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夢哲

失眠是常見的睡眠障礙類型,中醫稱之為“不寐”“不得臥”等。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如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胃失和降,胃不和則臥不安;情志失常,肝郁化火,擾動心神;思慮過度或久病,耗傷氣血,“血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魂不守舍”等。
失眠的治療當以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為主。虛者當補其不足,證屬心脾兩虛者可選用龍眼肉、蓮子、大棗等養心安神之品;證屬陰虛火旺者,可選用桑葚、鴨肉、百合、銀耳等滋陰清熱之品。實者當瀉其有余,肝郁化火者可選用菊花、芹菜、黃花菜以清熱疏肝。此外,患者日常飲食應清淡、易消化,睡前忌喝濃茶、咖啡、酒,忌食辣椒等。
心脾兩虛 癥見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頭暈目眩、肢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胸悶、納呆,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百合龍眼粥 取百合15 克,龍眼肉15 克,小米100 克,紅糖適量。將百合、龍眼肉洗凈,與淘洗干凈的小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武火煮開后,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熟爛。
最后調入適量紅糖,拌勻即成。空腹食用,每日2 次。
方中龍眼肉可健脾益氣、養心安神,百合可清心安神,小米可健脾養胃。
三物合用,共奏補益心脾、養血安神之效。
藕絲羹 取嫩藕100 克,雞蛋2 枚,山楂糕30 克,蜜棗3 枚,青梅10 克,白糖適量。將藕切成細絲,沸水焯熟,撈出備用;將山楂糕、蜜棗、青梅切成細絲。將雞蛋打入碗內,加適量清水調勻,上鍋蒸15 分鐘而成雞蛋羹,再將上述細絲及白糖均勻地撒在雞蛋羹上即成。本品可佐餐食用。
方中藕味甘,性溫,歸心、脾經,可益胃健脾、養血補益;雞蛋味甘,性平,可滋陰養血;蜜棗有養脾胃、潤心肺、補五臟的作用;山楂可開胃消食;青梅有下氣安心的作用。五味合用,可補益心脾、安神助眠。
豆豉醬豬心 取豬心500 克,豆豉、蔥、姜、面醬、黃酒適量。將豬心放入鍋中,加入適量豆豉、蔥、姜、面醬、黃酒及清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燉至熟爛即可。本品可佐餐食用。
方中豬心味甘,性平,歸心經,具有補心血、安心神的作用。豬心與宣郁除煩的豆豉同用,可寧心安神、養陰生津。
陰虛火旺 癥見心煩不寐、心悸不安、頭暈、耳鳴、健忘、腰酸夢遺、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津少,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桑葚湯 取干桑葚50 克(鮮品加倍)。將桑葚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煎煮約20 分鐘即可。本品可不拘時飲用。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歸心、肝、腎經,為補陰血、益腎精之佳果,煮而成湯,可滋補腎陰,用于陰血不足之失眠。
黑豆龍眼芡棗湯 取黑豆50 克,龍眼肉20 克,大棗3 枚,芡實30 克。

將黑豆放入盆中,以清水浸泡半日。
將泡好的黑豆與洗凈的龍眼肉、芡實、大棗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用武火煮開后,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熟爛即成。溫熱食用,每日2 次。
方中黑豆味甘,性平,可補腎益陰、健脾利濕;龍眼肉味甘,性溫,可補心安神、養血健脾;大棗味甘,性溫,可益氣補血、養脾和胃;芡實味甘、澀,性平,可補腎健脾、固精祛濕。諸味相合,共奏健脾補腎、養心安神之效。
肝郁化火 癥見難以入睡甚者徹夜不眠、急躁易怒、胸悶脅痛、口渴喜飲、不思飲食、口苦口干、耳鳴目赤、頭暈頭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或黃燥,脈弦數或弦滑數。
百合炒芹菜 取芹菜200 克,鮮百合200 克,蔥末、姜末、食鹽、植物油各適量。將芹菜摘去根和老葉,洗凈、切段;將百合剝成片狀,洗凈。起鍋熱油,下蔥末和姜末,再倒入百合、芹菜,調入適量食鹽,翻炒至熟即成。本品可佐餐食用。
方中芹菜味辛、甘,性涼,歸肝、胃、膀胱經,善清肝熱、利濕,與百合共用,共奏清熱平肝、寧心安神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