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成人高血壓食養指南(2023版)》的指導,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主要包括以下4條——
在飲食中,過量的鈉鹽會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和水鈉潴留,這不僅會導致人體內血壓升高,還會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疾病的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特別關注鈉鹽的攝入量。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我國成年人平均每日鹽的攝入量超過10克,這一數值幾乎是健康吃鹽標準值的兩倍。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每日攝入量應該控制在5克以內,食物只需微咸即可。除了注意廣義上鹽分的攝入,高血壓患者還需要關注調味料、臘肉、腌菜等食品中的鈉鹽含量。
與鈉離子相比,適當攝入鉀離子則可以降低血壓,提高機體對心臟的保護能力。因此,高血壓患者可以適當增加富含鉀的蔬菜和水果的攝入,以豐富膳食營養的同時達到食養的效果。
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往往伴隨著血脂水平的異常。這是因為高血壓會導致血管壁的損傷和炎癥反應,從而影響血脂的代謝和清除。同時,高血脂也會加重血管的硬化和狹窄,進一步推高血壓。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得兩種疾病相互加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高血壓患者需要特別注意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將低脂飲食的意識牢記于心。在日常飲食中,應盡量避免食用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和加工肉類等高脂肪食物,同時減少肉湯、骨頭湯等高脂肪湯類的攝入量。
此外,高血糖也與人體血壓升高有密切相關。異常的血糖值會對血管內膜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破壞血管壁原有的彈性,導致血管壁厚度增大,從而引起血壓上升。同時,高血糖對腎臟功能的損傷和胰島素抵抗也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減少含糖食物的攝入,避免食用甜膩的糕點和飲料。
維生素的攝入對于人體健康至關重要,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每天適量食用水果、蔬菜來為身體補充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由于大多數老年人的血液中鐵離子含量普遍低于正常人,因此建議老年高血壓患者多食用木耳、香菇、菠菜等食物,以提高機體對鐵的攝入。
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每頓飯都要注意不要過飽。這是因為人體血壓升高的同時,會影響代謝和能量的消化,食用高脂高熱量的食物容易造成脂肪堆積。
高血壓患者要堅持吃早餐,但要避免食用油條、咸菜等高脂肪和高鈉鹽的食物,可以適當食用雞蛋、牛奶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午餐要注意蔬菜的搭配,晚餐則應盡量做到食少而清淡,可以多吃冬瓜、海帶、芹菜、玉米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煙草中的尼古丁是高血壓疾病的重要機制之一,戒煙可有效降低高血壓疾病的患病風險和控制血壓穩態。對此,建議高血壓患者戒煙并避免吸入二手煙,主動減輕心理壓力和精神壓力,保持舒暢心情。
飲酒則會對人體肝臟和心腦血管造成壓力和患病風險,且與高血壓疾病相關的風險率也隨飲酒量上升,因此建議高血壓患者限制酒精的攝入,盡量做到不飲酒。
另外,運動可以改善血壓水平,建議高血壓患者在每日進食后進行適當程度的有氧運動,保持適當的機體鍛煉,防止機體一直處于靜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