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座現代化智能生豬養殖廠房拔地而起,一頭頭科學飼養生豬拔節生長,規模化養殖占比不斷攀升、產業化鏈條逐步完善……位于臨汾市堯都區的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處處展現著生豬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前景。
從“小、散、弱”的傳統養殖方式到“高、精、強”的現代化養殖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從單一的生豬出口業務,逐步發展為集上游原料收儲、生豬育肥,到下游一鍵物流、糞污無害化處理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孜孜追夢8年,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科學統籌、精準施策、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水滴石穿的耐心、一以貫之的專注踏實前行。
仲夏時節,萬物并秀。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剛不到6時便忙碌起來,開始關注生鮮生豬的交易工作。“生豬行業市場瞬息萬變,而且對生鮮食品的安全性要求極高,我們作為堯都區政府定點企業每天向市場投放五六百頭豬,容不得半點馬虎。”工作以來,李志剛嚴格守護好群眾的“肉盤子”、筑牢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李志剛通過APP進行人臉識別,進入系統進行詢價、定價,實時報價競拍,最后等待系統判定交易成功與否,成功后還需派專人進行檢疫檢測,這項工作必須本人操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艷剛對記者說。
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產業化、標準化、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養殖企業。作為晉南唯一一家國家生豬交易市場,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在農牧行業精準“把脈”、科學布局,通過上項目、優服務、強保障等一系列具體舉措,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延長產業鏈條、助力產業集聚,加快推動生豬養殖產業提質增效、產業升級。
在發展過程中,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始終深耕主業,致力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并與山西大象農牧集團有限公司以“公司+農戶”的模式進行合作,積極拓展產業新賽道,引領產業升級,推進養豬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目前,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已建成3座養殖基地,常年生豬存欄量達2萬余頭,年出欄量達1萬8千余頭,生豬遠銷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當時創辦企業就是為了集中養豬散戶,讓他們能掙上錢;公司通過科學養豬,讓大家吃上價格公平、安全可靠的放心肉。”自18歲參加工作,李志剛已經在生豬行業摸爬滾打20余年,從爬坡過坎到企業騰飛,憑借在工作中敢于亮劍、向艱難處發力的精神,李志剛帶領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奮力開拓出一條進取之路,企業的發展之路也越走越寬。
從一家一戶飼養的庭院經濟到工廠化、規模化的立體養殖,從散養式、自養式到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逐一破解傳統生豬養殖面臨的多重難題,產業韌性越來越強、產業活力越來越足。
“養豬行業很傳統,但技術很前沿。當前生豬養殖行業已經從數量增長階段進入質量提升階段,企業只有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生產效率,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對于通過創新驅動生豬行業高質量發展,李志剛信心滿滿。
在臨汾市喬李鎮北麻村的養殖基地,樓房式的廠房讓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生豬住上“干凈公寓”、體驗“冬暖夏涼”、享受“健康飲食”……這樣的養殖模式,成為臨汾市堯都區生豬養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桿。
從自動喂料設備、環境控制設備,到智能化養殖管理系統、疾病防控和智能化監控設備,再到最后的糞污處理設備,養殖基地中應用的智能化設備與技術,讓人目不暇接。
“豬群遷入豬場后,參觀人員就不能直接進入‘宿舍’了,也接觸不到任何一頭豬,每頭豬將由養殖場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精細管理。”養殖基地工作人員表示,除了提供安全優質的飼料,持續改善豬只生存環境,養殖基地還充分順應動物的習性,利用智能化設備實時監測豬舍內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等環境指標,保持豬舍環境的舒適度和穩定性。此外,養殖基地收集來的糞便通過干濕分離變成了可供糧食、蔬菜、苗木等各類農作物使用的有機肥料。
為穩產保供擴規模,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運用“鏈”式思維謀劃生豬養殖產業發展,著力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通供應鏈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以原料收儲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為重點,各項產能科學布局、有序擴張,強化養殖精細化管理,全方位對標行業一流企業,降低生豬養殖成本,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架構,讓生豬產業走上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現在養豬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又苦又累,現在飼料自動投放,糞便自動清理,每天只需按時投喂和消毒。我們的員工都是附近的居民,能掙到6000元呢……”胡艷剛如是說。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場,對促進鄉村產業發展,構建產業集群有著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所以,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的腳步從不敢停歇或者放緩。
以“養好每一頭豬”事業為突破口,山西五豐昌盛農牧有限公司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聚焦市場主體、農民需求,精心思考、精準定位、精細謀劃,制定具體可行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舉措,發揮養殖業在鄉村產業振興中的帶動作用,通過智能化飼養、種養循環等一系列新技術運用,培育出富有競爭力的養豬產業,并在這一過程中帶動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為周邊村子農戶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讓當地農戶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勞動力就地轉化增值。
“我本渡眾人,反被眾人渡。”這句樸實的語言是李志剛人生觀的體現。縱觀企業成功的背后,凝結的是李志剛孜孜追夢多年的奮斗成果,他以坦蕩的胸襟和無私的情懷,在臨汾市堯都區民營企業這片沃土中辛勤耕耘、積極作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艱苦奮斗、擔當實干的民營企業家精神和誠實守信的諾言。
初心如磐踐使命,奮楫篤行啟新程。在新的征程上,李志剛將謀篇布局生豬產業,深挖產業價值、拓寬產業路徑,不斷提升生豬產業規模化、融合化和品牌化水平,讓生豬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