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人大代表,主動傾聽民情民意,破解群眾“急難愁盼”;他也是新聞記者,以媒體人視角深度觀察民生,為高質量發展“鼓與呼”。
在人大代表與新聞記者兩種身份之間從容切換,“代表履職”融合“新聞服務”,他書寫了一份別樣的擔當和精彩。
他就是省十四屆人大代表、臺州市黃巖區融媒體中心媒體人、黃巖區“王衛峰名家工作室”領銜人王衛峰。
到群眾中去,傾聽百姓心聲
“這里的梯田花海太美了,隨意角度拍攝出的照片都是一張美圖。”在臺州市黃巖區頭陀鎮東嶺頭梯田花海里,來自椒江的自媒體攝影師吳先生對眼前的美景贊嘆不已,“去年花田里還有很多電線桿杵著,很煞風景,今年再來看,那些礙眼的電線桿不見了,花海更美了。”
每年3月下旬,頭陀鎮中岙村東嶺頭的300余畝梯田花海便會吸引無數游客前來拍照打卡,給村莊帶來了無限商機。但在以前,橫亙在梯田上方的通信線路卻大煞風景。
“很多游客反映電線桿太難看,去年有央視攝制組來取景也因此放棄了。”頭陀鎮中岙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解從巖痛惜地說。
2023年11月中旬,王衛峰到中岙村走訪調研。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反映問題,并在區、鎮兩級人大的支持下,會同其他人大代表一起就此事與移動公司進行溝通協商。最終,黃巖區移動分公司積極采納了代表們的意見,決定改遷該線路。
僅過了半個月時間,村民們便驚喜地發現,施工隊進村了。“真沒想到,效率這么高,還不要我們村里掏一分錢,非常感謝!”解從巖說。
自擔任省人大代表以來,王衛峰結合本職工作,積極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對于老百姓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梳理研究,形成“代表調研筆記”。“關于加快政務服務數字化和增值化改革、關于加大對農村特色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等一批建議,都是在與基層群眾面對面交流時獲得的‘點’上情況,再經過提煉形成‘面’上的共性問題后,提交有關部門進行解決。”王衛峰一邊整理著調研筆記,一邊分析起兩年來收集的群眾訴求,“調查研究的功夫下得深,與群眾的距離就會近,他們就會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你聽,履職才能有更大作為,才不負人民所托。”
到代表中去,挖掘履職典型
“篩苗清墩機器換人,頭陀茭白雪白粉嫩。大家好,我是黃巖區人大代表、頭陀鎮黃巖良軍茭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良軍……”“路橋、院橋、頭陀橋,‘三橋’自古繁華。大家好,我是黃巖區人大代表、頭陀鎮頭陀居黨總支副書記劉冠時……”
在頭陀鎮人大代表聯絡站的電子顯示屏上,一組講述人大代表履職故事的短視頻循環播放,到訪的群眾通過視頻便能直觀了解人大代表們的工作職責和典型事跡,他們中有共富帶頭人楊良軍、孫連宏、趙紅星,還有優秀村干部葛敏軍、解從巖、劉冠時……
“他們在基層盡心履職為人民,實干篤行謀共富,是人大代表中的先進典型。”談起創作這組視頻的初衷,王衛峰興致勃勃地說,“講好代表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講好新時代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為拍攝好這組視頻,王衛峰帶領團隊深入田間地頭、企業一線、村居老街實地采訪,從文案的策劃撰寫到鏡頭的拍攝剪輯,他與團隊成員反復打磨每一個細節,力爭做到畫面精美、人物故事真實可感。
其實,為默默奮戰在一線的人大代表“畫像”,是王衛峰進駐頭陀鎮人大代表聯絡站之初便有的想法。短視頻中,人大代表在助推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基層治理等方面大顯身手,一個個生動感人的履職故事,就是一段段民主進程的歷史記錄。“這就像一扇透視社會生活的‘小窗口’,能隨時了解基層新情況、新問題,掌握人大工作新需求、新特點。”
“我從片中的老代表身上學到了很多,比如人大代表該干什么,該怎么干,我們的自身價值該如何更好地實現。”頭陀鎮人大代表黃袆深有感觸地說。“這些視頻對引導和鼓勵人大代表主動作為,擴大人大工作的影響力,提高群眾對代表職責的認識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頭陀鎮人大辦工作人員馬斌斌這樣表示。
到基層中去,提升服務能級
今年3月,在區、鎮兩級人大的指導下,“衛峰聽語”工作室在頭陀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正式成立。這是王衛峰代表的履職服務點,也是區級“王衛峰名家工作室”的一個基層聯系點。
“煩事,你說我聽;難事,你約我請;建議,你提我呈。”在工作室門口的玻璃墻上,三行醒目的大字,既是他對百姓的承諾,也是自我加壓的誓言。
“代表履職和新聞服務,兩者的共同點是‘服務’,方法都是調查研究,落腳點都是服務基層、服務群眾,兩者融合可實現服務能級的提升。”王衛峰說,早在工作室成立前,這種“雙崗融合”的工作模式便已付諸實踐。
2023年6月,王衛峰在參加頭陀鎮人大組織開展的“優化營商環境——我為企業解難題”主題活動時得知,工程運輸車在進入建筑工地時,若工地進出口沒有安排人員值守勸導,一旦被查獲,運輸企業將面臨被評判為高、中風險企業的風險。而實際情況是各工地進出口的值守勸導人員隸屬于工地管理,也就是承建方安排的人員,并不聽從工程運輸企業的管理,經常會擅離崗位,從而形成隱患。因此,要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僅靠運輸企業單方面努力遠遠不夠,相關管理規定有待完善,這也是全區建筑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基于職業敏感性,王衛峰一方面以人大代表身份積極聯系交警部門回應企業訴求,另一方面則通過媒體報道進行呼吁。最終,通過人大監督和輿論發聲的雙重力量推動,引起了上級部門的高度重視,很快在全區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一次實地排摸、督查、暗訪,并形成相關情況報告和處理意見,由交警、住建、綜合執法等多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處理。
為了進一步拓寬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王衛峰還協助頭陀鎮人大探索設立“代表解憂小鋪”,把代表履職二維碼和民情信箱送到一些人氣旺盛的店鋪,建立“流動的人大代表聯絡站”,延伸了代表服務的觸角。目前,頭陀鎮人大已在集鎮區域5家商鋪設立“代表解憂小鋪”,不到一個月時間便收集各類民情民意信息10多條。其中,老街活化利用、農村環境整治等問題,成了王衛峰代表履職和新聞監督的共同議題。
“充分發揮‘衛峰聽語’工作室和王衛峰代表個體的獨特作用,對于發動更多代表積極投身‘雙崗建功展風采’主題活動,促進代表履職能力躍升,是一個很好的示范。”頭陀鎮人大主席張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