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勇 牟彬 商圣子 邱博妍 徐飛 王中原 韓忠才 孫靜
摘要:甘薯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近年來隨著甘薯經濟效益上升,吉林省甘薯栽培開始逐漸發展起來,而栽培模式、品種、施肥、管理等方面更新緩慢,如何進一步提高本地甘薯產量和品質是吉林省甘薯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大面積推廣應用大壟單行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可顯著提高甘薯的產量和品質,從而提高甘薯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速推進吉林省甘薯產業發展。
關鍵詞:甘薯;吉林;東南部地區(摘要無顯示);大壟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
甘薯在我國栽培地域廣泛,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我國甘薯栽培面積僅次于小麥、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近年來隨著甘薯種植收益上升,各地甘薯產業發展迅速,而吉林省甘薯栽培起步較晚,栽培模式、品種選擇等面臨更新,為加速推進吉林省甘薯產業發展,在成熟的技術模式下,大力推廣應用大壟單行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模式尤為重要。
1大壟單行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模式的優點
甘薯大壟單行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是以大壟單行覆膜為基礎,滴灌水肥一體化為核心。這種技術模式在生產實踐中的突出表現為產量高、品質佳、易操作,具體有以下幾點:
①提高地溫,提前移栽。地膜覆蓋條件下,地溫較露地提高3℃-5℃,薯苗移栽提前5-7天,延長甘薯生育期,提高甘薯產量。
②保墑、促進緩苗。滴灌可有效解決干旱條件下壟間補水問題,覆膜可減少水分蒸發,起到薯苗移栽后保墑、提墑的作用,促進田間快速緩苗生根。
③防除雜草,降低雜草的危害。覆蓋黑膜可有效防除壟上雜草,促進甘薯生長。
④節水、節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較常規施肥一般可以節肥5%-10%,肥料利用率提高15%以上,節水達到50%-60%。
⑤大壟節省人工作業,提高工作效率。大壟作業效率較小壟作業效率高20%以上。
⑥提高光熱利用率、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由于通風、透光好,較常規栽培模式可增產30-50%,另外甘薯的外觀、品質均有大幅的改善和提高。
2甘薯大壟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推廣模式的要求
2.1選擇適宜地塊:地塊一般以砂土、砂壤土、壤土為好。砂土透氣性好、產出薯型美觀,但保水、保肥性差;粘土透氣性差,保水保肥;砂壤土兼具二者優點,透氣性較好,且保水保肥。對地塊進行深耕疏松,創造起大壟覆膜的條件,起壟一般要求起高壟、起大壟。壟高30-40cm,壟距120cm。地塊要求盡量平坦,便于作業。
2.2品種選擇:甘薯品種眾多,除眾多國內品種外還有日系品種等外來引入品種,應按當地市場需求進行合理選擇,大眾化品種一般選擇煙薯25、西瓜紅(普薯32)、濟薯26、龍薯9號、商薯19、濟薯25等國內良種。高端品種可以選擇日系品種瑪莎莉、高系14、紅瑤、紅東等。日系品種要求栽培者必須具有較高的栽培技術,因此引種一定要慎重,避免因引種不當造成較大損失。
紫薯可以選擇寧紫薯4、泰紫薯1號、徐紫薯8等。目前,吉林省市場需求重心仍是烘烤型品種,如熘薯25、普薯32、濟薯26等。淀粉加工型品種有商薯19、濟薯25、煙薯29等。
2.3肥料選用:甘薯栽培施用的肥料主要有商品有機肥、硫酸鉀型復合肥、硫酸鉀、生物菌肥、腐殖酸水溶肥、微肥等。一般有條件的可以多施優質有機肥,每畝施1000kg以上,生物菌肥(菌劑)可以適當施入,能夠有效改善土壤、抑制病害、提高品質。
隨起壟隨施基肥(15-15-15)45%含量的硫酸鉀型復合肥25kg/畝。另外,加入10~15kg/畝硫酸鉀(50%)肥,或者專用型紅薯復合肥料。或者選擇優質水溶肥多次滴灌追施,保證肥料供應。
2.4地膜選擇:地膜有黑膜、白膜、黑白相間膜等,各有其優點,綜合進行考慮,建議采用厚度為0.005-0.01mm聚乙烯黑膜,膜寬120cm。覆蓋黑膜可以有效防除雜草、提高地溫、保墑,減少使用除草劑,提高作物產量,改善品質。而應用降解膜,成本較高,生產上應逐步推廣應用。
2.5滴灌設備選用:滴灌設備主要有施肥器、滴灌帶、滴灌管、過濾器等。根據水源的遠近、地塊面積大小科學合理的使用及布局。以保證滴灌設備正常使用。夏季高溫時應選擇清晨、夜間等一天中涼爽時刻進行使用。
2.6薯苗選擇:移栽薯苗盡量選擇高代苗,最好是脫毒甘薯苗。苗齡30天以上,百株鮮重0.5kg以上,節數5-7節,莖稈粗壯柔韌,葉片濃綠肥厚,無病斑,無病蟲害,具有本品種特征,經充分煉苗。
根據品種的特征及地域確定栽培密度。在沒有實驗室及脫毒技術的條件下,盡量避免使用自繁苗,可以從相關科研院所或正規企業引種、購苗。
2.7藥物選擇:殺蟲劑采用氯蟲苯甲酰胺加高效氯氰菊酯復配噴施葉苗;地下害蟲采用辛硫磷顆粒劑防治;控旺劑采用烯效唑、調環酸鈣等,一般控旺2-3次即可,視田間長勢而定。
控旺時應混適量磷酸二氫鉀噴施,效果更好;除草劑可以使用施田補進行壟間封閉噴霧處理。
2.8選用專用機械:目前市場已經推出起大壟、覆膜、施肥、下滴灌帶的一體化新型機械,適宜大小種植戶使用,能大幅節省人工,提高作業效果。
3甘薯大壟覆膜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要點
3.1吉林省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進行甘薯薯苗移栽。應用該項技術可提前甘薯移栽期5-7天,移栽前一周使用專用甘薯機械進行起壟覆膜施肥(藥),下滴灌帶一體化作業,達成大壟待栽狀態。
大壟要求壟形肥胖,壟溝窄深,壟面平坦,壟向南北最好,地膜表土緊貼。
3.2移栽時采用斜栽、平栽、淺栽方式,使用專用的栽苗工具進行栽培。移栽深度不能過深,5-7cm為好,粘土或土壤含水量較多的可淺栽。砂土或土壤水分較少的可斜栽,以確保薯苗成活。采用單行移栽,株距15-20cm,每畝栽3500-4500株,視地力、品種決定。栽后及時覆土封孔,以防膜下熱氣烤苗。栽后3天進行查苗補苗,一般缺苗一成以內不建議補苗。
3.3栽后及時補灌小水,促進緩苗生根。壟溝及時噴施二甲戊靈封閉除草,或者采用敵草快進行定向除草。補水時禁止大水沖灌。
3.4薯苗緩苗后,即進入莖蔓快速生長期,當田間一半以上薯苗蔓長達到30cm,且長勢旺盛,即開始控旺。控旺大多采用化學控旺,如使用烯效唑、多效唑等。一般采用多次控旺方式(2-3次)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從而提高甘薯的產量。
田間薯蔓扎根后,可以進行人工提蔓1-2次,禁止田間翻蔓。控旺藥劑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使用,避免出現藥害,容易導致減產甚至絕收情況。
3.5田間防蟲,一般在緩苗后30天內噴施一次氯蟲苯甲酰胺,可以結合徽肥噴施,或控旺時一并噴施,起到防治作用。7月中下旬視蟲害發生情況再噴施一次氯蟲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地下害蟲提倡早防早治,起壟施肥時摻圖2kg/畝辛硫磷顆粒劑一并施入,緩苗后發現有地下害蟲可以滴灌殺蟲劑入土進行及時防治。
3.6病害防治,吉林省區域~般頭茬地病害極少,重點針對甘薯重茬地塊,采用葉面噴霧結合滴灌殺菌藥劑進行防治,效果較好。
3.7田間鼠害防治,采用鼠藥溴敵隆進行毒殺,做好標記。不能直接撒施地中或遭雨淋,避免污染薯田。7-15天后應及時取走。
3.8進入7月下旬后,處于薯塊彭大旺期,需肥量尤其鉀肥大增。采用葉面噴施2-3次磷酸二氫鉀,間隔7天。另外進行滴灌沖施水溶肥,保證肥料供應。如葉片有早衰跡象,可以結合補鉀噴施少量氮肥。切勿大水大肥沖灌。
3.99月中下旬,開始準備起收工作。收獲前20天停止澆水,當氣溫將至15℃時甘薯不再生長。此時可以收獲。吉林省區域一般9月20日前后起收完較好,太晚可能遭遇低溫冷害,不利于貯藏。
3.10起收后去除病薯、蟲咬等劣質薯,進行大小分級裝箱,及時上市或入窖貯藏。貯藏期間溫度控制在10℃-15℃,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并適當通風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