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名學生都能夠得到適合自己需要的教育”,這句口號道出了教育的真諦,而“優點教育”能夠讓這句口號落地。在考試指揮棒下的學科教學中,學校的關注點往往是全學科成績的整體提高,教師的關注點往往是學科中所有知識點的講授,而學生的關注點被引導到所有學科所有知識點的掌握上。由于過分強調知識的特點與掌握程度,這種教育忽視了學生在個性特點方面的需要,知識與學生自身的成長發展的需要結合不緊密,因此無法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力。物理學科的學習尤其面對這種困境,被普遍認為是最難的學科,現行教育中普遍存在學生對物理學習的厭學情緒。
為了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傳統物理學習中,教師總是習慣于看到學生學習的不足,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學生在解答一些題目時表現出的優勢和在學習一些知識上展現出的獨特才能,并且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錯誤的改正上。這導致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總是在尋找并焦慮于自己的薄弱環節,忽視了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漸弱化了物理學習的動力與興趣。為了改善以上情況,將學生的優點融入物理教學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建立自信,還有助于學生未來發展。
一、理論意義
(一)優點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研究是優勢教育理論的進一步豐富
優勢教育是一種先進的、以人為本的、建立在腦科學基礎上的教育方式,主張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優勢區,并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定型,形成特有的優勢通道。筆者理解的優點教育,是優勢教育在教學中的引申與具體化,是在學生已有的先天優勢的基礎上,強調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被發現和自我發現的、對其發展有益的特點,利用這些優點進行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優點教育將學生渴求知識和渴望被肯定的特點與物理學習相結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自信力的提高與能力的強化,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實現教育的初衷,這一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是對教育理論的不斷充實與具體化。
(二)優點教育對物理課程標準評價理念的意義
物理課程標準在課程評價上強調更新觀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物理課程應充分展現評價的內在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關注過程性評價,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持續發展。通過研究和實踐,我們可以將優點教育融入物理教學的評價體系中,使評價理論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便于操作和實施。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效果,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健康的人格特質,為未來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實踐價值
(一)讓學生自信“動”起來的教學模式探索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讓學生寫自己的20個優點,他指出:“寫優點并不是驕傲的資本,而是為了更加了解自己。當教師了解學生長處后,可以把一些事情盡可能放手,讓學生去做。比如讓學生講課,讓學生批改作業,讓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教師不能唱獨角戲,而是把學生組織起來,在一邊觀察學生,并且思考一些問題。學生在鍛煉中,自信心也會不斷增強。”魏書生把傳統的簡單語言激勵方式轉化為實際操作,讓理論跟實際結合,讓學生用自己的長處去做他們能做的事。一旦去做,學生的自信心會慢慢地建立起來,這就是優點教育所要研究的讓學生自信“動”起來的教育教學模式。它使發現優點與針對優點的操作更加具體化,便于這一讓師生受益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更加完善。
(二)優點教育使物理課程標準中對課程具體目標的要求在實踐中找到支點
在課程標準對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中,每一個方面都包含著對學生的多個優點的培養。在一般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更加關注知識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上述要求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與滲透。對于學生物理學習中優點的發現、放大及模式化的研究可以將培養具體化,更便于教師操作和學生受益。
(三)物理學科特點與優點教育的相互作用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高中物理的學科特點是“以實驗為基礎、以思維為中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激發和進一步強化學生本身某一方面的優點,反過來優點的強化又能進一步促進物理的學習。
(四)學生成長發展的需要
學生在成長中渴望得到肯定,只要用對方法,找準方向,就能充分發揮其潛能。學生的潛力是無窮的,但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潛力的發展。優點教育就是希望改變這一情況,讓有優點的學生得到發現,讓他們的優點通過被肯定得到不斷的強化,并引導他們巧妙地運用這些優勢,實現自我價值。
三、推廣價值
(一)為其他學科教育教學發展提供借鑒
優點教育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和研究不僅促進了物理教學效果的實現,其教學模式還可以為其他學科的相關發展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從而使學生在各個學科的學習中都能使自己的優點得到強化,并且促進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
(二)教育引導與培養方式的豐富
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最好的成長年齡,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表揚,而傳統的教學方式總是習慣于發現和關注學生的缺點,從而導致對學生下了錯誤的“定義”。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真正自主發展、快速提高的能力。因此,對物理教學中的優點教育的研究,就是為了引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優勢,并對其進行強化從而激發學生的自我強化與提升。
(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
社會在發展,而推動社會進步的核心力量是無數榜樣和優秀品質的內化作用,其中榜樣的特點就是其優點的最大化與社會模型化。優點教育就是這樣一種放大優點、弱化缺點的教育理念,教學中對于這種教育理念的滲透不僅對于教學有促進作用,而且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也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四、優點教育如何融入物理教學
(一)發現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優點“動”起來
教師應根據教育改革和學生發展的需要,依托優勢教育和優點教育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經驗,以對學生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的了解為研究基礎,結合物理教學的特點和教學中的不同方法將優點教育運用到物理教學中,使學生不斷發揮和強化自己的優點。
(二)將優點教育與物理教學自然結合起來
物理教學與優點教育是互相促進、互相強化的,教學中教師的引導、對學生天賦特質的挖掘和成長中優點的準確把握、對學生優點發展與強化的自然引導,這些在實踐中的操作是關鍵。如何發現、如何引導、如何強化,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成長的特點、學習的特點進行優點教育的實踐,需要結合可行的教育模式、教學模式、學習模式進行操作。
物理教學中優點教育對物理學習和學生成長有著長遠的效益,這種促進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物理學習教育模式,可以使學生在這一模式創造的環境下健康成長、高效學習。這一過程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需要經過進一步的探索、實踐、反饋、反思以及繼續實踐的長期過程,而學生作為這一探索過程的最終受益者,在這種探索中更能夠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