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副市長在鳳凰傳奇演唱會現場拍攝的短視頻“火了”。網友們在發現短視頻作者是演唱會所在地常州市分管文旅工作的副市長蔣鵬舉之后,紛紛在視頻評論區留言:有的驚訝表示“第一次在抖音看到活的市長”,有的善意調侃“市長也沒搶到前排座位啊”,有的則希望“多安排幾場演唱會”……其中,最讓網友贊許的是,在一條反映內場廁所不夠問題的評論下面,該副市長回復“今天改善”,次日晚,演唱會現場就增設了一批移動廁所,堪稱高效。
這則短視頻引發網友熱議的關鍵點在于其發布者的身份。作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直接接觸到“市長”“縣長”這一類領導干部,何況是在演唱會這一似乎不太“嚴肅”的熱鬧場所。短視頻里和普通人一樣的座位,讓蔣副市長拓寬了群眾視野;短視頻外群眾反映問題的迅速解決,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情服務,可謂如魚得水,政通人和。
其實,類似的現象在網絡上已發生過多次,從地方領導干部“直播帶貨”助農紓困,讓網友感慨“看網紅直播沒買過東西,看了縣長啃蘿卜,我下單了”,到各地文旅局局長花式變裝出圈,讓網友紛紛喊話自己家的局長上場“表演才藝”,再到此次副市長的短視頻引發網友熱切關注。這些都反映出,如今人民群眾渴望打破領導干部身上的“身份濾鏡”,希望能和領導干部們溝通交流,讓干群聯系更加緊密。
如今,互聯網發展迅速,廣大人民群眾化身無所不在的網友,在網絡上開展即時的、廣泛的交流,豐富的話題互動如同擁擠的水分子,匯而聚之形成了浩蕩的民意之海,領導干部不能忽視這片新的水域,而要探索新途徑、掌握新方法,像魚一樣,游到群眾身邊去,讓信息時代的民意之海動起來、活起來,成為推動工作的澎湃源泉。
在新的時代浪潮中,迅速厘清干群關系的新特征,找到魚和水新的相處之道,讓魚得水、讓水樂魚,才能讓時代發展的浪潮,滾滾兮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