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武漢市東湖底泥污染風險評估及精細化清淤研究

2024-07-04 00:00:00張楓桂梓玲
人民長江 2024年6期
關鍵詞:污染

收稿日期:2023-11-13;接受日期:2024-01-26

基金項目:湖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湖北典型城市湖泊水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及示范”(2020BCA073);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2023-DFZD-44);湖北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科技人才服務企業項目(2023DJC137)

作者簡介:張" 楓,女,高級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水環境綜合治理相關設計研究工作。E-mail:zhangfeng3@cjwsjy.com.cn

Editorial Office of Yangtze River.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4.0 license.

文章編號:1001-4179(2024) 06-0045-08

引用本文:張楓,桂梓玲.

武漢市東湖底泥污染風險評估及精細化清淤研究

[J].人民長江,2024,55(6):45-52.

摘要:城市淺水湖泊泥-水界面營養物質交換強烈且頻繁,底泥污染釋放對上覆水體影響顯著,是淺水湖泊污染的主要途徑之一。以武漢市東湖為例,采用氮磷綜合污染指數法和靜態釋放試驗方法,評估底泥污染風險,并綜合考慮清淤工藝及水生植物分布等因素,精確確定清淤范圍及厚度。結果表明:東湖底泥總氮和有機質含量分布具有較高的協同性,總磷與有機質含量之間呈弱相關;東湖上、中、下層底泥氮磷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0.85~11.39,0.52~7.40和0.49~6.33,大部分區域處于輕度污染—重度污染范圍;東湖清淤深度以29.04~110 cm為宜。研究成果可為東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及類似城市淺水湖泊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關" 鍵" 詞:淺水湖泊; 內源污染; 底泥污染物; 釋放速率; 清淤; 綜合污染指數法; 靜態釋放試驗; 東湖; 武漢市

中圖法分類號: X524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4.06.007

0" 引 言

湖泊底泥是湖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外源污染物入湖后沉淀、蓄積到底泥中,轉化成巨大的內源潛力,直接并長期影響湖泊營養化程度[1-4]。對于淺水湖泊,單位水體具有更大的泥-水接觸面積,泥-水界面能夠進行強烈和頻繁的營養物質交換,底泥污染釋放對上覆水體影響更為顯著,是淺水湖泊污染的主要途徑之一[5-8]。目前,相關學者對大型淡水湖泊的底泥污染特性及釋放機理進行了大量研究,如袁旭音[9]、侯豪[10]、胡開明[11]、Yin[12]等研究了太湖底泥富營養化特征及污染釋放量;汪家權[13]、張沐[14]、孫亞敏[15]、王永華[16]、錢貞兵[17]等研究了巢湖底泥污染物釋放情況。但是,對于城市中小型淺水湖泊的底泥污染及風險評估研究較少,尤其是缺少理論研究成果與工程實踐的有效銜接。

東湖位于武漢市東南部,是武漢市第二大市內湖,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4°19′~114°31′,北緯30°28′~30°37′之間,南北最大縱距17 km,東西最大橫距18 km,流域總面積為128.74 km2,水域面積約 33 km2,平均水深2.4 m,為中型城市淺水湖泊。相關研究表明,東湖底泥污染物釋放對NH3-N、TN和TP入湖污染物負荷的貢獻比例分別為35.1%,32.2%及26.3%[18]。底泥污染已成為影響東湖不容忽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嚴重制約著東湖水質的進一步提升。本文以東湖為例,采用氮磷綜合污染指數法和靜態釋放試驗兩種方法,進行底泥污染風險評價,在此基礎上制定精細化清淤方案,為東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及類似城市淺水湖泊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1" 材料和方法

1.1" 底泥沉積物采樣及檢測方法

依據《湖泊河流環保疏浚工程技術指南(試行)》[19]要求,按500 m×500 m的網格進行布點,局部排水口或疑似污染區進行了加密,共設344個底泥沉積物采樣點(圖1)。采樣時間為2019年8~9月,使用開啟式柱狀底泥采樣器分層采集底泥樣品,底泥質厚度測量與采樣同時進行,根據各點采樣管底泥深度、表觀性狀以及HJ/T 166-2004《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20]的要求,將柱狀樣底泥自上而下分為若干層,從中選取3層有代表性的底泥進行封裝和低溫避光保存。

底泥沉積物樣品中含水率、有機質、總磷、總氮含量分別采用CJ/T 221-2005《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檢驗方法》[21]中重量法、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氫氧化鈉熔融后鉬銻抗分光光度法檢測。

1.2" 底泥靜態釋放試驗采樣及檢測方法

為了模擬靜水條件下湖泊底泥氮磷釋放過程,采集38個柱狀樣進行靜態釋放試驗,采樣時間為2019年12月,采樣點分布見圖1。

每個采樣點分為上、中、下3組,分別對應污染層、過渡層、安全層,保證底泥樣品在原狀土狀態放入試驗裝置內,在不擾動底泥的情況下沿著裝置邊壁緩慢加入試驗水體。本次試驗水體溫度為20 ℃,底泥靜態釋放試驗溫度條件穩定。

由于靜態試驗中沉積物-水的物質交換速率較低,每個試驗組試驗時間為3.5 d(96 h)。每個試驗組的水樣需采集10次,即分別在試驗開始后0,4,8,12,24,36,48,60,72,96 h取距底泥樣品5~8 cm處水體作為水樣,采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和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別檢測水樣的總磷和氨氮。

2" 結果與分析

2.1" 底泥污染物的理化性質及分布特征

2.1.1" 底泥厚度

東湖底泥厚度分布狀況見圖2,底泥總厚度36~246 cm,平均厚度113.7 cm。

根據污染程度,將東湖底泥劃分為上、中、下3層分析其分布特征。上層為污染層,顏色深黑—灰黑色,略有臭味,厚度20~80 cm,平均厚36 cm;中層為污染過渡層,呈深灰色,帶腥味,見草葉和植物根系等,厚度20~70 cm,平均厚39 cm;下層為正常湖泥層,呈土黃色,帶腥味,呈塊狀,厚度20~50 cm,平均厚32 cm。

2.1.2" 底泥含水率

東湖底泥各層含水率平面分布詳見圖3。上層底泥中含水量范圍為26.29%~85.29%,平均值為59.92%;中層底泥中含水量范圍為25.22% ~76.04%,平均值為52.06%;下層底泥中含水量范圍為23.73%~73.99%,平均值為43.40%。隨深度的增加,底泥壓實程度逐漸增強,孔隙率逐漸減小,呈現含水率隨著深度增加而逐漸減小的趨勢。

2.1.3" 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

東湖底泥各層有機質、總氮和總磷含量統計結果詳見表1。由表1可知,底泥有機質、總氮、總磷含量均隨著深度增加逐漸降低,上層污染物富集程度明顯高于中下層;上層到中層污染物含量降低速度較快,中層到下層變化不大。

東湖底泥各層有機質、總氮和總磷含量平面分布詳見圖3。由圖3可知:

(1) 上、中、下層底泥有機質含量分別為0.86%~7.21%、0.42%~6.70%和0.17%~6.78%,上層有機質含量均值空間分布差異性較為顯著,中、下層底泥有機質含量均值變化不大。團湖、天鵝湖和郭鄭湖有機質含量較高,各子湖有機質含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團湖>天鵝湖>郭鄭湖>筲箕湖>湯菱湖>后湖>喻家湖>菱角湖>廟湖>小潭湖。相關研究表明,底泥有機質一般來源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水生植物死亡殘骸長期累積[19],郭鄭湖、天鵝湖沿線居民點密集,團湖水生植物覆蓋率相對較高,與研究結論吻合。

(2) 上、中、下層底泥總氮含量分別為431~4 060,278~3 806 mg/kg和164~3 180 mg/kg,上層空間分布差異性較大,中、下層空間分布差異較小。各子湖總氮含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后湖>天鵝湖>郭鄭湖>喻家湖>菱角湖>筲箕湖>湯菱湖>團湖>廟湖>小潭湖。有機質在底泥中的富集是總氮的主要來源,總氮和有機質的沉積具有較高的協同性[22],因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郭鄭湖、天鵝湖總氮含量也較高。

(3) 上、中、下層底泥總磷含量分別為201~7 337 mg/kg、68~4 682 mg/kg和192~4 159 mg/kg,空間分布差異性較大。各子湖總磷含量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為:菱角湖>廟湖>喻家湖>團湖>郭鄭湖>湯菱湖>筲箕湖>小潭湖>天鵝湖>后湖。總磷與有機質之間呈弱相關[22],外源輸入是磷的重要來源,廟湖周邊分布有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體育學院等多個高校,菱角湖沿線有磨山村以及西頭村等多個景中村,生活污染入湖量較大;喻家湖有支流湖溪河匯入,湖溪河上游分布有華中科技大學、關東工業園等,生活和工業污染顯著,因此,菱角湖、廟湖和喻家湖總磷含量較高。

2.2" 底泥污染風險評價

目前,城市河湖底泥污染狀況評價的方法主要包括單因子污染指數法、內梅羅污染指數法、有機污染指數法、有機污染綜合污染指數法等[23-24],本文采用氮磷綜合污染指數法評價東湖底泥污染狀況。

2.2.1" 評價方法

綜合污染指數法根據公式(1)計算出總氮、總磷的單項污染指數STN、STP,再依據公式(2)計算綜合污染指數FF,根據計算結果評價底泥中氮磷污染程度。

計算公式如下:Sj=CjCs

(1)

FF=(F2+F2max)/2

(2)

式中:FF為綜合污染指數;Sj為單項評價指數或標準指數;Cj為評價因子j的實測值;Cs為評價因子j的評價標準值;F為STN 和 STP 平均值,Fmax為最大單項污染指數(STN和STP中最大者)。

東湖作為自然湖泊,下層底泥是自然沉積形成,可代表湖泊原始狀態下底泥的氮、磷含量情況。本文采用下層底泥的氮、磷平均含量(總氮平均值為1 374 mg/kg,總磷平均值為754 mg/kg)作為底泥氮磷污染評價的標準值。參照類似項目評價標準[22]進行底泥污染程度分級劃分,劃分標準詳見表2。

2.2.2" 計算結果

東湖底泥各層氮磷綜合污染指數計算結果詳見圖4,上、中、下層底泥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0.85~11.39、0.52~7.40和0.49~6.33,大部分區域處于輕度污染—重度污染范圍,其中菱角湖、喻家湖、郭鄭湖和團湖污染程度較高。

根據綜合污染指數評價結果確定清淤的范圍及深度詳見圖5。由圖5可知,根據綜合污染指數法確定的東湖清淤深度為0~203 cm,其中,菱角湖、團湖和郭鄭湖清淤深度較深。

2.3" 靜態釋放速率試驗結果分析

2.3.1" 總磷和氨氮的釋放速率

(1) 總磷釋放速率。以采樣點 DH-24(郭鄭湖茶港湖叉)為例分析總磷釋放速率隨時間變化過程。0~8 h釋放速率較大,其主要原因是上覆水體

與底泥的總磷存在較大的負向濃度差,另外水體覆蓋底泥過程中擾動作用會使部分底泥顆粒再懸浮而將磷元素瞬間釋放至水體。8~12 h上覆水總磷迅速下降,這是由于水體中懸浮底泥顆粒沉降會將水體中磷元素挾帶至底泥中。12 h之后上覆水體中總磷的濃度均呈現緩慢上升趨勢,其原因為該過程中底泥總磷濃度超出平衡濃度,故會在一段時間內將部分磷元素釋放進入水體。當靜態釋放試驗 48 h 之后,各層底泥上覆水體中總磷的濃度基本保持小幅度波動,維持在0.037~0.040 mg/L(圖6)。

(2) 氨氮釋放速率。以DH-05(后湖湖叉)為例分析氨氮濃度變化過程。0~4 h三層試驗底泥均向上覆水體中貢獻較多的氨氮,其主要原因在于上覆水體與底泥的氨氮存在較大的負向濃度差,另外水體覆蓋底泥過程中擾動作用會使部分底泥顆粒再懸浮而將氮元素瞬間釋放至水體。8~12 h各層上覆水氨氮迅速下降,這是因為水體中懸浮底泥顆粒沉降會將水體中氮元素挾帶至底泥中;隨后各層底泥上覆水體中氨氮的濃度基本保持小幅度波動,最終維持在0.301~0.472 mg/L(圖7)。

2.3.2" 底泥污染物累積釋放速率

污染物累積釋放速率表示污染物在單位時間內的累積綜合釋放量,計算公式如下[20-21]:R=MT=ΔmS×T

(3)

Δm=Ci×V-Ci-1×V+Ci-1×Vs

(4)

式中:R為累積釋放速率,mg/(m2·d);M為釋放強度,mg/m2;T為試驗時刻,d;S為底泥樣品與上覆水的接觸面積,m2;Δm為相鄰兩個時間段污染物釋放量,mg;Ci、Ci-1為i時、i-1時試驗柱上覆水中污染物的濃度,mg/L;V為試驗柱中水體體積,L;VS為采集水樣的體積,L。

38個采樣點氨氮、總磷累積釋放速率分層試驗結果詳見圖8~9(剔除數據異常點位),結果表明:(1) 現狀水質條件下,上、中、下層底泥氨氮平均釋放速率分別為61.85,36.73,6.54 mg/(m2·d)。各層氨氮釋放速率均為正值,即底泥向上覆水體釋放,且釋放速率隨深度增加降低。

(2) 現狀水質條件下,上、中、下層底泥總磷釋放速率分別為1.08,-2.19,-3.64 mg/(m2·d)。僅上層底泥總磷釋放速率為正值,即上層底泥總磷向上覆水體釋放;中、下層底泥總磷含量較上覆水體低,釋放速率呈現負值。

(3) 氨氮釋放速率較高的區域位于采樣點11~15號附近,即湯菱湖北部和廟湖東南部;總磷釋放速率較高的區域位于采樣點36號附近,即團湖中東部。

2.3.3" 評價結果

對污染物釋放速率高于該層平均釋放速率的區域進行清淤,自上而下分層判別是否需要清淤,最終確定東湖清淤厚度為0~90 cm,小潭湖、團湖、菱角湖和喻家湖湖叉等區域污染層厚度較大,郭鄭湖湖心區域厚度較小。通過38個采樣點差值確定的清淤深度結果詳見圖10。

3" 精細化清淤方案制定

精細化清淤方案確定步驟如下:(1) 將氮磷綜合污染指數法和靜態釋放試驗結果判別出的清淤深度數據進行柵格疊加,以兩種方法計算結果重合區域作為本次清淤范圍。

(2) 根據清淤工藝限制,取消污染區厚度小于30 cm區域的清淤,重點對污染層大于30 cm區域清淤。

(3) 保留前期調查的現狀水生植物生長區,同時在沿湖岸周邊擬進行水生植物種植區域,適當加大清

淤厚度,為水生植物創造良好的生存條件。

綜上,東湖清淤深度29.04~110 cm,清淤面積392.42 hm2,清淤總量216.6萬m3,清淤范圍及深度如圖11及表3所示。

4" 結 論

本文采用氮磷綜合污染指數法和靜態釋放試驗兩種方法,評估武漢市東湖底泥污染風險,提出東湖底泥精細化清淤范圍和深度建議,為東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及類似城市淺水湖泊治理提供理論和實踐經驗支撐。主要結論如下:(1) 東湖上、中、下層底泥有機質含量平均值分別為4.22%,3.41%和2.69%,上、中、下層底泥總氮含量平均值分別為1 762,1 398,1 374 mg/kg,上、中、下層底泥總磷含量平均值分別為959,851,754 mg/kg。總氮和有機質含量分布具有較高的協同性,總磷與有機質含量之間呈弱相關。

(2) 以下層底泥的氮、磷平均含量(總磷平均值

為754 mg/kg,總氮平均值為1 374 mg/kg)作為底泥氮磷污染評價的標準值,計算東湖上、中、下層底泥氮磷綜合污染指數分別為0.85~11.39,0.52~7.40和0.49~6.33,大部分區域處于輕度污染—重度污染范圍。

(3) 靜態模擬試驗中,底泥污染物的釋放在第48 h之后達到穩定狀態。根據靜態釋放速率試驗結果,東湖污染層厚度為0~90 cm,小潭湖、團湖、菱角湖和喻家湖湖叉等區域污染層厚度較大,郭鄭湖湖心區域厚度較小。

(4) 根據氮磷綜合污染指數法和靜態釋放試驗兩種方法分別確定污染層厚度,以兩種方法計算結果重合區域作為本次清淤范圍,并綜合考慮清淤工藝及水生植物分布等因素,確定東湖清淤深度29.04~110 cm,清淤面積392.42 hm2,清淤總量216.6萬m3。

參考文獻:[1]" 秦伯強.淺水湖泊湖沼學與太湖富營養化控制研究[J].湖泊科學,2020,32(5):1229-1243.

[2]" 陸志華,王元元,蔡梅,等.太湖淺層底泥營養鹽污染特征評價[J].人民長江,2022,53(12):23-29.

[3]" 吳俊鋒,謝飛,陳麗娜,等.太湖重污染湖區底泥沉積物特性[J].水資源保護,2011,27(4):74-78.

[4]" JIN H,VAN L C,VAN D W,et al.Impacts of sediment resuspension on phytoplankton biomass production and trophic transfer:implications for shallow lake restoratio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2,808:152156.

[5]" 李勇,王超.城市淺水型湖泊底泥磷釋放特性實驗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3,26(1):26-28.

[6]" 商衛純,潘培豐,蔣海濱,等.城市淺水型湖泊底泥污染物釋放過程模擬試驗研究[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7,29(8):602-604.

[7]" 李一平,王建威,姜龍,等.淺水湖泊動力作用下水-土界面底泥起懸驅動力野外觀測[J].湖泊科學,2017,29(1):43-51.

[8]" HUANG W,WANG K,DU H W,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sorption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in Dongting Lake,a Yangtze-connected lake[J].Hydrology Research,2016,47:225-237.

[9]" 袁旭音,許乃政,陶于祥,等.太湖底泥的空間分布和富營養化特征[J].資源調查與環境,2003,24(1):20-28.

[10]侯豪,朱偉,許小格,等.太湖底泥垂向構成類型及底泥-水界面組成物質[J].湖泊科學,2022,34(3):804-815.

[11]胡開明,王水,逄勇.太湖不同湖區底泥懸浮沉降規律研究及內源釋放量估算[J].湖泊科學,2014,26(2):191-199.

[12]YIN H,ZHANG M,YIN E,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nal phosphorus loading in the sediment of a large eutrophic lake (Lake Taihu,China)[J].Water Research,2022,225:119125.

[13]汪家權,孫亞敏,錢家忠,等.巢湖底泥磷的釋放模擬實驗研究[J].環境科學學報,2002,22(6):738-742.

[14]張沐,李發建,圣偉佳,等.巢湖西半湖底泥磷分布及釋放特征[J].環境科學學報,2023,43(9):164-175.

[15]孫亞敏.巢湖底泥中營養鹽的吸附與釋放研究[D].安徽:合肥工業大學,2000.

[16]王永華,錢少猛,徐南妮,等.巢湖東區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及評價[J].環境科學研究,2004,17(6):22-26.

[17]錢貞兵,唐曉先,徐升,等.巢湖湖區底泥重金屬污染狀況評估[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8,45(4):690-695.

[18]徐雅迪,章寧,榮浩,等.東湖水環境提升工程初步設計[R].武漢: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2020.

[19]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湖泊河流環保疏浚工程技術指南(試行)[R].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2014.

[20]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S].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04.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檢驗方法:CJ/T 221-200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22]王佩,盧少勇,王殿武,等.太湖湖濱帶底泥氮、磷、有機質分布與污染評價[J].中國環境科學,2012,32(4):703-709.

[23]張洪,薛雪,郁達偉,等.鄱陽湖水位對沉積物磷釋放的影響及總磷考核建議[J].人民長江,2023,54(1):46-52.

[24]彭嫻,朱丹丹,王丑明.2020年洞庭湖水生生物群落結構特征及水生態評價研究[J].水利水電快報,2023,44(11):110-114,120.

(編輯:劉 媛)

Study on sediment 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and fine desilting in East Lake,Wuhan City

ZHANG Feng1,2,GUI Ziling1,2

(1.Changjiang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Wuhan 430010,China;

2.Hubei Provinc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Water Environment Treat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

Nutrient exchange at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is intense and frequent in urban shallow lakes,and the release of sediment pollu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verlying water,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pollution in shallow lakes.Taking East Lake in Wuhan City as an example,two methods including th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and static release test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ediment pollution risk.Then,the sediment desilting range and thickness were accurately determined taking into account factors such as the desilting process and distribution of aquatic pla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 synergism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nitrogen and organic matter in the sediment of East Lake,whi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otal phosphorus and organic matter is weak;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e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upper,middle and lower sediment layers of East Lake are 0.85~11.39,0.52~7.40 and 0.49~6.33,respectively,and most of the areas are in the range of light pollution to heavy pollution; the dredging depth of 29.04~110 cm is recommended in East Lake.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he water environment in East Lake and other similar urban shallow lakes.

Key words:

shallow lake; internal source pollution; sediment pollutant; release rate; desilting;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static release test; East Lake

猜你喜歡
污染
河流被污染了嗎?
什么是污染?
什么是污染?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18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可以喝的塑料:污染解決之道?
飲用水污染 誰之過?
食品界(2016年4期)2016-02-27 07:36:15
對抗塵污染,遠離“霾”伏
都市麗人(2015年5期)2015-03-20 13:33:49
P265GH低合金鋼在模擬污染大氣環境中的腐蝕行為
污染防治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毛片在线区| 97综合久久|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色爽网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欧美成人|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小视频|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免费aa毛片|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97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青青草原国产免费av观看|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激情视频免费看| 欧美另类第一页|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播放| 黄色不卡视频|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AV不卡国产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经典三级久久|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欧美精品在线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亚洲综合第一页| 一级片免费网站| 无码丝袜人妻|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欲色| 片在线无码观看| 久久99国产视频|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狠狠v日韩v欧美v|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日日拍夜夜操| 国产理论精品|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综合18p|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97在线免费|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91免费在线看| 香蕉网久久|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91国内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综1合AV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国产高清毛片|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色网站| 国产成人凹凸视频在线| 97综合久久|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国产视频你懂得| 色偷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