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靜,田懷志,任朝輝,田浩,廖衛琴



摘? ? 要: 遵椒111是以核質互作雄性不育系ZHS7為母本、自交系cqw-b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干鮮兼用朝天椒雜交1代新品種。該品種中熟,在貴州省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186 d。植株生長勢強,株型緊湊,平均株高70.40 cm,株幅75.63 cm,果實單生向上,果面光滑,果實指形,單株掛果數125.7個,果實縱徑7.15 cm、橫徑1.68 cm,果肉厚度0.18 cm,單果質量5.76 g,青熟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實辣味中等、商品性好,鮮果辣椒素含量(w,后同)171 mg·kg-1,維生素C含量156 mg·100 g-1。平均667 m2鮮椒產量1 574.32 kg。田間表現高抗青枯病,抗黃瓜花葉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煙草花葉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炭疽病和疫病;適宜在貴州省及相似生態地區進行保護地栽培。2023年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
關鍵詞: 辣椒; 新品種; 遵椒111; 雜交1代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4)06-175-05
A new pepper F1 hybrid Zunjiao 111
LI Xiaojing, TIAN Huaizhi, REN Chaohui, TIAN Hao, LIAO Weiqin
(Zuny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unyi 563100, Guizhou, China)
Abstract: Zunjiao 111 is a pepper F1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ZHS7 as female parent and inbred line cqw-b2 as male parent. This variety is medium mature and has a total growth period of about 186 d in spring open field cultiv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plant has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compact plant shape, average plant height of 70.40 cm, plant width of 75.63 cm, single fruit growth upward, smooth fruit surface, finger shaped fruit, 125.7 fruits per plant, fruit length of 7.15 cm, fruit diameter of 1.68 cm, fruit flesh thickness of 0.18 cm, single fruit mass of 5.76 g, green mature fruit, red old mature fruit. The fruit has a moderate spiciness and good commercial value. The capsanthin content of fresh fruit is 171 mg·kg-1, the vitamin C content of fresh fruit is 156 mg·100 g-1. The average yield is 1 574.32 kg per 667 m2. It is highly resistant to bacterial wilt,resistant to CMV, TMV, anthrax and phytophthora. The variety is suitable for the protected cultiv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and the same ecological areas.
Key words: Pepper; New cultivar; Zunjiao 111; F1 hybrid
1 育種目標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一種重要的蔬菜作物和調味品,在我國的播種面積和產值均居蔬菜首位[1-4]。朝天椒是辣椒的一個變種,是人們生活上主要的鮮食蔬菜和調味品,既可鮮食,也可泡制和干制,同時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糖、粗纖維、維生素C以及辣椒素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價值[5-6]。現如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產、消費和出口國,大約占全球生產總量的50%[7]。而貴州是我國辣椒種植大省,年種植面積穩定在33.34 hm2(500萬畝)以上,產量在600萬t以上,產量以及銷量均位居全國首位[8-10]。為了促進辣椒產業的健康發展,選育出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的辣椒品種,滿足生產需求,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研究所以選育優質、高產、抗病的朝天椒新品種為育種目標,收集國內外優良辣椒種質資源,利用雜種優勢,通過田間試驗和測試分析,選育出適應性強、產量高、抗性好的辣椒新品種遵辣111。
2 選育過程
2.1 親本來源及特性
2.1.1 母本的來源及特征 母本ZHS7為2016年夏季從山堡辣椒(地方品種)中發現不育株,形態為雄蕊萎縮,鏡檢無花藥,利用周邊可育植株與其雜交,同年冬季種植,觀測發現后代不育株率100%,并繼續取粉回交4代,直到2018年夏季選育成核質互作雄性不育系ZHS7。該不育系株型緊湊,株高88 cm,株幅77 cm。果實指形,果皮亮綠色,果實縱徑7.6 cm、橫徑1.9 cm,平均單果質量4.97 g,辣味濃,高抗青枯病,抗疫病,商品性好。
2.1.2 父本的來源及特征 父本cqw-b2是2014年從泰國系材料cqw種植田中選擇產量高的單株,套袋隔離,共選擇500株,形成500株系。經5代套袋純化,并不斷淘汰,2016年育成新品系cqw-b2。該新品系植株生長勢強,株高70 cm,株幅80 cm,中熟,全生育期約180 d,連續坐果能力強。果實縱徑8.1 cm、橫徑1.6 cm,平均單果質量5.89 g,口感好,辣味適中,品質佳。
2.2 選育經過
2018年冬季在海南省樂東縣貴州南繁育種基地,以ZHS7等作為母本、cqw-b2等純合材料作為父本,大量測配,共組配142個組合。2019年夏季,在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辣椒科研基地開展篩選鑒定評價,組合ZHS7×cqw-b2田間綜合表現突出,成為中選組合;2019年冬季在海南省樂東縣南繁基地開展品種比較試驗;2020-2021年開展多點區域比較試驗;2022年開展生產試驗,該品種綜合表現優良,符合生產需要,定名為遵椒111。2023年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辣椒(2023)520138。
3 試驗結果
3.1 品種比較試驗
2019年冬季在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九所鎮貴州南繁育種基地開展品種比較試驗,以艷椒425為對照品種。試驗田采取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18 m2。采用高廂起壟,鋪設滴灌帶,地膜覆蓋,單壟雙行單株定植,株距55 cm,行距60 cm。9月16日采用穴盤育苗,10月18日露地種植,翌年3月26日采收。試驗結果(表1)表明:遵辣111平均生育期186 d,比對照長3 d,屬中熟品種。平均株高70.40 cm,平均株幅75.63 cm,分枝次數11次,單株掛果125.7個,平均單果質量5.76 g,果實縱徑7.15 cm、橫徑1.68 cm,果肉厚度0.18 cm,小區產量38.67 kg,折合667 m2產量1 550.36 kg,比對照顯著增產10.15%。
3.2 區域試驗
2020—2021年春季,遵椒111在貴州、河南、新疆、遼寧、內蒙古、河北、重慶、湖北和甘肅開展區域試驗,露地栽培,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小區面積18 m2,3次重復,對照品種為艷椒425,田間管理措施隨當地常規栽培。試驗結果(表2)表明,遵辣111號在各個試點的產量均高于對照,增幅在7.71%~19.36%之間,平均667 m2產量1 635.41 kg,比對照顯著增產12.83%。
3.3 生產試驗示范
2022年春季在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新舟鎮,匯川區團澤鎮,仁懷市二合鎮開展生產試驗,以艷椒425為對照品種。小區面積667 m2,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高畦覆膜雙行單株定植,株距55 cm,行距60 cm,2月上旬漂浮播種育苗,4月中下旬露地種植,田間管理按當地常規管理。試驗結果(表3)表明,遵辣111平均667 m2鮮椒產量1 574.32 kg,比對照艷椒425顯著增產10.62%。
3.4 抗病性
2021年由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研究所進行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以艷椒425為對照品種,接種方法、病害調查方法及分級標準參照辣椒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NY/T 2060.2—2011[11]、DB52/T 1501.14—2020[12]、NY/T 2060.1—2011[13]、NY/T 2060.3—2011[14]和NY/T 2060.4—2011[15]。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每次重復種植30株,調查青枯病[免疫(I),DI=0;高抗(HR),0
3.5 品質
2022年經廣東農科監測科技有限公司分別測定鮮紅辣椒果實辣椒素和維生素C含量。檢測結果表明,遵辣111鮮紅辣椒果實辣椒素含量171 mg·kg-1,辣味適中,適合大多食辣消費者需求,維生素C含量156 mg·100 g-1,屬于維生素C含量高的辣椒品種。
4 品種特征特性
遵辣111屬于干鮮兩用型朝天椒品種,全生育期186 d,中熟,生長勢強,平均株高70.40 cm,株幅75.63 cm,單株結果數125個。單生向上,果實短指形,平均果實縱徑7.15 cm、橫徑1.68 cm,果肉厚度0.18 cm,平均鮮果質量5.76 g,青果綠色,成熟后紅色。果實光澤度高,干制后微皺,商品性好,辣味程度適中,辣椒素含量171 mg kg-1,維生素C含量156 mg·100 g-1。高抗青枯病,抗疫病、炭疽病、TMV和CMV(詳見彩插2)。
5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在排水通暢、不易積水的地塊栽培,與非茄科植物輪作種植[16]。高廂起壟,地膜覆蓋,深挖田塊十字溝和四邊溝。起壟前施足基肥,注意要與土壤拌勻。在1—3月播種,建議漂浮育苗或穴盤育苗。667 m2定植2500株左右,單株定植。定植緩苗后施提苗肥,667 m2施用復合肥(氮、磷、鉀質量比為20∶20∶20)5~10 kg,移栽后20~25 d進入初花期,施坐果肥,667 m2施用尿素5 kg、磷肥5 kg、鉀肥5 kg。一般施坐果肥2~3次,間隔期10 d。后期產量高,易倒伏,可用竹架加固植株。果實成熟后,推薦機械烘干或者烤房烘干。適宜在貴州、河南、新疆、遼寧、內蒙古、河北、重慶、湖北、甘肅等地區夏季種植。綜合防控猝倒病、灰霉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和地老虎、蚜蟲、螨蟲、煙青蟲等病蟲害。紅椒應適時采收,以促進上部果實生長[17]。
參考文獻
[1] 鄒學校,馬艷青,戴雄澤,等.辣椒在中國的傳播與產業發展[J].園藝學報,2020,47(9): 1715-1726.
[2] 王立浩,張寶璽,張正海,等.“十三五”我國辣椒育種研究進展、產業現狀及展望[J].中國蔬菜,2021(2): 21-29.
[3] 苗潤蓮,岳青,梁燕平.專利視角下國際辣椒育種技術創新態勢分析[J].中國蔬菜,2020(10): 9-12.
[4] 楊中周.我國辣椒品種選育進展與展望[J].中國瓜菜,2017,30(5): 1-6.
[5] 帥天罡,陸紅佳,胡益僑,等.辣椒營養保健功能與加工利用進展[J].中國調味品,2014(8): 125-128.
[6] 劉易偉,胡文忠,姜愛麗,等.辣椒的營養價值及其加工品的研發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4,35(15): 377-381.
[7] 李晴,韓玉珠,張廣臣.國內外辣椒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J].湖北農業科學,2009,48(9): 2278-2281.
[8] 付浩,李雯,張小明.貴州省辣椒產業發展現狀與展望[J].蔬菜,2022(9): 28-33.
[9] 金晶,張小明,付浩.貴州省辣椒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北方園藝,2021(21): 152-156.
[10] 陸敏,佟碩秋,蓬桂華,等.貴州省辣椒產業加工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釀造,2021,40(9): 221-224.
[11]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辣椒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2部分:辣椒抗青枯病鑒定技術規程:NY/T 2060.2—2011[S].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12] 貴州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農作物抗病性鑒定技術規范 第14部分:辣椒抗炭疽病:DB52/T 1501.14—2020[S].貴陽:貴州省植物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20.
[13]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辣椒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鑒定技術規程:NY/T 2060.1—2011[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辣椒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3部分:辣椒抗煙草花葉病毒病鑒定技術規程:NY/T 2060.3—2011[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辣椒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 第4部分:辣椒抗黃瓜花葉病毒病鑒定技術規程:NY/T 2060.4—2011[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16] 廖衛琴,田浩,周安韋,等.遵辣5號高產栽培技術[J].耕作與栽培,2014(6): 64.
[17] 廖衛琴,田浩,李麗,等.辣椒新品種務辣1號的選育[J].中國瓜菜,2023,36(6):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