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亮
關于麻醉,家長有各種各樣的擔心:麻醉會不會影響智力?全麻風險是不是比半麻高?麻醉前后要注意什么?……麻醉真的有那么可怕嗎?
如果孩子需要做手術,麻醉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手術前后是一段特殊的時期,家長要和醫生做好配合與溝通,并了解一些麻醉的常識,以確保孩子安全順利地度過手術期。
麻醉有哪些方式?
麻醉通常有3種方式,即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老百姓俗稱半身麻醉)、局部麻醉,其中全身麻醉是兒童麻醉最常用的方法。
●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是將麻醉藥物通過吸入、靜脈、肌肉注射等方法注入孩子體內,使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抑制,從而使孩子的意識消失,感覺不到疼痛。
● 椎管內麻醉(半身麻醉)
椎管內麻醉也叫半身麻醉,是將局部麻醉藥注入椎管內,阻滯脊神經的傳導,使它所支配區域的感覺、運動、反射功能暫時性抑制。根據藥物注入椎管內不同的腔隙,又將椎管內麻醉分為硬膜外阻滯麻醉、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簡稱腰麻)。
●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指用局部麻醉藥暫時阻斷神經(叢)的傳導功能,使該神經(叢)支配的相應區域產生麻醉作用。廣義的局部麻醉包含表面麻醉、局部浸潤麻醉、靜脈局部麻醉、周圍神經阻滯麻醉。
5問麻醉
為什么孩子做小手術也要全麻?
全身麻醉是兒童麻醉最常用的麻醉方法,甚至有些很小的手術也需要全麻,這是基于孩子的身心發育所決定的。
● 醫生會根據手術部位、病情、年齡等因素綜合考慮來制定麻醉方案,孩子能否配合是麻醉醫生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孩子年齡小,到了陌生環境容易緊張、害怕,導致配合度低,無法保證手術順利進行,個別嚴重情況甚至會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全麻。
● 疼痛、恐懼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全麻可以使孩子迅速進入一種“無痛的深睡眠狀態”,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創傷。所以,絕大多數孩子做手術是需要全麻的。
全麻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嗎?
多研究表明,無論是吸入全麻還是靜脈全麻,麻醉藥物在血液中達到一定濃度后,會起到鎮靜麻醉的作用,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大腦造成損傷,除非術中出現了不可預知的意外情況,造成大腦長時間缺氧,才有可能對孩子的大腦造成一定影響。3歲以下的嬰幼兒及新生兒,由于神經系統發育處于未完全成熟期,全麻會不會有影響還存在爭議,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全麻后,整個手術過程麻醉醫生都會嚴格監測孩子的生命體征,并不斷調整麻醉的深度和麻醉藥物的劑量,使孩子在麻醉深度上始終保持既有利于手術,又不造成缺氧損傷的發生,家長不用過于擔心。
是不是全麻風險最大,局麻風險最小?
所有的麻醉方式都有風險存在,全麻和局麻哪個風險大,是無法具體量化衡量的。
全麻最大的風險在于呼吸道不通暢,導致大腦缺氧造成的不可逆性損傷,以及對于全身生理干擾引起的心血管系統循環不穩定。而局麻最大的風險在于神經損傷和局麻藥中毒導致的呼吸心跳驟停等。
這些嚴重的意外幾乎都是不可逆性的損傷,因此,并不能確定全麻和局麻哪個風險大。孩子應該使用哪種麻醉方式,麻醉醫生最有話語權,也有能力為家長選擇一種最適合孩子手術的麻醉方式,把所有風險都牢牢控制在手中,保證孩子的術中安全。所以,聽從醫生的建議,才是對孩子最有利的。
孩子感冒時麻醉手術風險是不是會加大?
多項研究表明:當前有或近期發生過感冒的孩子全身麻醉時,發生圍術期呼吸系統不良事件的風險會增加,主要表現為氣道高反應性,比如喉痙攣、支氣管痙攣、肺不張、咳嗽、氣道梗阻、缺氧、喘鳴及屏氣,雖然多數氣道高反應可以治療,但也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事件,如心臟驟停等。
如果孩子手術當天感冒了,醫生會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孩子的危險因素、計劃的手術操作以及延期手術帶來的弊端等情況來決定是否推遲手術。孩子只有輕微感冒癥狀而且是時間短的小手術,一般不需要推遲。如果孩子發燒超過38℃或者咳嗽、咳痰癥狀明顯,則會推遲手術。
容易過敏的孩子是不是比健康的孩子麻醉風險更大?
無論是容易過敏的孩子還是健康的孩子,對于有些麻醉藥品都可能會過敏,發生風險的概率并無太大差異,主要是看孩子對于哪種藥物成分過敏。麻醉藥物種類很多,無法一一做皮試,醫生會小劑量逐步給藥,觀察孩子有無過敏表現,以保證麻醉安全。
只有極少數的孩子在應用麻醉藥物的時候會出現過敏反應。一般過敏反應都比較輕,比如皮膚瘙癢、出現蕁麻疹等。孩子出現過敏反應后,醫生會立即停止麻醉藥物的注射,并使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孩子出現重度過敏反應,或者發生過敏性休克,需要立即進行人工心肺復蘇,使孩子轉危為安。
麻醉前后的護理
“手術有大小,麻醉無大小。”兒童麻醉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各種監測設備,還是各種麻醉藥物,都是可以完全保證孩子麻醉安全的。不過,任何麻醉操作及用藥都有發生潛在意外及并發癥的可能,為了孩子的安全,麻醉前后,家長要盡力配合醫生,在孩子麻醉前后悉心照顧,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特殊時期。
麻醉前要注意什么?
● 手術前絕對禁水4小時(包括母乳、果汁飲料、水等),禁食6小時以上,如果有手術通知單,以通知單上注明的禁水、禁食時間為準。禁食是預防孩子在麻醉或手術過程中出現嘔吐反應,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造成致命的危險,所以一定要嚴格遵守。
● 孩子在手術前如果出現發熱、流鼻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癥狀,一定要如實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延期手術。因為感冒時進行麻醉手術,孩子可能會出現痙攣性咳嗽、反復屏氣,嚴重的可致喉痙攣、支氣管痙攣,導致嚴重的低氧血癥,甚至造成腦缺氧、腦水腫以及心跳驟停等嚴重并發癥。
● 孩子如果有用藥史、手術史、先心病史、哮喘、出疹、過敏、抽搐、近期疫苗接種史、牙齒松動及其他特殊病史,都要提前告知麻醉醫生,由麻醉醫生來決定是否可以實施麻醉。孩子之前安裝過人工起搏器、人工耳蝸等裝置,也要告知麻醉醫生。
● 術前不要給孩子使用指甲油、口紅等化妝品,以免影響正常膚色的觀察。摘除佩戴的眼鏡、發夾、牙套等物品。
全麻后多久孩子才能醒來?
麻醉是根據孩子的體重來給予相應的麻醉藥物劑量,孩子麻醉之后清醒的時間并不是統一的,因為孩子的身體發育尚未達到成人水平,年齡越小,藥物代謝所需要的時間相對于成人來說越長。
正常情況下,全身麻醉手術后,孩子會在10~15分鐘左右清醒過來,但是要完全清醒到跟正常孩子的狀態一樣,要等到藥物完全代謝清除干凈,大約需要6~8個小時。肝腎功能不全的孩子由于藥物代謝緩慢,蘇醒需要更長時間。孩子在未完全清醒時一直由麻醉護理人員陪同,以確保安全。
麻醉后要注意什么?
孩子在手術后的一定時間內仍處于相對危險期,家長要遵醫囑細心照顧,避免意外發生。
● 麻醉藥會增加孩子嘔吐的概率,嘔吐有可能導致胃里的食物嗆入氣道,引起窒息。即使在孩子看似清醒的狀況下,也有可能發生窒息。所以,家長要在孩子手術4個小時后,再循序漸進地給孩子進食,喝少量清水—少量奶—較多奶,每個步驟間隔至少1個小時。大年齡的孩子手術當天也要盡可能食用流食。
● 由于麻醉藥有一定的代謝時間,所以手術后24小時內必須有人陪伴孩子。抱著孩子時,要讓孩子的頭稍后仰,保證呼吸道通暢,千萬不能讓孩子的頭埋在家長懷里或被子里。如果發現孩子打鼾嚴重,要及時叫醒他。
● 孩子清醒后要在醫院觀察至少2個小時。
● 回家后,如果孩子出現不適,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