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在農業生產中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造成較大污染。因此,改進化肥施用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是促進綠色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的關鍵。為探索更好的施肥方式,在甘肅省莊浪縣開展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試驗,研究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對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相同施氮量下,相比常規施用普通氮肥,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的玉米產量更高;每667 m2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以純氮計)10 kg時,每667 m2玉米產量最大,為757.76 kg,較對照增產33.61%,極顯著大于每667 m2常規施普通氮肥(以純氮計)15 kg時的玉米產量。由此可見,在玉米生產中,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達到了化肥減量增效的目的。
關鍵詞 玉米;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產量;甘肅省莊浪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03
玉米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及維生素等,不僅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還是工業原料和能源來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目前,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在0.2億hm2左右,僅次于水稻和小麥,在糧食作物中居第3位[1]。
玉米是喜溫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對溫度、水肥條件要求較高。近年來,隨著玉米種植面積的擴大,為了提高其經濟產量,人們長期大量地施用化肥,導致玉米生產成本增大、土壤環境惡化、耕地質量下降等問題日益凸顯,對玉米生產產生不利影響[2-4]。因此,為進一步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改善耕地質量、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需要優化玉米生產中化肥的施用方式[5-6]。為研究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對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于2023年在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玉米生產中開展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試驗,以期為莊浪縣及類似地區在玉米生產中合理施用化肥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莊浪縣通化鎮韓灣村進行。試驗地塊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肥力均勻且保肥保水能力較強,海拔1 790 m,年均降水量489 mm,年均氣溫8.1 ℃,年均無霜期145 d,土壤質地為黃綿土,有機質含量為12.89 g·kg-1,速效氮含量為106 mg·kg-1,速效磷含量為31.3 mg·kg-1,速效鉀含量為313 mg·kg-1,pH值為8.6,前茬作物為馬鈴薯。
1.2 供試材料
參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參試肥料為普通氮肥、緩控釋氮肥,均由江西開門子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共設置9個處理,具體如表1所示。每個處理3次重復,共27個試驗小區,每小區面積26.4 m2,種植時行距55.0 cm,
株距34.3 cm。
1.4 田間管理
播種玉米前,結合前期整地,施入磷肥(以純磷計)7.5 kg、鉀肥(以純鉀計)6.0 kg。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技術,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
1.5 測定指標及方法
1.5.1 生育期
在試驗期間,調查記錄各處理玉米播種期、出苗期、拔節期、小喇叭口期、抽雄期、吐絲期、灌漿期、成熟期及全生育期。
1.5.2 農藝性狀
在玉米成熟期,每小區選取20株玉米進行考種,調查記錄主要農藝性狀,包括株高、穗位高、莖直徑、穗長、禿尖長、穗直徑。
1.5.3 產量
玉米成熟后,每小區分開收獲,分開測產。
1.6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16及DP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對玉米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2可知,各處理玉米全生育期為146~152 d,其中處理6玉米全生育期最長,為152 d;處理2、4、8、9玉米全生育期均為151 d;處理3、5、7玉米全生育期均為150 d;處理1玉米全生育期最短,為146 d。
處理3玉米全生育期短于處理2,處理5玉米全生育期短于處理4,處理7玉米全生育期短于處理6。總的來說,在相同施氮量下,相比常規施用普通氮肥,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會使玉米全生育期更短。
2.2 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對玉米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3可知,處理1(CK)玉米株高最高,為376.1 cm;處理8玉米株高最低,為351.8 cm。處理1(CK)玉米穗位高最高,為156.7 cm;處理8玉米穗位高最低,為135.3 cm。處理5玉米莖直徑最大,為2.5 cm;處理2、處理8玉米莖直徑最小,均為2.0 cm。處理4玉米穗長最長,為19.8 cm;處理2玉米穗長最短,為16.6 cm。處理9玉米禿尖長最長,為3.2 cm;處理4玉米禿尖長最短,為1.5 cm。處理5玉米穗直徑最大,為5.2 cm;處理2玉米穗直徑最小,為4.7 cm。
2.3 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由表4可知,處理5每667 m2玉米產量最大,為757.76 kg,較對照增產33.61%,位列第一,與其他處理存在顯著差異;處理7每667 m2玉米產量為674.14 kg,較對照增產18.86%,位列第二;處理4每667 m2玉米產量為658.44 kg,較對照增產16.09%,位列第三。
處理3每667 m2玉米產量大于處理2,處理5每667 m2玉米產量大于處理4,處理7每667 m2玉米產量大于處理6,處理9每667 m2玉米產量大于處理8。由此可見,在玉米生產中,施氮量相同的情況下,相比常規施用普通氮肥,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能達到增產的效果,可以在大田進行推廣應用。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下,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處理的玉米產量要高于常規施普通氮肥處理的玉米產量,且每667 m2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以純氮計)10 kg時,每667 m2玉米產量為663.46 kg,較對照增產33.6%,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且極顯著大于每667 m2常規施普通氮肥(以純氮計)15 kg時的玉米產量。由此可見,在玉米生產中,一次性基施緩控釋氮肥可達到化肥減量增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楊際偉,林永群,張福山,等.施用硝基緩釋專用肥對金銀花產量及品質的影響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15):67-69.
[2] 李梅,李建輝,蒼真名,等.施氮對不同水稻品種干物質積累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5,21(8):44-45.
[3] 田立雙,楊恒山,張瑞富,等.不同施肥模式對春玉米干物質累積及轉運的影響[J].吉林農業科學,2015,40(1):37-40.
[4] 王忠孝,魏金鵬,楊克軍.不同肥力和種植密度對黑龍江省中西部地區玉米光合特性及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8):2225-2227.
[5] 楊濱娟,黃國勤,錢海燕.秸稈還田配施化肥對土壤溫度、根際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響[J].土壤學報,2014,51(1):150-170.
[6] 趙萍萍,王宏庭,郭軍玲,等.氮肥用量對夏玉米產量、收益、農學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0,38(11):43-46.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