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張蘭濤
作者簡介:李鋒(1982.04-),男,漢族,山東淄博人,大專,二級建造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張蘭濤(1988.01-),男,漢族,山東濰坊人,大專,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摘 要:在新時代下,建筑行業在城市化的推動下實現了全面發展,在工程規模、數量取得了突破;而在科技的高速發展下,對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又帶來了新的機遇。現階段,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化技術正處在持續優化、完善階段,在工程項目通過規范應用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項目施工效率,最大限度提升項目可靠性、精確度,并充分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為建筑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基于此,文章從智能化技術應用意義入手,深入分析了智能化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應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智能化技術;現代化
1 前言
在科技的高速發展下,建筑工程的智能化技術取得了顯著提升,通過將其規范運用在工程建設作業中,能夠為用戶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并且對用戶的生活也能夠提供便利支持。此外,在規范應用該技術的情況下,還能夠針對多種數據信息實施準確處理,以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及時發現建筑工程存在的潛在問題,為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2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意義
2.1提升工程管理能力
在現代化建筑工程項目中,實際施工環境存在一定的復雜性,整個施工流程的操作流程較為復雜、工程規模較大,而以往所采取的管理措施缺乏較強的適應性,難以充分滿足工程管理需求,主要問題包含了數據信息的處理能力較差、部門內部交流異常等。在數據方面,整個工程建設作業的開展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而使用人工完成數據計算實際處理速度相對較慢,極易發生錯算、漏算等多種不良現象,從而導致數據信息的處理結果難以達到理想標準,無法將其合理運用在工程建設作業中[1]。在此情況下,相關部門在開展工程建設作業時,通過合理運用人工智能、通信網絡等多種先進技術,積極建設科學、規范的智能化管理系統,以系統的方式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完成數據計算分析、收集整合等操作任務。在工程管理、運維管理等多個方面均取得明顯的改善效果,突破了以往管理方式的不足,能夠針對數據信息展開更深入、準確地處理,從而有效提升數據利用率。
例如,在開展工程現場質量管理工作時,相關施工人員應當預先做好對信號傳輸設備的布置,針對現場溫度、濕度等多項指標實施統計,再及時做好向其他管理系統的信號傳輸處理,以便能夠及時做好對施工質量、設備性能的檢測。若在檢查期間出現設備性能不足、工序不當等不良現象,設備將自動完成對預警信息的發送,直接做好對問題的反饋處理,使得相關部門能夠第一時間落實各項處理工作,進一步強化對工程建設作業的管理能力。
而在信息處理方面,通過將該系統的數據整合、分析能力進行充分運用,能夠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針對建筑使用期間的數據信息實施收集,并依據信息屬性、關聯水平等完成數據運算分析、分類處理,以此在繁雜的數據當中獲取具有使用價值的數據信息,并在相關程序的幫助下將其制作為圖表結構,使得管理人員能夠直觀了解到所有建筑數據信息[2]。
2.2建筑功能集成總控目標的實現
以往在技術的限制下,整個建筑工程主要運用分散管控模式,針對建筑通風、弱電、照明等多個系統進行獨立控制器的安裝處理。系統需要在運行期間做好對運行數據、監測數據的上傳處理,由中央設備做好數據運算,并以此朝向終端完成指令的下達。整項管控工作的開展存在較為復雜的結構,對設備具有較高的要求,并且在建設期間所消耗的成本也相對較高。
在此情況下,智能化技術則能夠將系統集成技術進行充分運用,將以往的分散管控整合為集中化控制,并且只需要相關工作人員針對建筑自控系統完成對控制中心的建立,將多個系統的數據信息直接引入總數據控制中心實施進一步處理,依據數據處理結果完成對相關指令的輸出。之后則需要該設備直接完成相關指令的下達,以此將多個子系統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最大限度降低系統在建設期間的成本支出,對整個結構功能也有著較強的優化作用。
例如,在使用智能建筑的情況下產生火災現象,相關傳感器在運行期間若檢測到外界明火、溫度上升等不良現象,能夠第一時間做好對問題的反饋。而在中央控制中心得到數據信息之后,能夠第一時間做好對相關指令的下達,比如應急照明、排風系統等多個設備的啟動。
2.3降低建筑能耗
在新時代下,社會各界對環境保護、低碳經濟有著較高的重視程度。為推動建筑行業實現進一步發展,有效緩解能源不足問題,對于建筑能源消耗制定了更高的標準。
在將智能化技術進行充分應用的情況下,能夠在工程建設、使用過程中取得更為顯著的能源消耗控制效果,最大限度規避非必要的能源消耗現象出現。比如,在空調的節能管控系統當中,以往建筑項目通常會針對風機口區域設定單片機溫控器,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做好對設備系統的管控工作。這種操作方式不僅有著較為復雜的操作方式,實際體驗效果、控制能力也相對較差,并且難以達到預期節能目標。對此,可以將自動控制、通信網絡等多種技術進行聯合運用,使用者則能夠運用移動終端以及計算機設備充分掌握設備運行水平,并且還能夠在遠程實現對設備相關功能的控制。同時,該系統的使用還能夠依據所檢測的信號信息,做好對設備運行需求的判斷,以此完成對相關指令的下達,從而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運行效果。
3智能化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3.1運維管理系統
在該系統中,為有效改善數據不足、設備控制能力較差等不良現象,應當在建設期間合理運用大數據、BIM等多種先進技術。對于BIM技術,主要針對建筑使用期限內所形成的數據實施收集、整合,以此解決工程項目的設計、施工等多個階段的信息不足問題,為整項運維管理工作的開展方案提供明確的數據信息。
比如,在開展設備運行故障診斷工作時,BIM技術的使用能夠提供準確的調試記錄信息、質檢報告等,并從BIM模型當中明確設備分布、狀態等。在使用大數據技術的情況下,能夠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完成對建筑使用過程中的結構化、非結構化信息的收集,并實施數據匯總、采集等多項操作,以此在大量數據信息當中獲取到有利于各項管理工作開展的數據,從而為運維人員深入了解建筑實施狀況、各系統運行情況提供有力的支持。
對于物聯網技術,主要運用紅外傳感器、GPS系統等充分保證各設施能夠和運維系統間始終處在緊密地聯系,從而持續完成對現場溫度、濕度等信息的采集。同時針對檢測數據、規定控制范圍展開比較分析,以此為各項指令的下達提供有力支持,從而完成對控制系統的規范建設,使得相關設備能夠始終保持穩定運行水平[3]。對于集成技術,主要是針對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信息實施整合,并針對系統狀態實施準確判斷,以此實現對所有數據的集成處理,而這對于智能化建筑管控系統也有著重要作用。
3.2弱電系統
在該系統當中,主要運用自動控制、通信網絡、信息技術等。對于信息技術的使用,主要以數據信息傳輸、存儲等功能構成,主要針對信息的生成、處理等多個階段實施操作。對于計算機技術,主要具備了解終端設備運行、自動控制的效果,系統控制中心需運用所獲取的信息內容針對相關設備做好對指令的下達。通信網絡技術主要為整個系統和終端設施完成通信渠道的建設,以避免在進行信號傳輸過程中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進而導致數據傳輸出現異常現象。在自動控制技術方面,主要運用開環、閉環控制措施,前者需要依據前期所設置的指令,在規定時間內針對相關設施完成指令傳輸;后者則是在弱電系統運行期間針對建筑相關設施的輸出量、給定量展開深入分析,依據差值實施指令控制,以此充分保證所有設施在運行期間處于穩定狀態。
3.3火災防控系統
在該系統中,主要運用了人工智能、信息傳感等先進技術。對于信息傳感技術,在使用期間主要針對現場相關信號、火情信息實施監測;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需要在相關程序的幫助下以人類的思維邏輯完成應急方案的制定;通信網絡技術的使用則是要針對火情相關信息建設穩定的信息交流渠道。
建筑工程若在使用、施工期間發生火災問題,在該系統的幫助下能夠及時做好對火情的管控處理。在煙霧、溫度等探測器的幫助下,設備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火
情位置,并做好對該區域預警信號的傳輸。在中央控制系統獲取到火情信息以后,將會第一時間落實應急管控方案,針對建筑電梯、照明等多個系統發布對應的指令,及時將防火門、噴淋水泵等設施啟動,以此實現對火情的有效控制。盡可能在發現火情以后立刻完成對火情的處理,從而最大限度降低火災的影響程度,為人員疏散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該系統還能夠充分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多項功能,比如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等,輔助人工完成對多項數據信息的分析。比如,在進行火災逃生路線的規劃時,通過在該系統中傳輸該區域火災數據,能夠最快速度做好對逃生線路的規劃,并運用廣播的方式做好對人群的引導,從而及時前往逃生區域,最大限度降低傷亡率。最后,在充分運用通信技術的情況下,可以在火災現場完成對指揮中心的建設,并在該系統中引入其他部門,以此有效規避交流不及時問題的發生。
3.4智能家居系統
該系統主要運用了網絡通信、自動控制等多種先進技術,以此建設智能化的管控系統。該系統的使用能夠起到家電控制、電話控制等多項功能,為其提供便利支持,有效提升用戶生活品質。
比如,在該系統的幫助下,家庭網絡能夠和智能化家電設施實現緊密聯系,并在網絡通信技術的幫助下,使得整個系統能夠與外部網絡、內部網絡時鐘保持穩定的通信,使用者只需要運用移動終端的APP程序就能夠針對家電運行實施控制。家電在接受程序指令的情況下將會第一時間做好對指令的執行,以此為用戶的生活提供便利支持(圖1)。
4建筑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展望
在新時代下,社會各界對節能降耗有著較高的重視,而建筑行業作為能源消耗最為嚴重的行業,若想順應時代實現進一步發展,就有必要在發展期間做好戰略轉型,以此在減少能源消耗的情況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此情況下,智能化技術則取得了較為廣泛的運用,通過在建筑工程中全面落實智能化建造,能夠有效提升生產效率,將資源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有效減少能源消耗量,這對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作用。在國內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該技術在建筑行業中得到迅速發展,這也為建筑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現階段,國內建筑工程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時間相對較短,整體依然處在起步階段,相較于其他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對此,依據國內發展狀況,建議相關部門及時針對智能化建筑工程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規范行業體系,不斷夯實技術基礎,增強對先進技術的研發、共享等,以此推動國內建筑行業實現進一步發展。
5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下,低碳、節能減耗理念的持續深入,社會各界對建筑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對此,建筑企業在開展工程建設作業時,應當將智能化技術進行合理運用,充分融入自動控制、系統集成等高新技術,以此將建筑功能進行充分發揮。通過將此項技術進行充分運用,能夠推動智慧建筑實現進一步發展,推動建筑相關設施的自動化、現代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施敏敏.智能化技術在建筑消防電氣工程中的應用實踐[J].城市建筑空間,2022,29(S2):713-714.
[2]陸勤學,葛健,黃偉.住宅工程中建筑智能化技術和綠色建造技術的應用[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2(11):126-128.
[3]袁全.智能化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設備工程,2022(2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