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琇雯 黃滔敏

近些年,近視防控已經成為廣大家長熱切關注的話題,被視為“近視神藥”的0.01% 阿托品滴眼液成為家長圈里討論的熱點。作為藥師,我們經常聽到患兒家長提出以下問題:“網上看到有人說0.05% 阿托品更有效,醫院可以配制嗎?”
“有的診所可以直接開1% 阿托品防控近視,這是怎么回事?”
“0.01% 阿托品用著效果不好,可以直接增加濃度嗎?”
如今,0.01% 阿托品滴眼液已經成為防控近視的“明星”藥物。大家都知道它可以控制近視進展,那么坊間流傳的不同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又是怎么回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不同濃度阿托品的區別,以及它們與近視防控之間的關系。
我們先來看一下0.01% 阿托品滴眼液的歷史。阿托品在臨床上常用,全身使用時一般是用于胃腸道解痙或者作為搶救藥。只在眼部使用時,主要作為眼科檢查時的散瞳藥,常用的藥物濃度是1%。
早在20 世紀70 年代,日本、新加坡的學者就先后發表了阿托品對延緩近視進展的作用,當時的試驗濃度設置為0.5% ~ 1%(也稱為高濃度阿托品)。然而,臨床觀察發現,這個濃度的阿托品有視近物模糊、畏光等非常明顯的副作用,因此限制了在臨床的應用。
2012 年起,新加坡的學者先后發表了不同濃度阿托品治療近視的系列研究結果。他們的研究表明,0.01% 濃度的阿托品相較于更高濃度(0.1%、0.5%、1%)的阿托品,能達到療效與副作用的最佳平衡。這些研究結果發表后,0.01% 阿托品的臨床使用得到迅速普及。此后,臨床上大多選擇0.01%作為阿托品控制近視的起始濃度,同時也是臨床研究中最常見的一種濃度。
現有證據表明,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視控制效果呈現濃度依賴效應,濃度越高,近視防控效果越好,但副作用和停藥后的反彈也越嚴重。
此前曾有研究報道,采用優化的1% 阿托品滴眼液用藥方案(如每月使用一次),取得了不錯的近視防控效果。然而,這種給藥方案缺乏在大范圍人群中的研究數據。因此,兼顧阿托品滴眼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循證醫學證據主要支持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小于0.1%)在近視防控中的應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相繼開展,各種濃度的阿托品都被涉及,在低濃度范圍內(0.01% ~ 0.1%)是否還有更優化的給藥濃度選擇呢?對于這個問題,各國研究者也做了很多探索。
其中,我國最受關注的是在香港開展的低濃度阿托品控制近視進展的系列研究, 研究涉及0.05%、0.025%和0.01% 的不同濃度阿托品。研究發現,在綜合考慮療效、安全性和停藥反彈后,0.05% 阿托品是中國兒童近視治療的最佳濃度。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了年齡等因素對阿托品治療反應的影響后建議,根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阿托品的濃度,即年幼的孩子(4 ~ 6 歲)用0.05% 阿托品,8 歲的孩子用0.025%阿托品,10 歲的孩子用0.01% 阿托品,才能達到相似的近視進展控制目標。
選擇阿托品的理想劑量應該綜合考慮療效、安全性及反彈效應。目前關于最理想的濃度仍然存有爭議,未來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提供有力的臨床證據。整體而言,0.01% 阿托品滴眼液是臨床最常見的給藥濃度,也是循證證據最充分的給藥濃度。
根據《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在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中的應用專家共識(2022)》(以下簡稱《專家共識》),0.01% 阿托品滴眼液的近視防控效果可達27% ~ 83%,具有較少的不良反應和停藥后反彈效應,是現階段延緩兒童青少年近視進展的合理濃度。
總的來說,現階段專家意見是推薦0.01% 阿托品滴眼液作為兒童青少年近視管理的基礎用藥。當然,《專家共識》也指出,使用0.01% 阿托品滴眼液控制效果一般或不佳的患者,可根據醫生的建議酌情考慮增加用藥頻次(如早晚各1 次)、提高阿托品濃度、與其他近視防控手段聯合應用,或者更改近視防控方式。
臨床發現,盡管接受了0.01% 阿托品滴眼液治療,仍有一部分兒童近視進展迅速。那么,是否可以讓這部分兒童一開始就應用較高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從而避免延誤治療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影響阿托品防控效果的因素。
研究表明,阿托品用藥后近視的進展風險與兒童的年齡、初始治療時的基線視力、治療前的近視進展情況、父母近視情況,以及種族等有關。最理想的情況是根據兒童的年齡、初始治療時的基線視力等各種因素,確定控制近視的阿托品最佳濃度、使用頻率,從而實現阿托品滴眼液的精準化治療。
然而現實情況下,精準化治療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臨床研究提供數據支持,目前相關研究較少,證據也不充分。我們期待未來能夠實現阿托品滴眼液的精準化治療。
使用阿托品滴眼液前,應到醫院進行嚴格的眼部檢查,評估適應證并排除禁忌證。用藥過程要規范、持續,遵照醫囑定期隨訪。
切勿自行購買或自行配制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滴眼液配制需要在無菌環境中進行,以防滴眼液被污染。
如果使用0.01% 阿托品滴眼液效果不佳,應咨詢專業眼科醫生,嚴禁隨意增加藥物濃度或使用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