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暾
摘 要: 在新發展階段,為深化我國醫療衛生改革,支持健康衛生事業的發展和建設,醫院方面應正確看待醫療器械與人民健康的關系,分析醫療器械管理阻礙和策略,從前端管理、過程管理和終端管理三個角度入手,探究優化醫療器械管理質量的路徑,加快速度推進醫療器械產業及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實現健康中國的戰略發展目標。
關鍵詞: 醫療器械管理 新發展階段 檔案制度 過程管理
中圖分類號: R197.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4)03-0077-03
Analysis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Medical Device Management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ZHANG Tun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Zhangjiakou, Hebei Province, 0751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in order to deepen Chinas medical health reform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ealth and hygiene undertaking, hospitals should correctly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l devices and peoples health, analyze the obstacles and strategies of medical device management, and explore the paths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device management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front-end management, process management and terminal management,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device industry and the hygiene and health undertaking, effectively meet the health needs of the people and realize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goal of Healthy China.
Key Words: Medical device management; New development stage; Filing system; Process management
醫療器械的有效應用不僅密切關聯人民健康,同時還是促進健康衛生事業發展,深化醫療衛生改革的支撐條件。本文圍繞醫療器械管理的優化進行討論,目的是在踐行國家相關政策和規范的基礎上,提高醫療器械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為實現全民健康的發展目標作出貢獻。
1.1 醫療器械的概念
醫療器械是指能夠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應用于人體的各種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其他類似物品。通常可將其分為醫療設備和醫療耗材兩個大類,具有有效預防、診斷、監護疾病和損傷的作用。醫療器械在檢查人體樣本后,其形成的檢查數據能夠為后續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支撐。在新發展階段,考慮到醫療事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醫療水平的持續提升,在全民開始重視自身健康問題的過程中,醫院在提供診療服務時,應積極利用先進醫療器械,為患者提供智能化的診療服務[1]。因此,醫院方面必須重視實施醫療器械管理工作,以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
1.2 醫療器械管理的需求
為了發揮醫療器械的多元化治愈性作用,醫院應重視醫療器械的管理工作[2],應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第一,醫療器械管理成本高。醫院應建立完善的醫療器械管理系統,但自行研發器械管理系統成本較高,多數醫院會對外購買成熟的醫療器械管理系統,這一購買過程需要支付較高的費用。在運用醫療器械管理系統過程中,還需考慮管理系統服務器、數據庫以及客戶端的部署工作,客觀上增加了醫療器械管理成本。第二,醫療器械的應用較為頻繁。工作人員需要在計算機平臺完成管理作業,如果管理方式僵化,或出現計算機系統癱瘓問題,就可能會降低醫療器械的使用效率,從而影響醫院就診流程。第三,不同的醫療器械制造商產品編碼體系存在較大差異,醫療器械發生故障時,如果由于編碼限制導致信息數據無法共享,就會增加醫療器械操作過程的復雜性,進而增加醫療器械管理難度。
2 新發展階段醫療器械管理的優化阻礙
根據《2020—2026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消費調查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明確在新發展階段,我國藥品與醫療器械市場比例不平衡,即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相對落后[3]。為此,本文將結合醫療器械行業智能化和高端化的發展趨勢,以強化器械采購和器械控費為目的,以提升醫院服務水平為目標,討論醫療器械管理過程應重點解決的問題。
2.1 醫療器械維修管理人員素質低
很多醫療器械管理人員缺少豐富的器械管理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經驗,專業素養不高。醫院不重視培養管理人員,不利于器械管理人員的管理素養提升。長此以往,就會造成醫療器械管理人員只能簡單處理部分器械故障,相對復雜的維修問題則要依靠制造商負責,這種情況延長了器械維修所需時間,容易影響患者疾病診斷和治療效果[4]。
2.2 醫療器械管理檔案制度不完善
為了發揮醫療器械的最大應用成效,在進行器械維修管理工作期間,應做好維修管理記錄,如詳細記錄維修部位、維修人員、維修時間、維修方法以及維修原因等細節內容,以便日后查閱。但事實上,在進行器械維修過程中,很多器械采購人員忽略了對器械維修說明的關注;維修人員在填寫檔案時,沒有進行規范記錄,少填或漏填器械型號、器械編號等信息問題的頻發,不僅增加了器械維修檔案遺失的概率,也影響了器械維修管理質效[5]。
2.3 醫療器械多樣化引發管理困難
臨床中各科室需要應用種類繁多的醫療器械,大小不一的醫療器械在組成結構和使用原理上存在一定差異。所以,當醫療器械發生故障問題時,管理人員需要采取對應的管理方式[6]。通常,針對醫療器械進行管理應包括防范性管理和故障性管理兩個內容,但臨床診斷治療期間,器械管理方式傾向于故障后管理,這嚴重影響了醫療器械的正常使用。
2.4 醫療器械維修管理制度不科學
醫院方面沒有建立完善的器械管理制度,缺少對器械管理人員的約束,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低,容易出現責任推卸、責任落實不到位等情況。而在新發展階段,為優化臨床診斷和治療效果,醫院方面逐漸引入多元化的醫療器械,但整體管理模式相對陳舊,難以維持醫療器械的正常運轉。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醫療器械維修管理制度不科學,沒有落實醫院深化體制改革的具體要求,沒有重視培養器械維修管理人員素質與能力,沒有規范化指導醫療器械的維修與管理工作[7]。長此以往,不僅會影響醫療器械的管理水平,還會造成嚴重的醫療資源浪費。
根據《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明確鄉村醫療衛生機構應將重點放置在提升基礎設施以及功能布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上,旨在進一步發揮中醫療特色優勢,提升醫院健康管理能力和防病治病能力[8]。在完成基層醫療建設工作后,縣級醫院市場會為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帶來千億醫療需求,由此可見,醫療器械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為了實現醫療服務的全面覆蓋,應重點關注醫療器械的采購、醫療器械的使用以及醫療器械的維修,醫院要從以下三個角度出發,全面落實醫療器械管理優化工作。
3.1 醫療器械前端管理優化
醫療器械的前端管理,主要是指在采購醫療器械的過程中進行的管理工作。采購醫療器械的過程是全壽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環節。第一,醫院在購買醫療器械前,需要充分分析對醫療器械的需求,明確醫療器械采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而提升器械采購過程的合理性和嚴謹性。第二,醫院應充分了解醫療器械制造商,在采購主管部門實施采購計劃前,細化分析制造商所生產的器械特性及品質。如有必要,還應重點分析制造商的信譽度。第三,醫院采購主管部門應制訂年度采購計劃,并以計劃為依據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其中預算和規劃流程如下。
首先,醫院各科室在每年年末應向醫務部提交下一年度的醫療器械需求,由器械科收集與總結各科室的器械需求,并將匯總報告上交至醫療裝備管理委員會。其次,在完成以上工作后,需要圍繞財務科分配的醫療器械采購全年預算總額,制訂醫療器械采購計劃表。最后,醫院黨委會審議醫療器械采購計劃表,準許器械科根據采購計劃進行器械采購。在此期間,醫療器械采購部門應嚴格遵照醫院年度計劃,根據法律法規要求以及醫院控制制度規定,執行規范化采購程序,減少出現盲目采購醫療器械的情況。
3.2 醫療器械過程管理優化
為了充分突出現代化醫學儀器的先進性優勢,醫院應重點提升醫護人員對儀器的應用技能、操作水平。
3.2.1 促使儀器操作人員轉變思想觀念
醫療器械影響就診人員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器械管理人員及使用人員應正確理解醫療器械使用過程及管理方法,建立監督與修護醫療器械的責任意識,通過常態化管理和維護醫療器械,延長醫療器械的使用壽命,減少發生醫療器械故障問題。同時,還應針對醫療器械使用情況進行質量監控,呼吁醫院內部所有員工參與學習并掌握基本的器械保養知識,避免完全依賴器械技術人員的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在提升醫療品質的過程中,降低醫療費用,延長器械使用周期。
3.2.2 制定醫療器械管理培訓制度
為了充分發揮醫療器械的應用價值,醫院應經常性培訓醫護人員,通過建立培訓考核體系的方式,豐富醫護人員的器械使用知識,鍛煉醫護人員的器械使用技能。此外,還需注意提升醫療器械管理人員的能力,鼓勵他們參與器械一線需求、器械調試。隨后,醫院應根據不同器械使用方法和流程,設定差異化的培訓考核內容,以有效培育醫護人員和器械管理人員的素質。
3.2.3 建立健全臨床器械使用管理制度
所有醫療器械都要嚴格踐行日常檢查、器械維護以及器械巡查等制度。醫院應當委派專業人員管理器械,從而有效控制醫療器械的使用價值。醫院在招聘或培養器械管理人員時,應重點考察他們的醫療器械使用技能、使用流程,以及故障問題解決能力,從而保證醫療器械得到穩定使用和安全使用。
3.3 醫療器械終端管理優化
這里主要指的是醫療器械使用后進行的終端問題優化。(1)在新發展階段,醫院應遵循精細化原則,實施醫療器械的維護工作,彌補傳統管理方式的不足。首先,應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理念,保證醫護人員在器械故障問題發生時,及時采取報送維修處理措施,例如:某臨床科室員工發現器械故障后,應立即撥打維修電話;而維修技術人員在接到維修任務后應對標器械說明信息,理性分析和判斷故障位置以及故障問題產生原因;在此期間,如果器械故障較為特殊和嚴重,那么維修部門應組建維修團隊,通過分析和記錄故障信息,提高維修效率和維修質量,讓醫療器械能夠盡早投入使用。此外,醫院可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和平臺,構建維修信息查詢渠道,維修部門要在渠道上上傳信息維修狀況。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一線部門清晰認識器械故障,防止出現大范圍“事后維修”的情況。(2)為了直觀觀察醫療器械狀態,在控制和管理醫療器械時,應設置器械信息管理檔案,全面記錄和展示醫療器械的使用過程。醫院應按照總體管理思路及特點,重新設定和調整醫療器械管理流程,盡可能將管理流程整合到信息系統中,通過構建醫療器械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醫療資源和醫療數據的共享與交換。例如:醫院可在醫療器械前設定二維碼和個體編碼,精準識別每一個醫療器械,同步醫療器械的電子狀態和真實狀態,從而提高醫療器械的控制效率,提高醫療器械控制準確度。
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追求,醫院應緊跟醫療器械行業發展速度和趨勢,遵循科技創新、健康需求以及公衛應急要求,重視深化醫療器械管理改革,積極從醫療器械前端管理、醫療器械過程管理以及醫療器械終端管理三個方面入手,加大醫療器械管理力度,在鞏固既往改革成績的過程中,尋求醫療器械管理優化和創新突破。
參考文獻
[1]王福蘭,宋旭,熊剛,等.基于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的醫療器械不良事件自動報告研究[J].中國醫療設備, 2022,37(10):105-108.
[2]陳為爍,姚加洪,練國肖.節約型醫療設備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3,29(6):152-154.
[3]解其芝,李桂芝.醫院醫療器械維修問題及維修管理對策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22): 173-175.
[4]金鑫,李東昌,鄒瑩,等.醫院醫療器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設備工程,2020(20):67-68.
[5]王礫,崔京巧,武愛萍.醫療器械不良事件案例分析與監測管理改進探討[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 26(19):30-31.
[6]楊興民,伍曉剛,李蓓.醫院醫療器械風險管理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醫療裝備,2020,33(19):55-56.
[7]周憲飛,孟昌.醫療器械臨床使用安全管理與維修保養的問題與對策[J].商品與質量,2020(44):205.
[8]林洋,董欣媛.探討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維護保養與質量控制管理[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2, 28(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