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能否想象一位藝術家在得了嚴重的白內障后還能畫出絢爛的畫作?大家有沒有聽說過2018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拍出的全場最高價作品——約合人民幣2 . 2 億元的《睡蓮池》? 夢幻的色彩、巨幅的尺寸、連續的畫面……難以想象這是一位70 歲的長者在幾近失明的情況下創作的作品。大家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呢? 這位藝術家就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的莫奈。
美麗的莫奈花園
從巴黎乘車一路向西,在大約45 分鐘之后,會抵達一個綠樹成蔭、風光旖旎(yǐnǐ)的小鎮,這就是吉維尼。這個位于塞納河畔的小鎮上,有一棟二層樓房,唯美至極。1883 年,43 歲的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乘火車經過這里的時候,被小鎮的寧靜氛圍深深吸引,于是決定在此定居。他在庭院里修了一個池塘,在池塘里種植了睡蓮,還逐步把存糧的倉庫改建為綠色的畫室,把庭院變成了大花園。后來,他又在池塘中架設了一座日本式小橋,在池塘的周圍種植了垂柳和多種花卉。這個花園名氣越來越大,被人們稱為“莫奈花園”。
在莫奈的精心構筑下,莫奈花園里的花兒幾乎四季不敗。他說:“普天之下,能引起我興趣的,只有我的畫和我的花。”素雅、高潔的睡蓮成為夏天花園里真正的主角,它們是莫奈畫筆描摹的對象。晚年的莫奈幾乎足不出戶,他經常凌晨3 點起床,把畫架支在水邊, 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睡蓮池畔, 與大自然心靈交融, 捕捉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甚至一天的不同時刻里,花與水在光的閃爍和風的流動中, 變換顫動的瞬時效果和景象,再把這種稍縱即逝的印象“復述”到畫布上。
水光與色彩的交響組畫
莫奈熱愛大自然,廣袤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變化無窮的天空……都是他繪畫的對象。庭院池塘中的睡蓮,紅的、白的、紫的……靜靜地躺在綠色的大“床”上,展示著它們的美麗。蓮花、蓮葉的真實意象,與水光流瀉的意境幻象交織融合,形成一幅色彩繽紛的天然畫作。不管烏云密布、陰風陣陣,還是陽光燦爛、微風習習;無論是白天還是傍晚,莫奈總是坐在池塘邊,觀察自然,感受光線,用畫筆記錄下他看到的景象。他以花園中的睡蓮、百子蓮、垂柳與日式橋為對象,畫出了一系列為世人所景仰的作品,通過描繪他所鐘愛的花園,抒發他對大自然的贊頌之情。
莫奈一生一共創作了251 件《睡蓮》作品,很多都屬于組畫。所謂“組畫”,就是畫家在同一位置上,面對同一物象,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光照下所作的多幅畫作。莫奈在《睡蓮》組畫中,竭盡全力描繪了水的一切魅力。大師對光與色的瞬間捕捉,水照見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筆下,完全成為世上能有的所有色彩繪出的最奇妙和富麗堂皇的織錦緞。《睡蓮》組畫印證了莫奈頑強的生命力度,在這片由濃烈的色彩構成的繽紛的世界里,睡蓮成為色彩的魔幻載體,那些短暫的生命獲得了永恒,如同音樂、詩歌和中國的山水畫一樣,展現了大自然深奧且無法具體描述的美感。
看不見的色彩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早在1908 年,莫奈的眼睛就已經出現了問題:他的視力開始下降,眼前的事物變得模糊,甚至連辨認色彩也產生了困難。莫奈本應該接受手術治療, 但他并未做好迎接白內障手術的準備, 內心爭斗14年后, 才走上手術臺。就這樣,83 歲的莫奈接受了眼部手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恢復卻十分痛苦。手術之后的幾個月,莫奈眼中的色彩,再次發生了變化:他從黃色、紅色構成的灰塵世界,進入了帶有憂郁色調的藍色世界。
更鮮為人知的是,莫奈只對一只眼睛進行了手術,雖有特制眼鏡矯正其看到的藍色世界,但不統一且不協調的雙眼所看到的大自然,依然是奇幻的。于是,每次站在畫布前,莫奈大都會遮擋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作畫,以獲取更加真實的顏色。于是,我們驚奇地發現,那些看似出格的作品,或許只是莫奈順應眼睛所接收信息的一種繪畫上的嘗試,而并非失控。此種大膽到有些放肆的嘗試,完全放松,以致自由,其展現出的行動之感,甚至對20 多年后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波洛克產生了影響。從這個角度看,莫奈的晚期繪畫,又何止是一種嘗試,那是一位八十歲老者的一次堅定進發。
小鏈接
莫奈(1840 年11 月14 日~ 1926 年12 月5 日)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對于色彩的運用相當細膩,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的完美表達。
(責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