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技術蓬勃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新媒體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互動性和即時性,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泛、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和交流平臺。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新媒體緊密結合,應調整教育策略,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教育內容的數字化、互動化,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傳遞核心價值觀。學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幫助他們更好地識別和應對新媒體環境中的各種信息,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培養出更多具備高度政治覺悟和媒介素養的優秀人才。由馬輝撰寫的《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策略研究》一書,對中國新媒體時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深入探索。作者詳細剖析了新媒體環境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新挑戰與新機遇,回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從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教育內容的創新、教育方法的改革等多個層面,綜合論述了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體視域下的轉型與創新策略。該書不僅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也為推動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代化和科學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首先,作者詳細梳理了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概念闡釋。新媒體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網絡、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其特征主要包括交互性、即時性、海量性、共享性、個性化與社群化等,這些特征使得新媒體在信息傳播、交流互動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新媒體環境主要指的是由新媒體技術所構建的信息傳播和交流環境,它具有開放性、多元性、互動性等特點。而新媒體應用則廣泛涉及社交媒體、在線教育、數字閱讀、網絡視頻等多個領域,這些應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巨大的潛力。作者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可以通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來增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利用新媒體的海量信息資源,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結合新媒體的個性化特點,為每位學生提供定制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務。還應加強新媒體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和網絡道德意識,從而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其次,作者論述了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理論基礎。作者指出,馬克思主義媒介觀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將媒介視為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并強調媒介在反映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媒體時代,馬克思主義媒介觀提醒我們關注媒介背后的階級關系與權力結構,以及新媒體如何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陣地。作者闡述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媒介思想,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媒介觀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實際國情和時代特征,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媒介發展理念。它強調媒介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人民主體地位等方面的獨特作用,為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作者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注重理論的灌輸與引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疏導與教育。新媒體的靈活性和互動性為這些理論的應用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手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
第三,作者論述了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歷史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從最初的口耳相傳,到紙質媒介如書籍、報紙的廣泛運用,再到電子媒介如廣播、電視的興起,經歷了不斷的變革與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新媒體如互聯網、社交媒體等逐漸成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極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渠道和方式。新媒體的應用不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形象,還提高了教育的互動性和時效性。新媒體的應用正在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加個性化、差異化的方向發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同時,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斷更新知識,提高運用新媒體的能力。作者認為,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將更加深入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未來,新媒體將不僅僅是教育內容的傳播工具,更將成為學生自主學習、互動交流的重要平臺。同時,借助新媒體的數據分析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更加精準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需求,實現教育的個性化和高效化。
第四,作者論述了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總體效果。作者認為,新媒體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載體和平臺。通過互聯網、移動設備等新媒體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更加廣泛、深入地觸及學生群體,實現了教育內容的快速傳播和有效覆蓋。這種地位的鞏固,不僅體現在新媒體使用的普及率上,更體現在其對學生思想、行為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上。新媒體的應用不僅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方式,更在潛移默化中涵化了學生的思想,提升了他們的政治覺悟和道德素養。通過新媒體,學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觸到多元化的信息和觀點,從而在比較、鑒別中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作者認為,雖然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信息過載、網絡依賴等問題。然而,這些不足并不影響新媒體應用的發展前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新媒體技術的持續創新,新媒體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動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創新和發展。
最后,作者論述了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載體融合策略。作者提出了堅持因勢而新,明晰載體融合的理念與原則。這里的“因勢而新”意味著要根據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和特點,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載體融合”的理念是指將新媒體與傳統教育載體相結合,優勢互補,共同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新媒體的特性有即時性、互動性、個性化等,傳統載體的特性是穩定性和基礎性,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的教育載體體系。應堅持教育性、科學性、系統性、創新性等基本原則,確保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應用。作者認為,應推動新舊融合,實現傳統載體的挖潛與升級,主要包括4個方面:一是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二是變革學生活動組織評價體制,引入新媒體元素,創新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參與度;三是創新學校教育管理服務模式,借助新媒體平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四是培育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營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書評人簡介:康" 瑜,女,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