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的農藥殘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日常清洗果蔬時如何有效降低農藥殘留,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可以用淘米水、小蘇打清洗果蔬,也有人推薦使用清洗機,那么到底該聽誰的呢?
果蔬農藥殘留抽檢情況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對食品安全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對農藥使用的管制也日益嚴格。農業農村部?2023?年第一次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顯示,蔬菜和水果合格率分別為?97.3%?和?96.3%。水生蔬菜、食用菌、瓜類、茄果類、蕓薹屬類、鱗莖類等?6?類蔬菜,合?格?率?分?別?為?100%、99.3%、99.2%、98.9%、98.7%、98.6%。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2023?年各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表明,蔬菜制品和水果制品的合格率分別為?96.23%?和?98.13%。
由此可見,市場上絕大多數果蔬的農藥殘留是低于我國食品中農藥安全限量標準的,因此,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不必過于擔憂果蔬的農藥殘留問題。當然,清洗環節依然不可忽視。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果蔬清洗方法。
1溫水浸泡
這是最廉價便捷的去農藥殘留方法,且營養成分損失少。
研究表明,用溫水清洗蘋果和木瓜時,農藥殘留可減少?75.9%?~?92.4%,用自來水時農藥殘留可減少?47.5%?~?71.2%,顯然,用溫水清洗效果更好。
操作要點?:可將浸泡和沖洗相結合,先將果蔬在溫水中浸泡?15?~?20?分鐘,然后用流水沖洗?30?秒。此外,清洗時還要注意兼顧果蔬每個位置,對于完整的瓜茄或根莖類果蔬可邊用水沖洗邊揉搓表面,葉菜類需要將每一片葉子分開清洗。
2鹽水浸泡
鹽水的濃度高于果蔬細胞液濃度,可使細胞液中的水溶性農藥滲到鹽水中,從而減少其在果蔬表面的殘留。增加洗滌時間和鹽溶液濃度可提高農藥去除率,但需要注意的是,鹽水會導致果蔬的糖分和其他營養物質流失,因此不建議用高濃度鹽水長時間浸泡。研究表明,番茄在?2%?濃度的鹽水中浸泡?10?分鐘,即能有效減少表皮農藥殘留。
操作要點?:實際清洗時,鹽水濃度無需十分精確,可在沒過果蔬的清水中加入?1?小勺食鹽后浸泡?15?~?2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不過,鹽水無法有效洗凈脂溶性農藥。
3小蘇打浸泡
目前主流的農藥都是酸性成分,小蘇打粉主要成分碳酸氫鈉的水溶液呈堿性,清洗果蔬時加入小蘇打會和農藥殘留物發生酸堿中和作用,達到去除農藥的效果。研究表明,1%?濃度的小蘇打溶液可減少茄子和秋葵中?60%?以上的毒死蜱、氯氰菊酯和久效磷殘留。
操作要點?:在沒過果蔬的清水中加入?1?小勺小蘇打后浸泡?4?~?2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
4淘米水浸泡
淘米水呈弱堿性,是天然的清洗劑,其中含有淘洗米粒剩下的淀粉,淀粉的吸附能力很強,能夠吸附果蔬表面的污物和農藥殘留。淘米水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質也有一定的清潔能力。
操作要點:果蔬用淘米水浸泡?15?~?2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30?秒即可。
5果蔬清洗機
目前主流的果蔬清洗機技術有兩種,一種是超聲波技術,另一種是電解水技術。
超聲波清洗技術在工業上屢見不鮮,運用在果蔬清洗機上是通過空化作用產生的沖擊力將果蔬表面的污垢撞擊下來。空化作用是指液體中的微小氣泡在超聲波的作用下振動、膨脹、閉合從而產生沖擊波的過程,非常容易在固體和液體的交界處產生。
電解水果蔬清洗機一般自帶羥基發生器,將水電解為羥基自由基和氫離子,羥基與大多數農藥殘留的有機污染物發生鏈式反應,可將有害物質氧化成二氧化碳、水或礦物鹽。
上述果蔬清洗方法各具特點,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農藥殘留,大家可以根據個人生活習慣和經濟情況進行選擇。
(來源?:“上海疾控”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