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堡寄宿制學校建于1953年,曾三遷校址、八易校名。10年前,這所學校建成新校區(qū),雖然是土場地,但學生們踢球的熱情很高。當時已經(jīng)年過40歲的英語教師張勝利了解到孩子們對足球活動的興趣,深信帶他們踢球也是立德樹人的工作,對培養(yǎng)學生未來成才會有用。
2015年,張勝利到省里接受足球教練員培訓。2016年起,五堡寄宿制學校連年代表涿鹿縣參加張家口市聯(lián)賽,均打進前五名。2019年五堡學區(qū)被評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2021年男隊奪得市長杯賽冠軍。去年涿鹿縣小學生足球聯(lián)賽,五堡男女隊雙雙獲得第三名。2023年,女足代表張家口市參加河北省夏令營。
五堡校園足球開展得紅紅火火,得到社會認可。早上看到校長更早就來到學校組織學生晨練,張勝利也全身心投入校園足球。他說:“我也當過班主任,開展校園足球能得到家長理解和支持,周邊有那么多人關(guān)心,不容易啊。五堡校園足球一定要堅持健康、快樂、自信,學生的文化學習絕不能放松,更不允許拿踢球當影響學習的借口。”
在這所學校,低年級每周5節(jié)體育課,高年級每周3節(jié),其中一節(jié)開設足球課。學校成立了校長和帶隊教師牽頭的足球特色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每天從晨練到課余時間,在操場上都能看到學生每人一球,參與率達到100%,真正體驗到足球帶來的快樂。學生們在球場上碰一下,都會互相點頭微笑,不會生氣,更不會打架,營造了濃厚的足球氛圍。近視率和心理健康測試,有問題的學生很少。
五堡寄宿制學校建有田徑場和足球場,場地面積達6200平方米。2023年,縣教體局幫助學校鋪設了200米紅色塑膠跑道,足球場鋪上了綠色的人工草坪,還有兩塊籃球場和多張乒乓球臺。樂園體育等社會機構(gòu)為學校捐贈了低年級學生踢球用的圍欄和足球,學校添置了球網(wǎng)、球鞋等訓練競賽器材設施。孩子們在球場上連跑帶滾,好開心啊!
通過充實的足球活動,教孩子們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是校園足球得以持續(xù)開展、學生足球興趣不斷提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使校園體育文化不斷增強。學校各年級組建了班級足球隊,每學年分年級打聯(lián)賽。1至2年級進行“圍欄足球”5人制比賽,3至6年級開展5人或8人制聯(lián)賽。比賽幫助學生了解足球賽場的規(guī)則、禮儀和競技精神。
五堡學區(qū)校長張建國說,開展校園足球活動,不是為了給所謂差學生找件事做,而是要讓學習好的學生也來踢踢球,無論他們將來選擇什么社會職業(yè),都需要從小見世面,體育活動就是很好的社交方式。通過開展校園足球,也能為農(nóng)村孩子拓寬人生出路。


2Adwfjcio8MgrSaR5JTIlt2Fd3wX+R4t/h+HInZCLjg=42歲的楊振宇老師,當初學的是中文,喜歡體育,愛踢球,還有過自己的足球夢。8年前,他開始帶著校籃球隊訓練,兩年后改成了足球。他明白,孩子們只有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連心理素質(zhì)也要培養(yǎng)磨練,未來才能圓夢。
楊振宇介紹說,五堡學校男女足都有梯隊,這件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有凝聚力。農(nóng)村孩子,家長只要求他們好好念書,學習出成績,不怎么關(guān)心踢球的事情。前年正月初六,校長、老師到球隊學生家里做家訪,了解情況和想法,幫助學生家長改變認識。在縣城讀書的孩子放學后到社會上的俱樂部練球,是要交錢的。五堡學校的訓練經(jīng)費不用家長來出。
六年級女生張依然,品學兼優(yōu),曾隨隊奪得張家口市長杯賽季軍,代表張家口參加河北省足球錦標賽,學習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但是,這孩子是個不幸的孤兒,家里只有81歲的姥爺,沒有固定收入來源,屬于極端貧困。張家口市不只一所中學有意錄取她暑假后進入初中繼續(xù)學習和踢球,來自北京的愛心人士張洪斌承諾,為她提供從初中到大學畢業(yè)的學費和生活補貼。
五堡寄宿制學校是市長杯唯一派出男女兩支隊伍的農(nóng)村學校。兩個非體育專業(yè)的老師帶著一群農(nóng)村孩子,在沒有校外培訓機構(gòu)參與情況下,不斷實現(xiàn)歷史突破。校隊的隊員必須學習好,愛足球,文明守紀。比賽期間,堅持每天晨讀,飯后收拾餐具,打掃衛(wèi)生,只有五堡的球隊做得到。場上尊重裁判,場下不吵不鬧,五堡的孩子們得到了好評。
張建國認為,常言說“跑不動怨路不平,就是不說自己不注意鍛煉”,遇到問題,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從內(nèi)部找到解決的辦法。

不過,解決實際問題并不簡單。五堡學校的球隊在當?shù)卣也坏綄κ郑貏e是女足,這種情況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涿鹿縣教育和體育局局長趙興文說,在基層搞教育,做的是打基礎的工作。我們將來的目標是把五堡這個足球特色學校辦好,允許全縣愿意踢球的孩子跨學區(qū),到五堡學校上學,讓孩子們會踢球,全面發(fā)展,并為孩子們打通更多的升學道路。目前,畢業(yè)后只能升入縣里的5所中學,沒有渠道送他們到市里更好的中學繼續(xù)讀書、踢球。近年來,五堡學校足球隊參加市里比賽,先后有幾十名學生被市里的中學看中和錄取,有的學校甚至想把五堡的球隊整個端走。像張依然這樣的優(yōu)秀學生,也許中學希望她能在比賽中為學校爭光,其實她的學習成績也很好啊。
從2009年全國開展校園足球活動至今,已經(jīng)過去了15年。涿鹿縣一所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并非先行者,而是后來人。這里的校長和老師把領著孩子們踢球看作教育事業(yè)的不可或缺,看作立德樹人的有效方式,紅綠相間的運動場邊,高高地豎立著一行大字──體智同長 陽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