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要:新時期下,通過開展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可以推動現代化農產業的發展,進而可節約水資源,達成生態環保的發展目標。本文主要分析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應用特點,同時提出增強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效果的措施,以便帶動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田水利;節水灌溉;管理措施
引言:隨著農業用水量不斷增多,需要加強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以便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對水資源缺失進行有效管控。同時,掌握節水灌溉技術應用特點,制定相關的制度標準,對各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管控,繼而提高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效果。
1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的問題
1.1未形成正確認知
由于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時間比較長,且需要進行長期的管理,導致其消耗的費用相對較大。因為大部分農民并未意識到節水灌溉技術對于農業發展的重要性,依然選取傳統的灌溉方式,導致水資源嚴重浪費。此外,雖然部分民眾意識到灌溉技術的重要性,但自身專業水平較低,難以在實際生產中合理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無法在農業生產中展現此項技術的應用價值。
1.2工作人員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應用效果。因此,要求參加節水灌溉工程的工作人員具備豐富建設管理經驗,且可以在其中發揮相應作用。但是大部分建設人員缺少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導致其難以正常利用節水灌溉技術,同時無法對各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管控,導致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降低。
1.3資金不足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對于資金方面的需求量較大,資金充足性直接關系到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水平。
首先,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過于依賴當地財政部門,并在資金應用過程中未進行有效管理,導致資金使用量超出預算,同時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項目建設工作,對于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造成了阻礙。
其次,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難以獲取社會力量的投資,導致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無法順利實施。
2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優化措施
2.1增強群眾節水意識
為了有效提高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效果,需要提高民眾的節水意識,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技術手段,可以使其轉變思想觀念。
首先,農民需要意識到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在實踐操作中,有關部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導向功能,推動農民群體參與到項目監理工作中,以便對相關人員的操作行為進行有效制約,使得他們可以在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圓滿完成工程建設目標。
其次,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設計人員還必須深入基層群眾,結臺本地農村經濟發展情況,運用各種宣傳方法。為農村民眾講述有關專業知識信息,讓其認識到建設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意義,并促進村民群眾能夠投入到建設監理工作中。
最后,政府將通過網絡平臺進一步加強對節水灌溉科技的推廣力度,確保人民群眾可以合理應用節水措施,并幫助其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確保后續水利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加強培訓
為了避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工程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需要加強對建設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其專業素養,確保其在建設過程中可以發揮相應的作用。
首先,需要結合制度標準對工作人員開展技術培訓,促使其可以了解到節水灌溉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其在工作過程中可以更加負責,幫助建設人員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避免造成水資源浪費的問題。
其次,需要在培訓活動中引進新型的技術方法,保證建設人員可以掌握技術要點,同時可以合理應用各項方法。
最后,需要采取相關措施,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應急處理能力,保證其在發生問題以后可以及時解決,確保工程建設效益。
2.3完善灌溉的運行機制
通過對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運行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創新,確保節水灌溉項目可以順利實施。在“互聯網+機井”模式下,利用遠程管控的方式,對水資源使用量進行有效控制,通過階梯收費管理與控制,提高灌溉管控水平。
通過調整水費,對水費計量模式進行創新,可以提高灌溉數字化管理水平,在農業節水增效基礎上,實現質量監督。在節水增效管理與分析中,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信息科技,實現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把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和數字化管理模式結合在一起,可以進一步提升農業灌溉效果,滿足現代化農產業發展需求。
結語:綜上所述,通過加強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節約水資源,加快農產業的發展。同時利用多樣化的發展措施,以便為現代化農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