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的十三個縣(市、區)之一,老區村莊874個,涉及老區建制村412個,占全市建制村的74%。
如何充分做好革命老區宣傳工作,訂好用好《源流》,讓《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政策紅利及時得到老區人民的運用,及時“讓政策變成項目,讓項目變成資金”,是近年來普寧老促會工作的重點。
首先是提高政治站位,取得市委領導的支持,讓市委領導在老促會會議上強調做好老區宣傳工作的重要性,訂好用好《源流》的重要性。正如去年在換屆會議上,市委副書記、市老促會名譽會長何億同志對各理事單位提出要求時所說的,要當好老區精神的“宣講家”,把革命老區這張“名片”,打造成為一個“品牌”;要保護、挖掘、修繕好革命遺址,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基地,講好老區故事,弘揚老區精神,宣傳老區機遇,訂好用好老區報刊雜志,讓老區報刊雜志覆蓋每個老區村和各理事單位;讓更多人了解老區,關愛老區,支持老區。有了市委領導對老區宣傳工作的大力支持,在征訂發行《源流》雜志方面的工作我們就輕松很多。
其次是主動作為,拓展宣傳途徑,積極參與其他兄弟單位舉辦的現場宣傳活動,送《源流》進校園、進社區,讓《源流》真正成為學生、群眾愛國主義教育讀本。曾經任市委宣傳部長的市老促會會長陳華娜,抓宣傳工作是她的強項。正如她在去年新當選市老促會會長時的表態發言說的,老區宣傳是我市的強項,一定要繼續抓緊抓好;要創新方式,發揮好主流傳媒和新媒體作用,利用新聞報道、公益廣告、專題專欄節目、網絡展示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視角開展老區宣傳;要依托媒體、中小學校、老區刊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拓寬老區宣傳覆蓋面;要抓重點,在宣傳老區政策、傳承紅色基因、介紹老區經驗、報道老區成就等方面著力;要搞好紅色資源的保護研究和開發利用,促進革命遺址展覽、陳列功能提升,擦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品牌,同時將其融入普寧紅色旅游的規劃推介;要訂好用好老區報刊雜志,為老區村訂閱《源流》等老區讀物,為基層干部群眾及時學習老區政策、了解老區動態、借鑒老區經驗提供大力支持;要通過卓有成效的老區宣傳,融匯共識,凝聚力量,讓老區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換屆后,我們按陳會長的表態發言積極做好宣傳工作。我們深知,只有實實在在做好老區宣傳,才能真真切切讓《源流》走進校園、走進社區、走進老區每個角落。
三是積極籌措資金,訂好用好《源流》,為老區群眾選送一位學識全面的“老區宣傳員”。《源流》雜志貼近老區、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宣傳紅色革命歷史、現代老區風采、脫貧奔康、文化建設等,為老區人民鼓與呼,深受老區群眾喜愛。如果能讓《源流》覆蓋全市每個老區村,就相當于為老區村聘請了一位優秀的宣講員。所以,近年來,我們積極籌措資金,為412個老區村免費訂閱《源流》雜志,讓老區干部群眾能及時學習老區政策、了解老區動態、借鑒老區經驗提供支持。近年來,我市每年訂閱《源流》近500份,而且每年都有所增加。
下一步,我們還打算做一個調研,探究讓《源流》覆蓋每個老區村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