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婷
摘 要: 深入探討了農田水利工程發生滲水現象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防水措施,如修建防滲墻、渠道灌漿、射水成墻、瀝青防滲等。此外,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重視施工人員培訓,完善工程計劃,加大溫度控制,嚴格把控工程質量,以此來提升工程施工的防滲效果,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持久性和穩定性。基于此,以實際工程為例,重點分析其施工過程中的滲水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滲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 農田水利 工程施工 滲水 防滲技術
中圖分類號: S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9-3567(2024)05-0064-03
Discussion on Seepage Causes and Anti-Seepage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Irrigation Engineering
SUN Jianting
Shouguang Bureau of Water Resources,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2627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root cause of water seepage in water conservancy and irrigation engineering, and takes targeted anti-seepage measures such as constructing anti-seepage walls, grouting channels, jetting water into walls and preventing seepage by asphalt. In addition, in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construction personnel, improving project plans, increasing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strictly controlling project quali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nti-seepage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ensure the dur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irriga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an actual project as an example, focuses on analyzing seepage causes in its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anti-seepage technolog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irrig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ater seepage; Anti-seepage technology
農田水利工程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在農田水利施工過程中,滲水問題是普遍存在的難題。因此,施工人員需要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加強對滲漏現象的預防和處理。此外,還需完善施工內容,不斷研究和探索防滲技術,以促進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順利開展,為農業生產提供可靠的保障。
1.1 施工特點
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工作涉及面十分廣泛,影響因素眾多,質量標準嚴格。其施工特點如下:(1)農田水利工程涉及生活用水、建設用材、交通輸送、投資金額、施工期限等多個方面,需要精細考慮和全面規劃;(2)農田水利工程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包括水文情況、地質結構、環境氣候和農業澆灌等,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應用科學方案,合理規劃工程作業;(3)農田水利工程資金消耗量大、工程期限長,對其質量的要求也相應較高。為了滿足要求,需要對工程技術進行深入了解和熟練掌握,以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1]。
1.2 防滲技術概述
防滲技術是指能夠防范滲水問題的、合理高效的工藝技術。農田水利工程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為了達到較高的防滲效果,需要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滲工藝,并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另外,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對滲漏情況的監測,依據數據分析出引起滲漏的原因,并及時制訂切實可行的處理方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和穩定運行,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福祉。
2.1 工程概況
山東省菏澤市蘇閣引黃灌區屬于華北平原的一部分,是黃河中各種沖積物與湖泊中的沖積物所形成,呈現出西南地區高、東北地區低的地勢,占地總面積約413.4 km2,目前灌溉總面積約0.79萬 hm2,灌溉區于1967年建成,并在1983年進行擴建,擴建以后引黃流量從原來的15 m3/s提升為50 m3/s。由于該灌區的渠道以土渠為主,渠道內的淤積、岸坡坍塌、滲水以及漏水現象等都十分嚴重,灌溉水無法得到有效利用,損失率巨大。此外,該渠道也缺乏完整的配套建筑物,多年的運營下,建筑物老化現象十分嚴重,大部分建筑物都處于報廢或臨報廢狀態,無法發揮作用。該灌區主要從地表水、地下水和黃河水獲取豐富的水資源。
2.2 滲漏原因分析
2.2.1 工程結構改變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環節中,每個階段都離不開嚴格的技術把控,以確保各階段在竣工時能無縫銜接。在農地修復項目中,需對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進行分析,如果發現建筑材料不達標,無法滿足預計要求,那么所有的農地都將受到影響。一旦農田水利工程的結構與原施工計劃發生偏離,將直接影響項目的質量,并可能導致泄漏等問題出現。
2.2.2 變形縫
為了防止外界因素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工程技術人員一般會提前預留混凝土漲縮空間,這個空間被稱為變形縫,然而,由于變形縫的存在使該部位的混凝土結構相對薄弱,無法有效地防止滲透問題的發生。
2.2.3 工程擴建
一些農田水利工程在投運前,需要針對現實環境需求進行擴建。然而,由于工程技術人員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可能存在對原有工程的結構細節不明確等問題,從而導致改建施工時出現滲水問題。此外,由于擴建工程數量不斷增多,混凝土承受的負荷壓力也隨之增加,長此以往就可能導致變形和滲漏水等問題的發生[2]。
3.1 選擇合適的防水灌漿材料
對于灌溉渠道而言,防滲材料是其防滲施工中的重要一環。該灌區工程中所采用的防滲材料種類比較單一,針對此問題,需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對防滲材料進行優化選擇。現階段,我國在農田水利工程方面采用的防滲材料主要有水泥材料、磚石材料、混凝土材料、土料、瀝青混凝土材料以及新型薄膜材料等。在農田水利工程防滲施工中,一般選擇具有環保特性的防滲材料。這種材料耐腐蝕性能、耐高溫性能、耐磨損性能等比較好,且對環境沒有污染,能夠重復利用,常用于地下防滲墻的施工中。常用的環保型材料有以下幾種。
(1)高分子形式的復合材料。此環保型材料是高分子材料結合無機材料形成,不僅強度比較高、耐腐蝕性好,而且抗滲透性能強,適合各種土質結構[3]。
(2)水泥基封堵環保材料。此材料屬于混合型材料,其原材料包括水泥、石灰、石頭、砂子以及纖維等,主要用于地下防滲墻部分的施工,具有很好的防漏效果和環保特性。
(3)多元共聚物防滲環保材料。此材料是通過聚合物材料和無機材料進行復合而成,黏結力強、耐腐蝕性高,適用于較大的溫度范圍和濕度范圍。
(4)瀝青防滲環保材料。瀝青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農田水利工程中,不僅耐候性能好、耐老化性能高,而且防滲效果好。在瀝青施工過程中,必須注意結合施工場地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配比,嚴格遵循施工步驟,以期獲得最佳的防滲效果,具體如下:
第一步,做好表面清除工作,如渠道底部的雜草;
第二步,融化瀝青,選擇專用工具進行噴灑,形成瀝青薄膜;
第三步,瀝青鋪設,待瀝青薄膜穩定后方可鋪設。
農田水工程地面防滲施工常采取的方式是在其土壤表面部分覆蓋一層防滲材料,使地下水無法滲透其表面,以此實現防滲目的。目前地面部分的防滲措施主要有環保型覆膜防滲方式和植被覆蓋防滲方式兩種。其中,環保型覆膜材料比傳統覆膜材料抗老化性能、抗紫外線性能、防寒保溫性能等都要好,對提升土壤保水性、改善農田環境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植被覆蓋防滲措施屬于自然防滲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農田的土壤環境,防止水分流失,且操作簡單、成本較低,是農田水利工程中值得推廣的一種環保型防滲措施。
3.2 防滲工藝優化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而言,不僅要注重防滲材料的質量和適用性,還應該積極引入新的防滲工藝,以提升整個工程的防滲效果。灌漿技術是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防滲技術,主要是通過打管灌漿的方式將防水效果極佳的材料注入工程地下結構,提升渠道防滲能力,增強其結構強度,進而達到防滲的目的。此技術主要利用防滲墻工藝,結合施工周圍環境、現場地質情況、水文情況等特征設計灌漿孔洞和孔洞數量。為充分發揮漿料的防滲作用,可采取以下幾種防滲墻技術。
3.2.1 射水技術
射水防滲墻技術主要是通過打孔器鎖產生的高壓水流分割土方,然后重建防滲墻和槽壁,確保其表面光滑,再用黃土泥漿等材料涂抹,最后形成槽孔,此時再將混凝土注入其中,便完成了整個防滲墻的施工。在整個施工中所涉及的設備較多,因此必須確保設備質量,以防因設備質量問題而影響施工質量。通常情況下,射水防滲墻約45 cm厚、30 cm深,具有很好的防滲效果。
3.2.2 多頭深層攪拌技術
對于農田水利工程而言,多頭深層攪拌技術經常被應用于防滲墻施工之中,即通過多頭攪拌機增加泥沙漿材料和土體部分的結合度,形成堅固的水泥柱,然后采取搭接等工藝形成一道水泥防滲墻。由于水泥砂漿經過凝固以后具備很好的防滲漏作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農田水利工程[4]。
3.2.3 薄型抓斗技術
將薄型抓斗技術應用于防滲墻施工中主要是通過是薄型抓斗設備打孔,再將水泥砂漿涂抹于孔壁,然后再灌注混凝土砂漿,最后形成防滲墻。對于沙石土塊含量比較多的區域多采用薄型抓斗防滲墻技術,不僅可以使結構更加穩定,還可以有效防止縫隙滲水。然而灌漿防滲的方式雖然效果好、施工時間短、用料少,但成本相對較高,且操作比較困難。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結合工程實際,在選擇材料時做出適當調整,以獲取最佳的防滲效果。
3.3 施工方案設計優化
施工質量會對工程的防滲能力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好防滲處理,針對不同的施工環節制訂相應的施工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優化,以提升工程的防滲能力。
3.3.1 提升溫度控制能力
在實際施工時,必須重點關注施工中的關鍵問題,嚴格遵循施工標準開展各個環節的施工作業,加強不同階段的檢驗力度。例如:溫度會對防滲技術的應用產生較大的影響,在使用混凝土材料時,必須注重溫度的控制。溫度變化會影響混凝土材料的融合效果,施工過程中易產生裂縫,引發滲水問題,對整個施工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在混凝土澆筑施工時,可利用冷水控制澆筑溫度,盡量降低其厚度。
3.3.2 加強地面施工質量管控
在農田水利工程中,不僅要做好地下防滲處理,還必須對地面施工進行嚴格把控。施工人員應選擇合適的防水材料、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來保護施工表面質量。在選擇地面防滲水材料時,應控制好材料質量,對建筑物的表面部分應進行徹底的清潔,以防止表面殘渣影響整個工程的防滲效果。
3.3.3 完善工程內容
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根據現場實際需求,對施工內容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加強防滲技術應用的實效性,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防滲施工技術。此外,在正式施工開始前,需對現場環境以及該區域的地質結構進行全面勘察,預判其中可能包含的各種施工風險,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3.3.4 封堵洞穴
施工中需認真檢查每一處裂縫,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滲漏現象,對施工進度造成阻礙[5]。對于孔洞現象、裂縫現象等,需進行有效封堵。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長期受到滲水問題的影響,對此,相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為了防止滲水問題的發生,施工單位需在施工過程中應用相應的防滲技術,加強質量監督和檢測,保護工程結構,以確保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生產中發揮最佳作用,為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黃鑫.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要點探討[J].新農業,2023(8):105-106.
[2]陸文婷.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滲水原因及防滲技術探討[J].河北農機,2022(18):55-57.
[3]劉家偉.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滲水原因及防滲技術探究[J].農村實用技術,2021(7):141-142.
[4]高銳,陳慧,張修行.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滲水原因及防滲技術[J].科技風,2021(26):118-120.
[5]楊建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探析[J].南方農業,2020,14(11):17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