資源、技術、讀者、空間的維度,對公共圖書館的智慧化服務進行了研究。
1.2.2?人工智能在圖書館智慧空間的研究
楊志順[9]提到,王世偉認為,智慧圖書館是圖書館發(fā)展的愿景,而人工智能、VR等新技術將為智慧圖書館發(fā)展注入活力。吳江[10]提到,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研究團隊認為元宇宙在圖書館的應用,包括空間、文化、場景、產品以及用戶等。
2??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
2.1?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中的問題
2.1.1?技術應用成熟度低
本文通過網(wǎng)絡調研和實地考察等方式,對國內多所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發(fā)現(xiàn)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中涉及了信息的精準化推送、語言和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tǒng)等方面。其中信息的精準化推送方面,雖有高校圖書館已經嘗試通過分析讀者的偏好進行個性化內容的推送,但是只停留在信息推送方面,并沒有深度融合和挖掘讀者的需求。
2.1.2?信息安全保障不足
圖書館通過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用戶數(shù)據(jù)來為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過程中,信息安全的保障不足,會出現(xiàn)讀者利益受損和圖書館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例如人臉識別入館系統(tǒng)和資源推薦系統(tǒng),假設遭受網(wǎng)絡黑客的攻擊,讀者的個人信息就可能會被泄露,這不僅侵犯了讀者的權益,而且還影響到了圖書館的形象和信譽。
2.1.3?人工智能圖書館的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
目前雖有高校圖書館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在信息檢索、資源推薦等設施上進行了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還未普及和輻射到所有的高校圖書館。另外,對于大多數(shù)的高校圖書館來講,其空間內的設備和服務還沒有實現(xiàn)完全的互聯(lián)和智能化,也沒有深挖讀者的信息需求,因此,本文認為人工智能圖書館的建設還處于探索階段。
2.2?人工智能的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體系構建
2.2.1?明確圖書館角色,提升空間使用率
圖書館智慧體是指以萬物智聯(lián)的圖書館人物資源作為關鍵要素、以泛在便捷應用的網(wǎng)絡終端為重要平臺載體、以智慧大腦和人機融合作為驅動以提升服務效率和管理能級的圖書館一系列成長形態(tài)和創(chuàng)新活動[11]。基于該理論,本文認為高校圖書館的智慧空間是指基于圖書館的物理空間,利用人工智能為手段,傾力打造的“人力+物力+設施”深度融合發(fā)展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活動與服務。例如:高校圖書館為了提高圖書館空間使用率,利用人工智能所開發(fā)的智能導航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分析系統(tǒng)、智能預約系統(tǒng)、座位管理和預約系統(tǒng)、自助借還系統(tǒng)等,不僅可以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還可以改善讀者的體驗水平。因此,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整合者、信息服務創(chuàng)新者、學習環(huán)境優(yōu)化者、社區(qū)活動推動者和信息安全守護者,其角色定位的重要性,直接影響著人工智能在圖書館的智慧空間建設中的實施效果。
2.2.2?注重用戶需求,建立空間信息需求層次
馬斯洛認為人的需求層次包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基于該理論,本文將人工智能在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中的用戶需求進行了分類,認為生理需求指圖書館提供的智能照明、家居和溫控系統(tǒng)等滿足讀者生理需要的服務。安全需求指圖書館提供的視頻監(jiān)控、門禁系統(tǒng)和報警系統(tǒng)等確保讀者生命財產安全的服務。社交需求指圖書館提供的智能導航系統(tǒng)、語音提示系統(tǒng)和在線社交平臺等能夠促進讀者交流和互動的服務。尊重需求指圖書館提供的個性化推薦系統(tǒng)、智能搜索和學習輔助工具等幫助讀者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服務。自我實現(xiàn)需求指圖書館提供的智能學習系統(tǒng)、虛擬實驗室和在線培訓等支持讀者學習和研究的服務。
2.2.3?利用人工智能,搭建智慧空間頂層設計
在《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要科學地進行頂層設計[12]。基于該文件,本文認為高校圖書館在智慧空間的建設中需充分尊重讀者的信息需求和體驗需求,利用數(shù)據(jù)管理和分析系統(tǒng)對圖書館的智慧空間功能進行模塊劃分,并在確保讀者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情況下,建立適應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的組織結構、管理機制,并完善其頂層設計,保障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水平。
3??人工智能的高校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實踐
3.1?智能社交場景
在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能社交場景方面。北京大學圖書館建立了“在線的社交學習空間”,讀者們在該空間內可以進行問題簡答、知識分享和經驗交流等互動。南京大學圖書館通過人工智能建立的“數(shù)字閱讀”平臺,通過分析讀者的閱讀歷史和興趣,為讀者進行個性化的書籍、文章推薦[13]。
3.2?智能設備的高效聯(lián)動
在利用智能設備的高效聯(lián)動,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方面。清華大學圖書館在蘇世民書院引入了電子圖書管理員設備和藍鯨智慧圖書館管理設備,電子管理員設備為讀者提供圖書搜索、期刊檢索和技術支持等服務,藍鯨智慧圖書館管理設備則利用智能設備的互聯(lián),實現(xiàn)了“人+物+設備+空間”的高效能聯(lián)動,不僅提高了圖書管理員的工作效率,而且促進了圖書館全面實行智慧化管理的進度。
3.3?資源精準化推送
在利用人工智能進行圖書館資源的精準推送方面。長安大學圖書館直接對接二級學院,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不同學院的喜好、需求,搭建“學院數(shù)字圖書館”平臺,利用多渠道的訪問途徑,對圖書館的多種資源進行了精準化推送。重慶大學圖書館則是通過分析讀者的借閱歷史、閱讀偏好以及社交網(wǎng)絡等信息,構建讀者畫像,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自然語言處理和文本挖掘等技術,對圖書館資源進行了智能分類和標簽化,還構建了為讀者推薦的系統(tǒng)和模型,完成了圖書館資源的個性化推薦。
3.4?助力第二課堂教育
在高校圖書館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圖書館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方面。西安外國語大學以信息服務為目標,在圖書館建立了“學生+教師+設備+空間”為一體的電子實訓室,該實驗室為二級學院教師開展信息教學服務提供了開放、共享的平臺。天津大學圖書館以第二課堂為載體,以智能制造、新工科為切入點,延伸學生學習的場所,結合3D打印技術、人工智能等相關知識學習和體驗課程,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結語
人工智能作為科技和產業(yè)革命的聚焦點,在高校圖書館的智慧空間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高校圖書館利用智能導航系統(tǒng)、檢索系統(tǒng)和問答系統(tǒng)提供的個性化服務,還是基于大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分析讀者的行為進行的精準推送,都是提高服務質量、優(yōu)化資源配置和提升讀者體驗的重要實踐。因此,高校圖書館要重視人工智能在圖書館智慧空間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智慧圖書館的建設力度,促進圖書館文化產業(yè)升級和數(shù)字創(chuàng)意產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芳荔,吉凌閔.國外高校圖書館人工智能服務調研及啟示[J].圖書情報工作,?2023,67(19):28-36.
[2]楊斌成.人工智能在公共圖書館智慧化服務中的應用及現(xiàn)狀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3]楊斌成.人工智能在公共圖書館智慧化服務中的應用及現(xiàn)狀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22.
[4]于會萍,?宛玲.?科學數(shù)據(jù)存儲庫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推進策略[J].圖書情報工作,2022,66(15):107-115.
[5]彭珍.我國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20.
[6]李佳燕.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22.
[7]李丹.“5G+AI”技術融合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10):30-31,62.
[8]李校紅.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研究:關鍵要素、實現(xiàn)路徑及實踐模式[J].情報資料工作,2019,40(2):95-99.
[9]楊志順.?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視障用戶信息無障礙服務研究[D].鄭州: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2023.
[10]吳江,陶成煦,賀超城.從數(shù)字到智慧:元宇宙下圖書館的發(fā)展與研究[J].數(shù)字圖書館論壇,2022(7):11-15.
[11]張慧,葉鷹.智能、智識、智見:智慧圖書館之特征解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23,49(3):67-74.
[12]祝智庭,余平.智慧城市教育公共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研制[J].開放教育研究,2017,23(6):49-59.
[13]范文婷,張志強.多邊數(shù)字閱讀平臺:概念、分類與多維屬性[J].現(xiàn)代出版,2023(2):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