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許多過往如流水般逝去,唯有去年暑假的那件事,如烙印一般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女兒,你一天到晚都趴著玩游戲,就算是假期,也不能這么沒有節制呀!”唉,媽媽又在我的房門口嘮叨了。我只好一言不發地關上平板電腦,呆坐在書桌前。誰知,媽媽又繼續說道:“快去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好好規劃你的假期生活。不能每天都把時間耗在游戲上……”作息時間表?!那可是我快樂暑假的絆腳石呀!我本想嘟囔兩句,但又怕引起一場“口水戰”。于是,我點點頭,假裝答應媽媽。
第二天,在媽媽的親自監督下,我很不情愿地寫下了作息時間表:7點半起床,刷牙洗臉;8點吃早飯;9點至11點做作業;11點至12點自由活動;12點半吃午飯;下午1點至2點午休;2點至3點做作業;3點至4點玩游戲……
寫完后,我把作息時間表遞給媽媽。她瞟了一眼,說:“今天就照作息時間表執行吧!”媽媽轉身離開后,我長長地嘆了口氣:“唉,還想多玩幾天游戲呢,這下全泡湯了……”突然,一個念頭從我腦海里閃過:為什么不讓媽媽也寫一份作息時間表呢?
我趕緊跑進廚房,對媽媽說道:“媽媽,做事要公平公正。我覺得您也應該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我?”媽媽先是一愣,然后笑著擺擺手,“得了吧!我懂你的心思,不就是還想著玩兒嘛!今天我就放你一馬,明天再按作息時間表執行吧!”“媽媽萬歲!”我歡呼著跑開了。
之后,我按照作息時間表來安排學習、鍛煉和游戲,假期生活過得十分充實。
暑假的最后一天,我正在整理學習物品,突然想到有一份作業放在媽媽的抽屜里,便去取。當我拉開媽媽抽屜時,發現了一張畫有表格的紙,我拿起來一看,竟是一份作息時間表:6點起床;7點做早餐,整理孩子的書籍,給她留零花錢;8點出門上班;12點回家做飯……表格下面還寫著幾行小字:7月12日,下班后記得給孩子買書本;7月19日晚上,別忘了做孩子喜歡的紅燒排骨;7月23日,給孩子買平板電腦包,做酸菜魚……看著這張愛意濃濃的作息時間表,我的雙眼漸漸濕潤……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該怎樣報答媽媽對我的愛呢?我想了想,然后回到房間,坐到書桌前,拿起筆,認真地寫下了新學期的作息時間表:6點50分起床,7點和媽媽一起做早餐……
這是一篇溫馨、感人的習作。文章標題可謂一語雙關,“愛的作息時間表”是偉大母愛的見證,也是孩子知恩、感恩的最好記錄。一張作息時間表貫穿全文,從最初媽媽讓“我”制訂,到“我”不懷好意地讓媽媽也制訂,再到無意中發現媽媽的作息時間表,情節一波三折,耐人尋味。媽媽的作息時間表上看似平淡而瑣碎的記錄,凸顯了母愛的深沉與無私。結尾處,小作者用自己的行動回報媽媽,既呼應了標題,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