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二玎
摘要:在農業發展中,綠色蔬菜屬于一類新產品,可滿足人們對優質、健康蔬菜的消費需求。如何栽培綠色蔬菜,成為種植戶要探究的問題之一。文章針對綠色蔬菜栽培及土肥管理的要點加以分析,結果表明,種植戶需合理選址、選擇良種并注重田間管理,還需科學施加有機肥,合理使用氮肥與鉀肥,調節土壤酸堿度,進而提高綠色蔬菜生產質量。
關鍵詞:綠色蔬菜;栽培技術;土肥管理
綠色蔬菜主要指的是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保護生態為前提、以國家質量標準為基準的一類蔬菜的統稱,具有高營養、安全、優質等特點。有在些地區也存在綠色蔬菜栽植水平較低的問題,出現了選址不合理、土壤質量較低等具體情況。基于此,為了助推綠色蔬菜種植業穩建發展,探析綠色蔬菜栽培及土肥管理的要點顯得尤為重要。
1綠色蔬菜栽培要點
1.1合理選址
在栽培綠色蔬菜之前,種植戶應合理選址,把種植園建在遠離工業“三廢”、醫療廢物、城市垃圾、交通干線、工礦區的地方,同時種植區域環境良好,自然條件適合綠色蔬菜生長,如降水充足、光照充分等。蔬菜品種對種植區域的自然條件會有不同的要求,以豆類蔬菜為例,容易受氣體污染而降低品質,葉類蔬菜則會因微塵污染而不符合綠色蔬菜的標準,基于此種植戶要根據綠色蔬菜栽培特點與需求合理選址。
1.2選擇良種
種子質量對綠色蔬菜栽培成效會產生影響,這就需要種植戶關注兩個方面:一是因地制宜挑選種子,綠色蔬菜有適宜性,實踐證明,有著鄉土性的蔬菜種子更易成活;二是加強種子處理,首先要從正規渠道購買種子,若自己留種,則需通過水選、風選挑出飽滿、完整、無病蟲害的種子。其次,對選出的種子進行晾曬處理,這不僅可殺菌,還能強化種子的抗性。最后要根據綠色蔬菜種植標準合理的拌種與浸種,確保種子化學藥劑殘留極小,同時可降低蔬菜感染病蟲害的幾率。
1.3田間管理
選擇無污染地塊育苗與栽植,不同的蔬菜育苗與栽植要求存在區別,以黃瓜為例,把處理好的種子浸泡在清水里,6-8小時后取出并包裹濕紗布,在25℃-30℃的環境內催芽,露白后就可育苗,育苗穴盤內裝有混合而成的土壤,主要成分為珍珠巖、泥炭土、蛭石,土壤透氣、肥沃、松軟且內含有機肥,育苗前穴盤澆透水,點播種子,并覆蓋0.5-1厘米的薄土,溫度約為26℃。
育苗與栽植完畢后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加強田間管理:一是環境管理,以溫度、濕度為主;二是定期除草,以人力或機械除草為主;三是科學的輪作與間作,充分運用栽植空間,打造生態化種植系統;四是防控病蟲害,以油菜為例,要注重防控蚜蟲、菌核病等蟲害、病害,以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為主;五是及時采摘,保障產品質量符合綠色蔬菜的標準。
2綠色蔬菜土肥管理要點
2.1科學施加有機肥
為了提升土肥管理水平,保障產品符合綠色蔬菜的生產要求,種植戶需科學施加有機肥,有機肥主要指的是來源于動植物且能為植物提供營養的含碳物料,內含有益物質,并無有毒物質,可滿足綠色蔬菜生長的需求。
制作有機肥的方法有很多,如發酵催熟、EM堆腐法等,種植戶可以根據個人的蔬菜種植規模、技術水平去選擇有機肥的制作方法,同時也需要保證有機肥中的金屬指標與細菌指標符合綠色生產要求,有機質、總養分、酸堿度、水分等指標亦較高,不僅能為蔬菜提供養分,還能避免污染環境。
2.2合理使用氮肥與鉀肥
雖然綠色蔬菜生產對土肥化學成分與含量有所要求,但并非決不能使用化學肥料,實踐證明,合理運用鉀肥與氮肥可助力蔬菜生長,并能增強其抗病力,基于此種植戶需根據土壤肥力確定氮肥與鉀肥的用量,解決葉片枯黃、產量較低等問題。
通常情況下,粘性土壤鉀元素較多,則可減少鉀肥的用量,磷肥、氮肥要同用,根據綠色蔬菜品種選擇溝施、穴施、撒施等技術,還要根據綠色蔬菜生長情況及時追肥,這既能嚴控化學肥料的用量,又能順利完成綠色蔬菜栽植任務。
2.3調節土壤酸堿度
土壤質量對綠色蔬菜栽培成效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只有土壤酸堿度適合蔬菜生長,種植戶才能減少藥劑用量并能高效管控病蟲害,實現優產、增產的目標。
土壤酸堿度調控的先決條件是了解土壤現況,種植戶要明確土壤類型,用儀器設備檢測土壤,在此基礎上,根據即將種植的綠色蔬菜制定調節酸堿度的計劃。
通常情況下,蔬菜應種植在微酸的土壤中,酸堿度約為6.2。若需要提高土壤的pH值,則可添加石灰或木灰,若需降低pH值,那么要添加有機物質,考慮在土壤內拌入硫磺或硫酸鋁,在調節土壤酸堿度之后需沖洗植物,以免一些化學成分附著在葉片或莖稈上并不利于綠色蔬菜生長。無論使用何種物質調節土壤酸堿度,都需要嚴控用量,使土壤既能優化生長環境,又能避免有害物質影響綠色蔬菜的標準化栽植。
結束語:綜上所述,種植戶提高綠色蔬菜栽培與土肥管理的有效性是保障產品符合標準且安全、健康的關鍵?;诖?,種植戶要了解綠色蔬菜生產要求,在此前提下提升栽培水平,注重土肥管理,通過做好選種、病蟲害防控、土壤酸堿度調節等工作落實高質量栽培綠色蔬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