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人際劃分里,“朋友”是分量很重的一層。從關系金字塔拾級而上,點頭之交、窗友、同好、飯搭子、近友,最后站在塔尖的,只有霏霏,這是我們相識的第十一年。
年底父母打掃衛生時,翻到我藏在衣柜夾層的幾張明信片,那是霏霏畢業時送我的手繪相,寫著我羞澀的花式夸獎。只消一眼,以往的朝朝暮暮盡在腦海中。我將照片發給霏霏,她也懷念地說:“那個時候我們天天黏在一起,無話不談,如果我出名了,你就是頭號掌握‘黑料’的八卦營銷號?!?/p>
故事的開始并沒有多復雜,同在小縣城長大,女孩們的友誼沿著相似的軌道日益加深。初中因為個頭相近,被教官分到一列結成軍訓小組,單純看不慣另一個吊兒郎當的男生領書時刁難霏霏,我一個馬步上前猛踩他的前腳掌。后來順其自然,我們成為形影不離的上下鋪,成為以優帶劣的助學同桌。
學生時代的話題紛繁復雜,教室的小紙條上寫著服裝流行何種款式、哪堵圍墻后新開了美食攤、誰暗戀誰等字眼,躁動不安的人群里格格不入的是仔細聽課的霏霏,挺著脊背一絲不茍地做筆記。這副孤傲模樣總會惹來無端惡意,我曾在廁所聽見某個同學拿腔拿調地評論:“她呀,就是會裝,老師就是喜歡這副乖巧樣唄,當個學習委員了不起?課間還死活要收我的作業,賴著不走擾我清夢。”
那些人不知道,她名字里雖有冰冷的“霏”,但實際上更接近于明媚的朝暉,而我則是虔誠地圍著她轉的向日葵。我倏地推開門,砸得瓷磚一聲巨響,對方察覺有人也就不再言語,好在沒過幾天,她們的話題也就轉到別的男生頭上了。
我的成績常年吊車尾,霏霏時刻強調要關注眼下的主線任務,回到宿舍給我單獨講解那些令我昏昏欲睡的動點、摩擦力、過去完成時……也許最開始我把這段友誼當作投資,但日子一長,我發現更多貌離神合的相似之處,友情迅速升溫進入第二階段。
霏霏向我靠近,腳步邁過友誼金字塔,停留到最好的朋友那一層。情竇初開的年紀,卻匪夷所思地認為書上所描述的情侶間的詞語是形容我們的,比如如膠似漆、心有靈犀、金石不渝。

大多數時間我傾向于單獨稱呼她一個“霏”字,既中二又曖昧,我也不清楚如何定義這份情感,暫且用“閨蜜”來指代。生理的磁場讓我們形影不離,經期也會出奇一致,心理的同頻則使許多秘密共享。我們聊未來,談人生,在什么都不能肯定的年紀承諾“永遠”。
再往后,我們因為成績高低去往不同的高中,但比起分離更讓我難受的,是好朋友有了更好的朋友。我第一次對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孩子有了莫名其妙的惡意,像搶奪男朋友般不斷證明自己在霏霏心中的地位。
放月假時我會拿著精心準備的手作禮物,坐上搖搖晃晃的大巴到市中心,她和她的同學在門口親昵地挽手,無端升起的勝負欲會鼓動我上前,略帶醋意地宣告:“走啦,我媽讓你跟我一起回去吃飯,她很久沒見你了?!边€會大言不慚地朝她的同伴說:“我比你們所有人都早認識她,她最好的朋友是我。”
這種情緒會因為幻想而加深。坐在教室里與地轉偏向力較勁時,我無比懷戀霏霏在我身邊的時候,又不可遏制地想起此刻她的耐心講解屬于另一個女生。演化到最后,我竟對她產生仇視心理,深覺背叛誓要報復,于是萌生了打敗她的心思。
我們選的科目不同,分數上沒有可比性,于是我暗暗在日記本里寫下愿望——高考省排名次要比霏霏靠前。這樣做或許能重新讓她對我產生重視,不過只是把執念私藏在心底,其間還鬧出一個笑話,高中熟識的學長誤以為我有了暗戀對象,廢寢忘食地學習是為了和他念同一所大學。
彼時的我沉浸在挽回友誼的復仇儀式中,絲毫沒察覺這樣的行為將霏霏越推越遠。她真摯熱忱地分享生活,我要么冷冰冰的毫無回應,要么語不驚人死不休,摩擦也隨之而來。她哭訴我心眼小,善妒,我指責她始亂終棄,詞不達意的話說出來就刺向對方心口。大吵之后達成默契,冷戰一段時間整理心情,高考在即,別耽誤大事。
《靈魂的情感》里寫:“嫉妒屬于一種恐懼,它和那種想維持我們對某物的占有的欲望相似。”冷靜之后我也意識到某些地方的確做得過分,即使再要好,我們對彼此的感情也是不對稱的,她不屬于我,只屬于她自己,有權挑選身邊人。
高考出成績那天我騎著表哥淘汰的自行車去找她,剛敲門她就給我打電話,即使很久沒聯系,我們還是關注著對方,知道彼此成績后準備報喜。夏夜微雨,小道上只有我倆并肩默默走著,我緩緩推著車,她撐傘送我。激動之后本該坦然處理我們之間遺留的情感,許久還是未開口,填志愿前夕她試探著問:“去一個城市?”
我們盡最大的努力權衡自身理想與家人的期望,去了同一個地方念大學。報到時結伴而行,得到夢寐以求的自由后便規劃今后的出行。由于校區隔得遠,一個城東一個城西,交往都像“異地戀”。我朋友圈里最常發表的文案是:“約著見一面,前后幾天都會帶著光?!焙团f人一起探索新事物,每每盡興而歸。
我向霏霏打趣:“光顧著和你玩了,都錯過了找男朋友的機會。單身這么多年也習慣了,萬一真找不到,我們一起買房子住吧!”對方不置可否:“你這么好的人咋會找不到對象呢?那是他們都沒發現,等等吧,以前我們還說要送彼此出嫁呢!”
經年之后,我不想再究析我對霏霏的情感是何種。她的頭發是我衡量時間流逝的參照物,一寸一寸長,一年一年度。周圍的人也逐漸主動或被動地成熟,能體諒別人的難處,我也學著大家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呵護情誼,不奢求時常見面,只求遙遙思念。
少女時代的友誼擰巴矛盾,時常向上天祈愿友誼長存,熱情不滅,轉眼又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動干戈。成年后,我有意識地比較各種角度下的女性友誼,迷戀、競爭、憐惜、虛榮、共情、厭惡,這些情緒組成了我們,如同書上所說:“女性之間的友誼像黑洞一樣深邃?!?/p>
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般的電影一樣偉大,我想,我的友誼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