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從量子技術、生命科學,到人工智能、大數據,新技術、新賽道加速發展,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針對這一備受熱議的新關鍵詞,在2024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全國人大代表彭壽:
“當前,我國鋼鐵、有色、化工、建材等基礎產業在全球處于并跑領跑位置,是我國保持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地位的基本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總院黨委書記、院長彭壽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了“加速優勢基礎產業轉型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建議。
建議指出,持續推進我國制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加速實現新型工業化,必須加快優勢基礎產業轉型,以新質生產力構筑發展新優勢。經歷多年高速發展,我國基礎產業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低端供給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并存,創新能力不強和產業基礎不牢同在。同時,面臨資源約束趨緊、要素成本上升等制約。
因此,彭壽認為,需進一步強化優勢基礎產業轉型升級,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一手抓基礎領域補短板,一手抓新興領域育賽道,充分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探索融合發展新機制、新模式,將基礎產業優勢轉變為新的國家競爭優勢。
他建議,支持建材行業率先開展數字化轉型評價。深入開展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案例研究,探索制定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評估標準,通過設置數字化準入、開展標桿示范,加速推動數字化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普及應用,持續提升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優勢基礎產業數字轉型貢獻建材力量、建材方案。他的建議還包括,加大優勢先進產品的質量提升與應用支持力度。制定優勢先進產品目錄。
在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布局中,優先支持技術領先、戰略性支撐強、供應鏈保障高、國際影響力大的新材料,如功能玻璃國家質量標準實驗室,不斷提升質量基礎和產業鏈發展水平。彭壽也在建議中提出,鼓勵優勢基礎產業領軍企業“走出去”,建設優勢先進產品海外園區。
對于領軍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整合國外信息、技術、配套等各類資源,推動從優勢先進產品出口向優勢園區建設、優勢產業出口轉變,擴大規模優勢、增強技術優勢、樹立品牌優勢,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和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董明珠:
今年全國兩會,董明珠立足推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角度,提出多項議案。包括“建議盡快建立家電產品安全使用年限強制性標準”“家電企業自主承擔以舊換新補貼”“建議建立更嚴格的動力電池安全標準”“建議修訂電子商務法”“建議盡快設立國家知識產權法院”等。
董明珠認為,企業要敢于創新,以匠心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實現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中國智造”方案。
她表示,制造端的新質生產力,要通過科技創新去實現,通過自主把控關鍵核心技術,產品不斷升級,才能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生活。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才能最終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如何保證消費品的升級?這就要靠我們制造端的新質生產力。我覺得要加快建設一個全智能化的、大數據控制數字化的無人工廠。”董明珠說,格力現在已經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的無人化工廠,人均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她認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對制造業而言,是一個突破創新的過程,要把實現人民美好生活作為愿景,打造出更多實實在在有用的產品。對電器企業來講,要做到節能、安全、健康。談及資本市場,董明珠表示,規范的資本市場能夠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通過炒概念搞資本市場運作,影響股價漲跌,希望每個人通過真正的投資,在資本市場中得到合理或更多的回報。
據統計,截至2023年,我國核心家電品類的保有量已突破30億臺,其中大量家電達到或超過設計使用年限,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在2012年至2021年間,全國共發生居住場所火災132.4萬起,其中電氣火災占到42.7%,位居火災原因之首。其重要原因就有家電超期使用、電器超負荷、線路老化、使用劣質用電設備等。
“家電安全使用年限強制性標準是加強對企業產品質量的監管,而不是對消費者選擇的約束。”董明珠建議,制定并實施家電產品安全使用年限目錄,建立并完善家電產品追溯體系、要求家電產品注明安全使用年限,加大家電強制報廢制度宣傳力度。資本市場的規范對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至關重要。董明珠呼吁嚴格限制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行為,建立自愿延長減持鎖定期的獎勵制度和違規減持的股份回購制度。
此外,董明珠還就目前直播電商行業電商平臺頻繁出現的偷逃稅、隱匿收入、虛假申報偷逃稅款等問題提出建議,應完善電子商務法,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完善直播電商行業經營者稅務登記制度,加大偷逃稅行為的查處力度,提高偷逃稅成本。

全國政協委員明東: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科技專委會副主任、天津大學副校長明東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帶來了《關于加快我國腦機接口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提案》,建議我國通過加強對腦機接口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引領,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明東表示,目前我國的腦機接口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我國腦機接口企業缺乏健全的技術鏈、完整的人才鏈,導致產業化能力較弱。
第二,我國腦機接口研究對原始創新和重大應用關注不足。
對此,明東提出的建議有:
一是盡快打通技術鏈、補全人才鏈,構筑腦機接口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可靠底座。
針對當前我國腦機接口技術鏈不全、人才鏈缺失,產業能力弱的問題,需要引導高水平大學通過設置交叉學科等方式積極打造我國腦機接口人才培養基地,培育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鼓勵校企共建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聯合承接腦機接口領域重點攻關任務,解決產業化落地難題,建立健全、健康的腦機接口產業鏈。
二是重視腦機接口底層技術創新和引領,關注重大工程應用和轉化中的痛點難點。現階段,應避免簡單跟隨式和換目標、換場景式的低端重復研究,鼓勵潛心攻關核心技術瓶頸和共性關鍵問題,開展具有原創性和顛覆性的“無人區”前沿探索。
三是應以市場為導向驅動腦機接口科技成果應用轉化和新質生產力生成,做“有用”的腦機接口,圍繞重大工程應用轉化需求,按照非侵入式與侵入式兩條技術路徑系統規劃設計,齊頭并進推動“核高基”技術研究,推進完善產業化、體系化發展途徑,加速我國在腦機接口領域實現新道超車。同時,還需要規范媒體報道,冷靜理性客觀看待腦機接口領域進展。
建立面向社會公眾的科學技術普及的權威窗口,及時糾正可能存在的誤導性陳述,嚴防腦機接口炒作化、夸大化、概念化、玩具化,從而有效規避腦機接口科技泡沫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周源:
2024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聚焦人才驅動創新,圍繞“推動新質生產力、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等話題帶來了多份提案。
今年他帶來《以高質量技能人才供給推動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的提案,瞄準“高質量人才供給和新時代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兩方面,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動能。
新質生產力源頭在科技創新,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周源表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落腳點在產業升級,關鍵因素在人才支撐。
他表示,在創新驅動下快速迭代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僅需要“高精尖缺”科技人才,還要有一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人社局的數據,截至 2022 年末,全國就業人口約 7.34 億,其中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比持續上升,逼近 50%,也就是超過 3.5 億人。
正如近年來出現的“新農人”一樣,我國就業人口中正在誕生“新職人”群體,預計規模達到4億人。這一批“新職人”群體,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擁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專業經驗技能的強大動力,對實現人生價值有更高的期待。
因此,周源認為,社會應認真研究這個新群體的特點和訴求,為“新職人”提供更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提升服務。這將成為幫助中國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型,拉動未來產業發展和形成新質生產的重要引擎。
同時,周源也談到新時代科普工作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性基礎工作,新時代科普工作通過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科技素質、培育創新人才等途徑,對推動全民科學素養提升和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