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文學:批評·跨域·歷史化
作者:吳俊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 年
ISBN:9787521221633
定價:45 元
在當代文學批評領域,吳俊先生的《文學:批評·跨域·歷史化》無疑是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該書不僅收集了作者近年來關于新時期文學流變與轉型研究的成果,而且以深刻的洞察力和跨學科視角,為我們理解世紀之交的文學現象提供了全新的理論框架。作者以其獨特的文學史視角,深入探討了當代文學批評面臨的新挑戰和理論問題,并且試圖從文學史的視角對當下文學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文學發展帶來的挑戰,進行理論層面的回應,并為文學批評的未來發展提供洞見和啟示。
該書共四輯,每一輯都以獨特的方式對文學批評的新問題展開探討。第一輯以訪談和研究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相關問題開篇,從宏觀視角解讀文學批評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和演變。第二輯重點探討不同文學作品中的敘事技巧、人物塑造和觀念表達。第三輯是對多位文學家及其作品的評論和分析。第四輯側重探究代際、群體、個體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不同代際、群體、個體在文學史上的角色和影響,為我們理解文學的發展及其與社會的互動提供了新的思路。總體而言,該書有助于讀者更清晰地把握文學史的變遷及其意義,更深刻地理解當代文學批評的現狀和挑戰,為認識和探討文學批評的新問題及理論發展提供了可貴的啟示和借鑒。
首先,該書在探討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與文學史時,展現了鮮明的跨學科視角。例如,在《批評·批評史·文學史》一輯中,作者通過多維視野考察當代文學史料問題,將文學批評與歷史學緊密結合,展現了跨學科研究在文學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人物·敘事·觀念》一輯中,作者不僅深入剖析了魯迅、錢谷融、陳福民等文學大家的文學觀念,還從社會學、心理學等角度探討了這些觀念形成的背景和影響。
其次,該書通過對文學批評史的研究和撰寫,將文學批評置于歷史發展的脈絡中進行考察。例如,在《登高臨深,不可為而為之——關于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的研究及史著撰寫問答》一文中,作者詳細闡述了當代文學批評史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展現了對歷史化研究的深入理解和獨特見解。在《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的建立》等文章中,作者通過對文學史斷代、分期、下限等問題的探討,進一步強調了歷史化研究在文學史構建中的重要性。
最后,在文學現象日新月異的新時代,該書特別針對這些新現象作了理論層面的回應。例如,在《再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從魯迅的信說到跨文化傳播》一文中,作者通過對魯迅思想的解讀,探討了跨文化傳播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這種對新時代文學現象的敏銳洞察和理論回應,使得該書在適應當代文學發展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在《文學的流變和批評的責任》等文章中,作者也針對新時代的文藝批評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批評理念和方法。
此外,該書在探討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與文學史時,也展現出了可貴的批判性思維。在《當代文學史料問題的多維視野考察》等文章中,作者不僅對現有的文學理論和批評實踐進行了反思和超越,還提出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觀點。這種批判性的精神,使得該書在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和文學史研究的發展方面獨具時代性和前瞻性。同時,通過對不同觀點和理論的辨析和比較,作者也進一步拓寬了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視野和思路。
(廣州商學院 陳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