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川
記得這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我還擔任學校的副校長之職,有一位剛剛參加工作的小王老師整天悶悶不樂的,業務上也不求上進。我詢問并得知他是失戀的原因后,在一個晚上約他到我家喝茶談心。
當我拿出上好的安溪鐵觀音沏茶時,他竟然隨口吟出了“安溪競說鐵觀音,露葉疑傳紫竹林。一種清芬忘不得,參禪同證木樨心。”讓我這個中師畢業生不得不佩服這位理科本科生的才華!
為了更好地勸說他,我事先準備了透明玻璃做成的玲瓏茶壺。我在沏茶的過程中,小王老師還不停向我介紹有關鐵觀音茶葉的知識:茶葉外觀上,顏色深褐色有油光,類似青蛙皮的色澤,條索彎卷緊結成半球狀者;沖泡后,湯色呈深黃色,湯味濃而醇厚,微澀中帶甘潤味,并有種醇和的弱果酸味;香氣明顯而深厚,回甘強;沖泡后的茶葉,葉底呈鋸齒狀邊緣有紅邊,而葉中部分呈淡綠色,葉片完整,枝葉連理。等他介紹完,我讓他觀察茶葉在茶壺中起伏的情景:我煮好一壺開水,如涓涓細流般緩緩倒入壺內。滾燙的水流進杯里,原本那些干癟、纖瘦的茶葉,忽如驚飛的蝴蝶,在水中上下翻舞起來。卷曲的葉片漸漸舒展開來,透過水,隱隱可以看見它們的葉脈。漂起的茶葉伸展著,一片一片慢慢沉降下來,就像秋天里以各種優美姿態飄落的金葉,只是更顯悠閑、沉靜。不一會兒,杯底泛起了一片煙色。這煙黃的顏色越來越濃,在水中彌漫開來,染透了整杯水。把茶杯端至鼻尖輕嗅,一呼一吸之間,茶的清香溢滿了鼻腔。
等他觀察得差不多了,我把茶水倒入白瓷碗中,只見潔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猶如雀舌,碧液中透出陣陣幽香,沖泡之后的茶芽朵朵,葉脈綠色,似片片翡翠起舞,朵朵葉片臥底后,飲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捧起茶杯,微微一抿,一陣清香沁入你的心田。那種香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味道,淡淡的,是無與倫比的甘甜。
茶過三碗,我慢慢引導小王老師:茶不過兩種姿態,浮或沉;飲茶人不過兩種姿勢,拿起或放下。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拿得起也需要放得下。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魄力。拿不起,就會碌碌無為;放不下,就會庸人自擾。該擔當的,要擔當;該遺忘的,要遺忘。一杯濃郁芳香的茶總有變淡的時候,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總會隨時光的流逝而淡忘。人生如茶,要靜心以對。請記住,世上美好的事物千千萬萬,我們不可能盡納懷中。不屬于自己的,不必奢求;無法得到的,更不必去強求。找對象也像喝茶,適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的,要細細品,慢慢來……
小王老師悟性很高,很快就走出了失戀的陰影,工作上更是風生水起,并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伴侶。在后來的歲月中,他倆互相鼓勵、共同奮進,成了學校的主力軍。
最近這十余年來,我一直堅持著喝安溪鐵觀音。因為,它是天然的可口佳飲,不僅香高味醇,而且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在茶葉中也屬佼佼者。醫學研究上也證明,鐵觀音的功效除具有一般茶葉的保健功能外,還具有抗衰老、防治糖尿病、清熱降火等功效。
幾年前,我因身體原因從副校長的職務上退了下來,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有很多人感到可惜,但我覺得挺好。很多個夜晚,我一杯清茶在手,享受芬芳與風雅之時,又慢慢地從中感悟到許多: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么細小纖弱,是那樣無足輕重,卻又是那樣微妙。當它放進杯中,一旦與水融合,便釋放出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貢獻出全部精華。雖說沒有茶葉便不會有誘人的清香,但此時此刻,人們所欣賞、關注、品味的已不再是那片片茶葉,而是這杯中之水了。這一切又何嘗不像人的一生!在茫茫人海之中,每個人都宛如一片茶葉,或早或晚要融入這變化紛紜的大千世界。在融合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貢獻自己的一生,走完自己人生的歷程,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要學會取舍。
其實,人都是生活在得失間的,得亦是失,失亦是得。得到了,莫要沾沾自喜;沒有得到,也莫要灰心喪氣。人生,就是不要有太多的思慮,要學會取舍,用一種寧靜、從容的心態,溫柔地聆聽花開花落的聲音。
茶似人生,人生似茶!這是我喝茶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