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在召喚,報國正當時。高考招生季,在軍委機關有關部門組織下,航天員朱楊柱、陸軍某旅飛行員徐楓燦、海軍某部連長杜越作為部隊優秀青年代表,帶著熱血與夢想走進校園,向青年學子分享他們攜筆從戎、獻身國防的奮斗故事——
朱楊柱曾是一名軍校教員,通過不懈努力成為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航天飛行工程師;徐楓燦勇敢追逐飛行夢,成為陸軍首批自主培養、首放單飛的女飛行員;杜越將一顆顆子彈射中靶心,成為一名特戰尖兵。他們的事跡,如同一曲曲激昂的青春贊歌,激勵有志青年樹立從軍報國的人生追求,報考軍校、逐夢軍營,為國防和軍隊現代化貢獻力量。
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復興,離不開強大的現代化國防作為后盾。家國安危事,青年肩上責。青年一代是黨和軍隊的未來和希望,推進強軍事業,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續奮斗。
回顧人民軍隊的光輝足跡,雖然時代各有不同,但青春的脈搏始終與家國緊密相連。戰爭年代,董存瑞、黃繼光等先烈沖鋒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與敵人血戰到底;進入新時代,巍巍喀喇昆侖高原,衛國戍邊英雄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用青春、熱血乃至生命踐行“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誓言……千千萬萬有志青年把獻身國防、矢志強軍、保家衛國作為青春選擇和價值追求,他們把忠誠和信仰刻在心中,青春報國的赤子情懷從未改變。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當前,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軍事革命的快速演進,戰爭制勝觀念、制勝要素、制勝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贏得軍事競爭和未來戰爭主動的關鍵因素。軍隊院校作為我軍軍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擔負著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崇高使命。闊步新時代,越來越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年投身軍校,在那里鑄牢忠誠品格、刻苦學習訓練、錘煉過硬作風,成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推動軍事人員現代化不斷邁上新臺階。
軍人的職業是神圣的,軍人的使命是崇高的,軍人的責任是重大的。選擇了扎根軍營貢獻智慧力量,也就選擇了與時代同步伐、與軍隊齊進步。從披上戎裝、踏入軍校的那一刻起,奮斗將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每一次課堂上的鉆研求索、實驗室里的課題研究、訓練場上的摸爬滾打,都是在為實現強國夢、強軍夢添磚加瓦。
如同初升的朝陽,不斷積聚能量,總有一刻會把光和熱灑滿大地。相信廣大有志青年在黨的號召下,將珍惜韶華、不負青春,把夢想灑向祖國山河,在部隊大熔爐中百煉成鋼,一定能在強軍實踐中綻放青春夢想,以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忠誠和擔當。
(轉載自2024年7月7日《人民日報》,原題為《在強軍實踐中綻放青春夢想》)
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