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幼兒園時的一天,我在老家的書屋里翻箱倒柜找書看,發現好幾本好看的書。我翻了翻,發現那些書上面居然印著我哥哥的名字。我覺得媽媽太偏心了,我要讓她也給我買帶我名字的書。媽媽說:“這些是雜志,不是花錢買來的,是你哥哥憑本事自己賺(zhuàn)來的。”
怎么賺到帶自己名字的雜志呢?媽媽說:“只要會寫文章就行。你哥哥從小就愛看書,后來他發表了好多文章,文章發表就會有樣刊或者樣報寄過來。”我問媽媽怎樣寫文章,媽媽說:“可以看圖寫話,可以根據話題寫作文,還可以自由創作。”
我能發表一篇文章嗎?我覺得有可能,但又覺得很難,因為投稿的人可能很多。媽媽說:“你去做了,就有可能夢想成真。你要想寫出好文章,就要多讀書,先看別人是怎么寫的。你看不懂也沒關系,‘書讀百遍,其義自見(xiàn)’。”
要會寫文章,只要愛讀書就行?我有點兒不相信媽媽說的,但我又覺得媽媽不會騙(piàn)我。我也問了哥哥,他說他就是書讀得多了才會寫文章的。我家有很多書。魯迅有“三味書屋”,我有三個“書屋”:一個在客廳,一個在臥室,一個在老家。三個“書屋”能保證我無論在家里還是回老家,想讀書都可以“唾(tuò)手可得”。
媽媽說的話我記在心上,那之后我不斷看書,不斷看書。讀一年級時我已經讀了很多書,我急著寫文章了。可我該怎樣寫文章呢?我會寫的字還不多。媽媽總是有辦法,她讓我在微信里把想要寫的話說出來,然后把語音轉成文字,她再整理成文檔請語文老師幫我修改。我很幸運,上一年級時第一次投稿作品就發表了。
現在我上二年級,我的很多書已經不是注音版(bǎn)的了。因為我會查字典,不認識的字,對我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dié)了。而且我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我也有了很多帶我名字的“書”。感謝“書屋”讓我夢想成真!
點評:文章童言童語,非常生動地寫出了閱讀給“我”帶來的收獲。小作者不僅要感謝“書屋”,而且要感謝媽媽的引導喲!
(指導老師:李 嫚 繪畫:陳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