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黃酮是一種植物類雌激素,存在于豆科類植物中,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是天然藥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雌激素的功能主要用于到蛋雞的生產中,在蛋雞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大豆黃酮,可以促進產蛋性能和生長性能。本文概述了大豆黃酮的理化特性、作用機制以及生物學作用,以及在蛋雞中作用。
關鍵詞:大豆黃酮;蛋雞;生產性能
在家禽蛋雞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如何提高蛋雞的產蛋率,是目前的重要問題。大豆黃酮是一種植物類激素,屬于異黃酮類雌激素,主要存在于大豆和其他豆科植物中。大豆黃酮在《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2013)》中被作為添加劑使用,主要作用的動物有豬、牛、羊、家禽類[1]。研究表明,大豆黃酮的有效活性成分可以提高蛋雞的產蛋性能以及蛋品質,提高機體GH和IGF-1的水平,提高機體抵抗力,促進動物健康生長[2-3]。
1 大豆黃酮的理化特性、吸收代謝
1.1 大豆黃酮的理化特性
植物雌激素在自然界植物中廣泛存在,其生物活性多種多樣。其中大豆黃酮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如大豆、苜蓿等植物含量比較高。在大豆中約占0.3%,豆粕中大約占0.2%,其含量隨著植物的存儲條件、生長環境以及時間等不同而發生變化。大豆黃酮的生物活性主要是與類雌激素相關,大豆黃酮在常溫下為白色粉末狀,無色無味無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中[4]。
1.2 大豆黃酮的吸收代謝
大豆黃酮進入家禽機體中,在腸道消化吸收占40%,吸收的主要途徑是小腸直接吸收和大腸的結腸細菌水解吸收。大豆黃酮的代謝在不同個體中不同,相關實驗報告,給豬口服大豆黃酮8 h后,50%隨尿排出,20%轉化為雌馬酚;給大鼠靜脈注射大豆黃酮1 d后,糞便中有30%左右,尿液中有50%左右[5]。大豆黃酮在代謝過程中,可以轉化為大豆甙類和去糖苷型。大豆甙類最終水解成雌馬酚,大豆甙類未被腸道分解的從膽汁排出體外。
2 大豆黃酮的生物學作用
2.1 類雌激素作用
大豆黃酮屬于非營養成分,在結構上與哺乳動物的雌激素的結構相似,可以誘導雌激素調控的表達,促進動物細胞生長發育。在內源性雌激素水平低時,可以與體內激素受體結合產生激素作用。其主要作用與機體激素代謝有關,當機體內雌激素含量高表現為抗拒雌激素活性作用,當體內雌激素水平低時表現為雌激素活性。大豆黃酮是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可以促進黃體生成素、胰島素等激素的提高,改善蛋雞的生產性能。
2.2 降低膽固醇
大豆異黃酮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動脈硬化。大豆黃酮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與雌激素類似,主要通過調節脂蛋白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進一步降低膽固醇,阻止動脈硬化,此過程中與甲狀腺功能、膽汁的分泌、雌激素作用以及抗氧化等多方面有關。
2.3 抗氧化作用
當機體自由基比較活躍,氧化能力比較強時,對機體的危害比較大。比如機體內自由基與脂質過氧化可以導致大分子產生氧化變性,比如DNA斷裂,導致細胞的結構以及功能發生改變,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產生疾病。大豆黃酮可以與機體的自由基發生反應,生成對應的離子,從而抑制自由基與分子結合產生氧化反應,另一方面也可以影響機體內抗氧化酶的活性產生抗氧化作用。大豆黃酮的另一組成染料木素可以抑制生長因子對絡氨酸酶的活性,抑制細胞分裂,促進細胞發生凋亡,從而抑制腫瘤的發育[6]。
大豆黃酮還有抗溶血作用,主要通過其化學結構與細胞膜上的磷酸結構和蛋白質發生作用,減少膜的滲透性,增強物理和化學穩定性,從而起到抗溶血作用。朱建平[7]針對大豆黃酮對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表明,給蛋雞飼喂大豆黃酮可以顯著提高血清中的SOD,降低血清、肝臟中的丙二醛,提高產蛋率的同時料蛋比也下降。
2.4 促進動物生長,提高免疫力
相關研究表明,大豆黃酮可以促進雄性動物的生長,主要與大豆黃酮中雌激素活性有關,調節機體神經內分泌,促進睪酮和生長激素釋放[8]。大豆黃酮對雌性動物的生長無顯著影響,主要是由于大豆黃酮使黃體激素下降,導致生長激素受體減少。
大豆黃酮可以直接作用于免疫器官,直接與雌激素受體作用,提高體液免疫;大豆黃酮作用于垂體的生長激素,促進胸腺激素的釋放,從而調節免疫;大豆黃酮可以降低體內的生長抑制素,促進垂體釋放生長激素,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2.5 改善動物繁殖性能
大豆黃酮可以通過影響機體的黃體生成素、促性腺釋放激素提高動物的繁殖性能等。大豆黃酮可以減少瘦素的釋放,從而提高促性腺激素的釋放。瘦素主要是由于脂肪激素合成分泌的一種蛋白類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調節飲食、相關激素的作用。
3 蛋雞的生殖系統
蛋雞的產蛋性能與品種、管理、飼養環境以及生殖系統的健康生長等因素有關,產蛋雞的生殖系統主要由卵巢和輸卵管組成。蛋雞的卵巢在產蛋前均比較小,在產蛋期卵巢直徑可達到5 cm,主要是由于卵泡快速生長,卵細胞中的卵黃物質快速沉積所致。蛋雞的輸卵管在性成熟之前體積和重量均比較小。卵泡發育主要受到中樞神經系統的下丘腦、垂體和性腺三部分調控。雌激素可以促進卵泡的發育,蛋雞的血液中出現的雌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到達下丘腦的下部發揮作用,抑制促卵泡激素(FSH)的釋放。
4 大豆黃酮在蛋雞中的應用
4.1 大豆黃酮促進蛋雞采食
家禽產蛋是由機體神經內分泌系統調控的過程,產蛋率與機體內激素和營養等元素相關。大豆黃酮可以調節血液激素水平,提高蛋雞的產蛋率,同時促進蛋雞的免疫力的提高。大豆黃酮添加到飼料中,刺激家禽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提高蛋雞的采食量。孟婷[9]等研究表明,通過靜脈注射大豆黃酮,試驗組的采食量比對照組不注射大豆黃酮的高,增加14.3%。
4.2 大豆黃酮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
在產蛋初期蛋雞的內分泌系統進一步完善,調節蛋雞激素可以改善蛋雞的生產性能。孟婷[9]等研究表明,在飼料中添加大豆黃酮,顯著提高產蛋初期的產蛋率以及蛋重。在蛋雞產蛋高峰期添加大豆黃酮,可以明顯提高產蛋率和飼料轉化率。蛋雞在產蛋后期性激素分泌逐漸下降,產蛋性能下降,在蛋殼形成的過程中需要激素的調節,導致內分泌紊亂從而蛋殼質量變差。在蛋雞產蛋后期添加大豆黃酮可以改善蛋殼品質,增加蛋殼厚重和蛋殼重。在飼料中添加大豆黃酮可以提高蛋雞血清中的蛋白、膽固醇以及磷鈣。邵丹[10]等在對產蛋后期海蘭褐蛋雞飼喂大豆黃酮的實驗中表明,大豆黃酮可以提高產蛋后期蛋雞的產蛋率,但對蛋雞的死亡率、蛋重、采食量效果不顯著。
4.3大豆黃酮對蛋雞骨骼代謝、蛋殼品質的影響
飼料中添加大豆黃酮可以提高蛋雞血清中的雌二醇,同時提高血清中鈣含量的水平。隨著蛋雞進入產蛋的后期,蛋雞對鈣的攝取能力下降,導致蛋殼變薄,從而造成蛋雞的骨質疏松。集約化養殖圈養的蛋雞容易患上骨質疏松,增加骨的脆性、降低骨密度。蛋殼的質量隨著蛋雞的年齡增長而降低,主要是由于蛋雞對鈣的吸收能力減弱。飼料中添加大豆黃酮,可以利于機體吸收,促進腸道上皮細胞的吸收,有利于對鈣的吸收。大豆黃酮可以促進機體骨細胞的增殖分化,增加骨密度,減少破骨細胞的增殖、分化。大豆黃酮可以提高產蛋后期的蛋品質,改善骨代謝。
4.4 大豆黃酮促進蛋雞產蛋高峰期的延長
大型規模化養殖過程中,提高蛋雞的產蛋高峰期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朱新建[11]等在對飼料日糧中添加大豆黃酮對蛋雞高峰期的改善研究中發現,試驗組蛋雞的采食量、蛋重、產蛋率均顯著提高,血清中的雌二醇顯著提高,表明大豆黃酮通過提高機體的血液激素水平從而延長產蛋高峰期。大豆黃酮可以提高絲羽烏骨雞產蛋后期的產蛋性能,同時提高血液中黃體生成素的濃度[12]。
參考文獻:
[1] 馮春燕.大豆黃酮在蛋雞生產中的應用[J].飼料博覽,2015(1):23-25.
[2] 裴小萍,郭曉紅.大豆異黃酮在畜禽養殖中的應用及研究[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32(12):54-55.
[3] 肖蘊祺,王強,童海兵,等.大豆黃酮對產蛋后期地方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和血漿激素指標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8,30(3):1110-1115.
[4] 高惠林,王前光,劉秋.大豆黃酮的作用機制及在蛋雞養殖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3):550-552+556.
[5] 于卓騰.大豆黃酮對仔豬腸道微生物的影響和雌馬酚產生菌的分離及其特
性的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7.
[6] 朱新建,韓正康,王國杰.日糧中長期添加大豆黃酮對產蛋雞產蛋性能及有關內分泌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04(3):5-6.
[7] 朱建平.伊普黃酮與大豆黃酮對產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J].飼料工業,
2005(23):22-23.
[8] 韓正康.異黃酮植物雌激素——大豆黃酮對雄性動物生長及其有關內分
泌的研究[J].畜牧與獸醫,1999(1):3-4.
[9] 孟婷,韓正康,王國杰.大豆黃酮對初產蛋雞生產性能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標的影響[J].中國家禽,2002(13):16-17.
[10] 邵丹,胡艷,王強,等.大豆黃酮對產蛋后期蛋種雞生產性能、激素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6,38(20):28-32.
[11] 朱新建,韓正康,王國杰.日糧中長期添加大豆黃酮對產蛋雞產蛋性能及有關內分泌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04(3):5-6.
[12] 朱新建.大豆異黃酮及F89類似物對蛋雞采食和產蛋性能的影響及其內
分泌機制的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