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商洛學院、丹鳳縣政府組織這次研討會,感謝各位專家學者教授評論家能來參加。
商洛是我的故鄉,以前商洛學院召開過我作品研討會。這次再開,我先是謝絕過,覺得自己的作品值得那么研究嗎?一直覺得自己的作品還沒有寫好,總是企圖希望自己能有自己滿意的作品再說。他們說,這是學院的事情,希望你能配合。但我一直還是一拖又拖,從去年一直拖到今年,一直拖到現在,這就是今天這個會。
因為我是十九歲離開了這里去的西安,在西安上學、工作和寫作。在我早年寫作的時候,我想把我的故鄉告訴給世界,把秦嶺告訴給世界,讓世界知道有個商洛,商洛在秦嶺之中。秦嶺是橫亙于中國版圖的中心,提攜長江黃河,統領南方北方,是一座最偉大的山。年輕的時候,自己意氣風發,寫著商洛寫著秦嶺,也想著以此出人頭地、成名成家。事情的發展也是如此,自己成了作家,天下也都知道了秦嶺,知道了秦嶺中的商洛。在八九十年代,曾經很多的人讀了我的書到秦嶺和商洛來旅行觀光,我收到過他們給我寫的信,說“你騙了我們,秦嶺和商洛并不是你寫的那么好。那里交通閉塞、經濟落后,所見之人貧窮、保守、愚昧。但是民風確實是淳樸,但更多的是交流的木訥。”我回信說,或許是人人都說家鄉好吧,我也是這樣。但你來的時間太短,你來多了,待的時間久了,就知道這里受神的庇護,地杰人靈。在我中年時期,我寫了大量的作品,這些作品仍是關于秦嶺和商洛,但筆下的環境已經不是白云覆蓋的青山綠水,筆下的人物也不是在集市上和廟會上熙熙攘攘。社會在發展,世事在變化,我自己也是一臉的滄桑了,是站在西安繁華的城市里觀照秦嶺和商洛,又站在了秦嶺和商洛里來觀照整個中國。以此尋找人類感情的共通點,追溯人性復雜性,探究大時代里文學存在的理由,鉆研各種文本的完成。那個階段或這個階段,確實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也是處心積慮,自己在努力著、不敢懈怠。
個人的命運、商洛的命運、秦嶺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在某一點上契合或相交,個人、商洛、秦嶺的故事那就是中國的故事。我寫了那么多的故事,是有那么多的想法,這些想法最后都成了我的病。我也經受著各種艱難、煩惱、痛苦,常常陷入一種幻覺,好像自己是騎著一頭毛驢行走在風雪柳樹的灞橋上,是乘著一只小船經過了猿聲不斷的三峽中。
賈平凹在“賈平凹與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演講(上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