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女大學生,到陸軍某特戰旅的特種兵,再到浙江大學研究生。兩次身份的轉變,是張仁溢用磨礪、奮斗、自信書寫的青春。但她也曾是個“旱鴨子”,也曾“學半小時就想玩手機”……
高考時,張仁溢考入了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
2019年,她選擇到陸軍某特戰旅服役,成為了一名特種兵,期間加入了駐香港部隊。
在很多人心中,特種兵個個都非常厲害。
“電視劇里面打趴一群人,可能有一些夸張,但特種兵是接受過專業搏擊訓練的。如果和普通人近戰搏斗的話,特種兵一般可以應付三個人。”張仁溢說。
談起對日常訓練的感受,張仁溢用“嚴酷”來形容。每天陪伴她的是沉重的自動步槍、沾滿泥土的子彈帶、浸透汗水的褪色鋼盔、破洞的迷彩服和艱苦的訓練。
跳傘、游泳、使用槍支……別看她現在對這些項目手到擒來,在剛開始訓練時,她可以說是毫無頭緒,而且還是不會游泳的“旱鴨子”。
“海訓8個月,我從游1公里到游3公里、游5公里,從蛙泳到武裝泅渡,再到熟練掌握沖鋒舟、摩托艇等海上駕駛工具。雖然海上的烈日把我變成了個小黑煤球,但是我征服了這片大海。”
兩年的軍旅生活,讓張仁溢脫胎換骨地迅速成長。
“當我進行跳傘訓練從1000米高空一躍而下,看到一朵朵傘花綻放在蔚藍的天空中時,有一種滿滿的自豪感。”
兩年后,張仁溢退伍重返校園生活。“這需要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張仁溢坦言。
入伍前,張仁溢的學習成績并不靠前,再加上服役期間主要學習軍事技能,回到學校后,她發現之前學過的基礎知識很多都遺忘了。
“老師講的一些內容聽不懂,而且很難靜下心來學習,有時學上半個小時就想玩手機,在部隊的時候,我們有一句戰斗宣言是‘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張仁溢下決心改變這種狀態,她用部隊的戰斗宣言激勵自己,還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
“學習如上戰場,在戰場上軍人是不可以退縮的。”她開始每天主動到圖書館學習,強迫自己提高專注力,慢慢地,從半小時走神一次,進步成一小時、兩小時,后來半天都能全神貫注地學習。
此外,張仁溢還通過網絡自學,惡補之前落下的專業知識,不會就問,老師和同學們也傾力相助。張仁溢甚至主動選擇復修兩門課程。
在剛剛退伍回來的那一學年,從周一到周六,她的課表幾乎是滿課。
最終,她以綜合成績專業第三名的好成績,成功保送至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攻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