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占清,郭巖,范君龍,劉冰,魏春華,胡建斌,李瓊,王盼喬,程志強



摘? ? 要: 菊城622是以自育多代自交系純合材料KT128為母本、KT150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薄皮甜瓜新品種。該品種在河南省春季塑料大棚栽培全生育期90 d,果實發育期28 d。植株長勢強,直立性好,節間短,連續坐果能力強,每株可留瓜3~5個。果實棒狀,果皮灰白色,果肉綠色,口感酥脆爽口,清香味,果實整齊一致。平均單瓜質量0.5 kg,平均果肉厚度2.1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4.7%,邊部12.3%,667 m2產量約3200 kg。適合在黃淮生態區河南省及周邊地區栽培。該品種于2022年6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關鍵詞: 薄皮甜瓜; 新品種; 菊城622; 雜交1代
中圖分類號: S65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4)06-167-04
Breeding of a new oriental melon cultivar Jucheng 622
WU Zhanqing1, GUO Yan1, FAN Junlong1, LIU Bing1, WEI Chunhua2, HU Jianbin3, LI Qiong3, WANG Panqiao3, CHENG Zhiqiang1
(1.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Kaifeng, Kaifeng 475000, Henan, China;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ors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3. Horticulture College,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6, Henan, China)
Abstract: Jucheng 622 is a new F1 hybrid melon developed by crossing inbred line KT128 as female parent and KT150 as male parent. The fruit development period is 28 days and the whole growing period is 90 days under plastic tunnel mode in spring in Henan province. The plant grows vigorously. This variety has a good upright posture and short internodes. Jucheng 622 has a strong continuous fruiting ability, single plant can leave 3 to 5 fruits. The variety has a rod-shaped fruit with gray-white skin, green flesh, crispy, and fresh fragrance. The fruits are uniform in size and shape. The average mass of single fruit is about 0.5 kg,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pulp is about 2.1 cm.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n the center is 14.7%, and the content in the peripheral area is 12.3%. The yield of 667 m2 is about 3200 kg. The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Henan province and surrounding areas of Huang-Huai ecological region.
Key words: Oriental melon; New cultivar; Jucheng 622;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甜瓜(Cucumis melo L.)為葫蘆科甜瓜屬甜瓜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瓜果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甜瓜果實口感好,風味佳,富含氨基酸、蘋果酸等多種營養元素,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1-3]。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var. makuwa Makino)是甜瓜的其中一大亞種,起源于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是我國栽培面積和種植區域最大的甜瓜類別[4-6]。據統計,我國現有甜瓜種植面積大約53萬hm2,其中,薄皮甜瓜栽培面積占甜瓜總栽培面積的一半以上,年產量占全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達1800萬t[7-8]。河南省作為薄皮甜瓜產銷大省,長期以來面臨著品種混雜、退化,產量品質參差不齊等復雜局面。同時,由于種植戶管理意識的不到位,目前甜瓜種植區存在土地連作、重茬嚴重等現象,甜瓜產量和品質均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病蟲害防治越來越難[9-12]。針對生產中出現的現實問題,急需培育出能滿足當前市場需要的甜瓜新品種,因此,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甜瓜育種團隊以早熟高產、品質優良、商品性好、口感風味俱佳等為育種目標,選育出灰白色棒狀薄皮甜瓜新品種菊城622。
2 選育過程
2.1 親本來源及特征特性
母本KT128是2012年春季利用本地常規羊角蜜中發現的變異株,經過連續3 a(年)6代嚴格自交而成的純合株系,于2014年選育成功。在河南地區春季設施種植模式中,該自交系植株長勢旺,直立性好,抗逆性強,結果多,果實個頭大;早熟性好,全生育期86 d左右,果實發育期26 d左右;果實長棒狀,果皮灰白色,果肉綠色,果瓤橘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3.0%左右,單瓜質量約0.6 kg,口感酥脆爽口。
父本KT150是2011年春季從東北地區地方品種超短羊角蜜中篩選的變異株經過4 a 8代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穩定自交系,于2014年選育成功。在河南地區春季設施種植模式中,該自交系植株長勢旺,直立性好,坐果性好,結實多;早熟性好,全生育期90 d左右,果實發育期30 d左右;果實短棒狀、頭端略尖,果皮灰白色,果肉綠色,瓜瓤橘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左右,單瓜質量約0.5 kg,口感酥脆。
2.2 選育經過
2016年秋季,以純合自交系材料KT128、KT150等為親本,配置雜交組合28個。2017年春季在河南省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院內試驗大棚進行雜交組合比較試驗,通過全生育期調查,發現組合KT128×KT150表現為早熟性好、產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酥脆爽口、商品率高等特點,性狀表現符合預期目標,將該組合編號命名為CM2017-22。2017年秋季在該試驗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2018—2019年春季,分別在河南省開封市、周口市、商丘市進行區域試驗。2020—2021年春季,在開封市進行生產試驗,組合CM2017-22田間表現穩定,綜合性狀好,符合育種目標,命名為菊城622。該品種于2022年6月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甜瓜(2022)410078。
3 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17年秋季在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甜瓜試驗基地塑料大棚內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當地羊角蜜為對照品種,采用吊蔓栽培、單蔓整枝,小區面積8.4 m2,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株距0.35 m,行距0.8 m,單株留果4個。由表1可知,菊城622(CM2017-22)全生育期90 d,果實發育期28 d,果實發育期比對照短2 d,全生育期相近。植株田間表現為長勢強,坐果性好,商品性好。果實棒狀,果皮灰白色,果肉綠色,表面光滑,外形美觀,瓤質酥脆,口感好,果實成熟后有清香味。果實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6%,邊部12.3%,單瓜質量0.5 kg,果肉厚度2.1 cm,667 m2產量3 131.2 kg,比對照顯著增產18.9%。果皮韌,貨架期較長。單瓜種子數量320粒左右,種子小,黃白色。
3.2 區域試驗
2018—2019年春季在開封市、周口市、商丘市進行多點區域試驗,以當地羊角蜜為對照品種。株行距35 cm×80 cm,小區面積8.4 m2,完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在當地塑料大棚中采用吊蔓栽培,留1條主蔓,子蔓結果,每株留4果,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一般設施栽培管理模式。試驗結果(表2)表明,菊城622在3個試點的2 a區域試驗中平均667 m2產量為3 148.3 kg,較對照顯著增產18.8%。菊城622在區域試驗中的產量結果表明,該品種田間表現高產優質,適宜在河南地區的黃淮生態區種植。
3.3 生產試驗
2020—2021年春季,在河南省開封市、周口市、商丘市進行生產試驗,對照品種為當地羊角蜜,株行距35 cm×80 cm,試點面積667 m2。采用塑料大棚吊蔓栽培,留1條主蔓,子蔓結果,每株留4果,其他田間管理模式同本地主栽品種的設施栽培管理模式。由表3可知,菊城622在2 a生產試驗中平均667 m2產量3 245.9 kg,比對照品種顯著增產20.3%。該品種早熟,全生育期約90 d,果實發育期約28 d,果肉酥脆爽口,果實成熟有清香味,長勢強,葉片肥大,果實商品性佳,田間表現優于對照品種。
3.4 品質測定
2020年、2021年開封市農林科學研究院對菊城622進行了品質測定,2020年菊城62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邊部12.2%;2021年菊城62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8%,邊部12.4%。2 a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邊部12.3%。果皮硬度中等,口感酥脆,有清香味。綜合品質優于對照品種(表4)。
4 品種特征特性
菊城622為早熟優質薄皮甜瓜雜交新品種。該植株長勢強,直立性好,節間短,連續坐果能力強,每株可留瓜3~5個。在河南省的黃淮生態區春季設施吊蔓種植模式下全生育期90 d,果實發育期28 d。果實棒狀,果皮灰白色,果肉綠色,口感酥脆爽口,清香味,果實整齊一致。平均單瓜質量0.5 kg,平均果肉厚度2.1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7%、邊部12.3%,667 m2產量約3200 kg(詳見彩插2)。
5 栽培技術要點
菊城622適宜在河南地區春季設施吊蔓和露地爬地栽培。在早春設施吊蔓栽培模式下,注意前期低溫的影響,整個生育期適宜溫度為25~35 ℃,定植時最低氣溫應保持在15 ℃。株行距35 cm×80 cm,單蔓整枝,667 m2種植2000~2200株為宜。子蔓坐瓜,開花期可噴施坐果靈或進行人工授粉,授粉節位在主蔓8~10片葉位置,每株可留3~5個瓜,及時摘除根瓜和畸形瓜。噴施坐果靈時,要將其稀釋至適宜濃度,并均勻噴施至整個瓜胎,噴施不勻會造成甜瓜畸形,濃度過大會造成甜瓜出現苦味。甜瓜在幼苗期需水量較小,伸蔓開花期到坐果期需水量較大,果實膨大期后需水逐漸減少,管理上應根據植株需水量進行水分調控。果實成熟前5~7 d應停止供水,以免造成果實含糖量下降和產生裂果。甜瓜忌連作,可以考慮選用對甜瓜品質影響較小的砧木進行嫁接,以提高植株的抗性[13-14]。一般開花后28 d左右果實成熟,在果皮轉為灰白色、果實發出清香味時及時采收。考慮到甜瓜貨架期較短,可在甜瓜八成熟時分批采收上市,在早晨果實溫度低時采收為宜。
參考文獻
[1] 楊念,王蔚宇,曹春意,等.我國甜瓜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中國瓜菜,2019,32(8): 50-54.
[2] 程志強,閆娜,吳占清,等.大蒜套種制種薄皮甜瓜一年兩熟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9,32(10): 90-91.
[3] 程志強,侯晟燦,程瀟,等.甜瓜主要農藝性狀配合力及遺傳力分析[J].中國果樹,2018(2): 36-38;
[4] 潘好斌.薄皮甜瓜果實質地品質評價及質地特性成因分析[D].沈陽:沈陽農業大學,2019.
[5] 周賢達,周桂林,范家萌,等.69份薄皮甜瓜材料的多樣性及親緣關系[J].中國瓜菜,2020,33(1): 7-12.
[6] 智海英,馬海龍,岳青,等.薄皮甜瓜新品種晉園甜玉的選育[J].中國瓜菜,2022,35(2): 109-111.
[7] 孫立新,王曉君,吳敬學,等.中國西瓜甜瓜生產區域布局變遷及驅動因素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3,44(8): 42-51.
[8] 張勇,馬建祥,魏春華,等.脆肉厚皮甜瓜新品種農大甜5號的選育[J].中國蔬菜,2018(3): 77-79.
[9] 楊晉明,王銘,劉江,等.甜瓜新品種‘雪脆蜜2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18,31(11): 31-32.
[10] 魏春華,郜森,甘露,等.西瓜炭疽病接種技術規程[J].中國瓜菜,2019,32(1): 45-47.
[11] 張俊姝.大棚甜瓜病害綜合防治技術[J].吉林蔬菜,2018(3):37-38.
[12] 王虹,周曉靜,李金玲,等.甜瓜枯萎病及其綜合防治[J].農業科技通訊,2019(5) :313-315.
[13] 何潔,顧秀容,魏春華,等.西瓜bHLH轉錄因子家族基因的鑒定及其在非生物脅迫下的表達分析[J].園藝學報,2016,43(2): 281-294.
[14] 方輝,廖慧敏,洪玉杰,等.薄皮甜瓜新品種志純1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23,36(12): 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