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潔 蔡綏勍
烈日炎炎下外出,盡管大多數人都知道要做好防曬,但并不了解如何科學、有效地防曬。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些有關防曬和曬傷的基礎知識。
◆紫外線究竟是什么?
到達地面的太陽光中包含的紫外線主要分為長波紫外線(UVA)和中波紫外線(UVB),它們各自有不同的作用。UVB 可導致皮膚曬傷,患者表現為皮膚紅腫、起水泡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導致皮膚癌。UVA 則會導致皮膚曬黑,引起光老化和黑色素沉積,雖然作用緩慢但會長期積累。
◆您認識防曬指標嗎?
防曬產品包裝上通常標有PA 和SPF 兩個指標,它們是選擇防曬產品的重要參考指標。
PA 指的是防長波紫外線的等級,用于衡量防止UVA 的效果,分為三個級別:PA+(有效)、PA++(較有效)、PA+++(非常有效)。
SPF 是防曬系數,用于衡量防止中波紫外線的效果。例如,SPF 為15、30、50 的防曬霜, 分別能吸收93%、97%、98% 的UVB 輻射。
◆如何根據膚質做好防曬?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防曬護膚品。防曬護膚品通過其中的活性成分吸收或散射到達皮膚表面的紫外線,從而發揮防曬作用。防曬霜主要有兩大類型:有機型防曬霜(又稱化學防曬霜)和無機型防曬霜(又稱物理防曬霜)。當我們正確使用防曬霜時,它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就像給皮膚穿了一件外套,可以減輕紫外線帶來的傷害。
油性皮膚的人,建議選擇滲透力較強、無油配方的防曬霜。干性皮膚的人,可選擇質地滋潤、有抗氧化功效的產品。對于皮膚敏感人群,建議選擇專門針對敏感肌膚的防曬產品。
◆哪些人群尤其要注意防曬?
特殊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防曬。老年人、孕婦和皮膚敏感人群首選遮蔽防曬方式,如打遮陽傘或戴帽子,其次可選擇刺激性較小的防曬霜。6 個月以下的嬰兒不宜使用防曬產品,可以選擇物理遮陽方式。6 個月以上至2歲的嬰幼兒以物理遮陽為主,可適度使用嬰幼兒防曬產品。
曬傷后的皮膚修復也是有技術含量的。對于局部曬傷,我們可以用濕毛巾冷敷或使用冰鎮的生理鹽水進行冷敷。如果皮膚上出現小水泡,切勿挑破,建議在反應嚴重時就醫。
1. 選擇適合的防曬方式是關鍵。
在“常規”室內活動時無需使用防曬產品。在受到紫外線照射的室內活動時,比如靠窗位置,接觸較強紫外燈光源或強熒光燈、驅蚊燈及娛樂場所的霓虹燈等,可以選擇SPF15/PA+ 的產品。
在室外活動時,要根據地區、季節、防曬指數和活動時間選擇適合的防曬產品。在陰天或樹蔭下進行室外活動,可以選擇SPF15 ~ SPF25/PA+ ~ PA++的產品。直接在陽光下活動,可以選擇SPF25 ~ SPF30/PA++ ~ PA+++ 的產品。如在雪山、海灘、高原等環境下活動,或在春末、夏季的陽光下活動, 可使用SPF50/PA++++ 的產品。如活動涉及出汗或水下工作,應選擇防水抗汗類防曬產品。
2. 掌握好防曬時機。
出門前30 分鐘即可涂抹防曬產品,以便皮膚表面能夠形成完整的防護膜,此后每隔2 小時及時補充。由于出汗或游泳會沖掉防曬霜,即使產品上標有“抗水”或“非常抗水”標識,大量出汗或每次游泳后仍要再次涂抹防曬霜。
3. 及時合理清洗。
脫離光照環境即可清洗防曬產品。一般來說,使用清水或洗面奶洗凈即可。抗汗防水性防曬產品需要借助卸妝產品徹底清潔。清潔后,記得及時涂抹保濕劑。
當防曬變成一種擔心,每次出門前都要使用各種手段來隔離紫外線,甚至因此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狀態時,要警惕“防曬焦慮”。
其實,對于大部分肌膚健康的人來說,盡管紫外線確實會引起曬黑、皮膚老化等問題,但過度防曬也會損害身體健康。
◆誤區:全身黑袍防曬,不給紫外線留一點余地。
防曬是防紫外線,保護皮膚不受高溫傷害的有效方法。但全身黑袍防曬的手段在直逼40 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下可能導致中暑。
◆誤區:24 小時全方位防曬,在室內也要防曬。
晚上進行室外活動不要過度防曬。在室內活動時,如果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下,可以根據不同的活動強度選擇合適的防曬方式。
◆誤區:不愿意一寸肌膚曬到一點太陽。
曬太陽是刺激人體合成維生素D 最簡單的方法,而維生素D 不僅有利于鈣的吸收,能夠幫助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癥、骨折,還能對抗抑郁、減少腫瘤形成、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甚至對于緩解脫發、改善睡眠問題都有裨益。
◆誤區:選擇防曬產品,防曬系數越高越好。
防曬指數越高,防曬效果當然越好,但是,產品中添加防曬劑的濃度也會越高,對皮膚的刺激就會越大。因此,建議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不同防曬系數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