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柏岳 任愛霞 Hafeez Noor 古麗剛 孫敏



摘要:施用氮肥為當前農業增產措施之一,適量施用對小麥產量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本試驗于2020-2021年在位于黃土高原東南部的山西農業大學小麥試驗站開展,設置施氮(N)Okg/hm2(NO)、90 kg/hm2(N90)、150 kg/hm2(N150)、210 kg/hmz(N210)共4個處理,采用池栽方式研究不同施氮量對旱地小麥地上部生長、花后糖代謝及產量等的影響,以探明提高產量的適宜施氮量及其糖代謝生理機制。結果表明,與對照(NO)相比,施氮肥可顯著增加旱地小麥各生育時期株高,增加葉面積指數和花后旗葉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且花后15-30 d間差異達顯著水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中,產量增加13.45%-42.18%,穗數增加7.68%-22.33%,穗粒數增加2.14%-3.45%,千粒重增加2.48%-13.54%;總淀粉含量增加1.8-8.8個百分點,尤以支鏈淀粉含量增加顯著。從動態趨勢上看,施氮量由90 kg/hm2增至210 kg/hm2,各生育時期小麥葉面積指數、花后10-30 d旗葉sPs和ss活性、花后10-30 d籽粒淀粉含量均先增后減,且在施氮量150kg/hm2時達最高值。最終,旱地小麥產量以N150處理最高,而淀粉含量以N210處理最高,但與N150差異不顯著。綜上,施氮量150 kg/hm2促進旱地小麥地上部生長,增強花后10-30 d旗葉糖代謝酶活性,增加蔗糖和淀粉含量,增產效果最好。
關鍵詞:旱地小麥;氮肥;糖代謝;產量;淀粉
中圖分類號:S512.106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1001-4942(2024)04-00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