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山東省汶上縣根據自身實際,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積極發展特色農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增強農業產業的綜合競爭力。但在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汶上縣農業同時面臨新機遇與挑戰。為給汶上縣農業政策制定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從生產概覽、資源與環境、科技創新及市場貿易等方面分析汶上縣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并從宏觀經濟影響、現代化轉型及可持續發展指標等角度探討汶上縣農業經濟發展趨勢。
關鍵詞 農業經濟;經濟發展;山東省汶上縣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34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農業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汶上縣是山東省濟寧市下轄縣之一,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農業一直是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工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的地位和作用隨之發生變化,如何保持和增加農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貢獻,是當前汶上縣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此次研究旨在通過分析汶上縣農業發展現狀,探討其農業經濟的發展趨勢,從而為地方政府制定農業政策、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指導和建議,為汶上縣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新思路和新策略。
1 發展現狀
1.1 農業生產概覽
汶上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農業一直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汶上縣有關農業統計數據,2022年,汶上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94.77億元,同比增長5.6%,這一增長幅度顯現了汶上縣農業穩步前進的良好勢頭;農業產值達到43.62億元,增長率高達5.6%,直接反映了汶上縣農業生產的活力與效益[1]。汶上縣糧食生產維持良好態勢,2022年,汶上縣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01萬hm2,相比2021年增加43.55 hm2,顯示了汶上縣糧食播種面積的穩健擴張;糧食產量達到69.37萬t,同比增長0.6%[2]。此外,作為地區主要農產品的蔬菜與瓜果,產量分別為24.3萬t與0.9萬t,同比增長率分別達到5.9%和1.0%[1]。糧食產量的穩步增長不僅滿足了地方消費需求,而且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市場供應,增強汶上縣在農產品市場中的競爭力。
1.2 農業資源與環境
豐富的農業資源是支撐農業發展的基礎[3]。汶上縣擁有肥沃的土地資源,合理的農業布局,優越的水利條件,為各類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種植環境。汶上縣積極推廣生態農業,強調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與環境的嚴格保護,以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一策略的實施不僅保護了自然生態,而且為農產品質量的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更好地實現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汶上縣在土地管理和利用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規劃與優化。汶上縣通過科學規劃農業布局,明確對主要農作物種植區與畜牧養殖區的劃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積極采用環保技術和方法,有效減少了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促進農業生態系統健康發展。
1.3 農業科技與創新
科技創新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在汶上縣的農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汶上縣大力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發展,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農業科技裝備水平,推廣適用于當地農業生產的新品種、新技術。這一系列舉措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為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汶上縣科技創新策略中的關鍵環節。通過建立和完善農業科研人才培養機制,設立農業科技創新團隊,不斷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人力資源。同時,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確保科技成果能夠快速有效地應用到農業生產實踐中去。
1.4 農業市場與貿易
汶上縣農產品市場發展良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增長,2022年達到151.6億元,同比增長0.5%[1]。其中,城鎮地區與鄉村地區的零售額增長分別為0.4%與0.7%。這一增長不僅顯示了消費市場的擴大,而且反映了汶上縣農產品流通和市場滲透能力的增強。隨著汶上縣農貿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整體輻射至周邊的兗州區、梁山縣、嘉祥縣,對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進一步提升了該領域的經濟水平。
汶上縣農業生產情況穩定向好,農業資源及環境保護有序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深化,市場與貿易活動頻繁,為當地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望未來,汶上縣農業經濟在加強科技支撐、優化產業布局、拓寬市場渠道方面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2 發展趨勢研究
2.1 宏觀經濟影響分析
汶上縣農業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密切相關。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和國內經濟形勢的雙重影響下,汶上縣農業經濟展現以下發展特點。
1)國家持續推進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汶上縣農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農業農村部的政策傾向于提升農業科技含量,推動種業振興和農產品品質提升[4]。在這一過程中,汶上縣也將受益,其農業結構優化將更加迅速。2)國內經濟穩中求進的運行態勢,提出了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這也成為汶上縣農業轉型升級的指導理念。3)汶上縣農業經濟的發展還受到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隨著國際貿易摩擦的減少及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汶上縣的農產品更易于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分工。但同時,國際市場的波動和復雜多變給汶上縣農產品的出口帶來挑戰,要求縣域經濟必須具備應對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
2.2 農業現代化轉型趨勢
汶上縣農業的轉型升級與現代化建設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汶上縣正致力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這一轉變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1)農業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減少了人力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2)農業產業鏈條得到延伸。通過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和二次產業,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為農業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5]。3)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應用,正在促進汶上縣農業智慧化、精準化發展,農業大數據和遠程監測技術的運用,為精準農業和智慧農場提供了技術支撐。4)在現代化人才培養中,引入先進的教學系統,圍繞現代化農業發展主題需求,通過部署信息交流平臺,通過互聯網方式開展科技化教學,利用全方位的科教系統,培養農業現代化人才,改變傳統模式下農業人才培養速度慢、質量低的現狀,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發展的科技水平。
在產業融合方面,汶上縣正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體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汶上縣積極加強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的融合,打造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鏈。同時,推動產業資本向農業領域傾斜,提高農業的整體競爭力和效益。
2.3 可持續發展指標分析
可持續發展作為衡量汶上縣農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標準,其包含的主要指標有生態保護、資源利用效率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未來汶上縣的農業發展,將更加注重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
1)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汶上縣將著力推進農業綠色化,通過推動農業節水技術、減肥減藥等生態農業技術的應用,實現農業生產的環境友好型轉型。
2)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汶上縣在這一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如推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了水資源和化肥的利用效率。未來,汶上縣將繼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發展更多節約型和循環型的農業技術,如優化種植結構、提升土壤保水能力等,從而進一步提升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
3)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直接關系民生的關鍵指標。汶上縣將繼續加強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檢測能力,嚴格執行農產品質量標準,保障消費者的飲食健康與安全。同時,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完善追溯體系,建立品牌,提升汶上縣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
結合國家政策、文件和經濟環境資料可知,汶上縣農業經濟的未來發展將是宏觀經濟與地方實際相結合、傳統農業與現代化轉型相協調、短期利益與可持續發展相統一的復雜過程。汶上縣要根據國家政策和經濟環境的變化,科學制訂與實施本土化的發展策略,確保農業經濟順應時代潮流,可持續健康發展。
3 發展建議和策略
3.1 政策與規劃建議
為實現汶上縣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制定合理的政策與規劃至關重要。1)汶上縣可以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推出一系列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如提供財稅優惠、金融支持、土地保護政策等,以激勵和吸引更多的資源投向農業領域。2)建議制訂長遠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和主攻方向,對主要農作物種植、農產品加工、農業科技應用等環節進行科學規劃。同時,應建立相應的風險預防和應對機制,確保農業經濟的穩健運行。3)在規劃實施方面,需要強化政策的針對性和操作性,確保政策措施能夠切實影響每一個農業生產主體。同時,提高規劃實施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通過政府與農民、企業的合作,共同推動汶上縣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3.2 農業科技創新策略
農業科技創新是提高汶上縣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汶上縣應加大農業科研投入力度,支持農業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
1)設立特定的科研基金,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開展農業科技研究。同時,建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將科研成果及時傳遞到農業生產一線,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和效率。2)實施農業科技創新策略還需要培養和引進農業科技人才。為此,汶上縣應加強與教育機構的合作,開展農業科技教育和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運用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可以引進具有先進農業科技經驗的國內外專家,通過項目合作、技術支持等方式,促進本土農業科技人才的成長。
3.3 市場開發與品牌構建
市場是檢驗農業發展成效的重要尺度。1)汶上縣應加強農產品市場研究,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和優化農產品種類和生產結構,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建設農產品物流體系,降低流通成本,保障農產品暢通無阻到達市場。2)發展電子商務,通過網絡平臺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市場占有率。3)品牌是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汶上縣政府部門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引導和支持農業生產企業創建和管理品牌,如設立品牌基金、提供品牌推廣服務等。同時,鼓勵企業借助地理標志、綠色食品等認證,提高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4)在實施市場開發與品牌構建策略的過程中,汶上縣應加強與企業、協會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密切協作,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保障消費者權益,同時為農產品提供有效的市場宣傳。例如,可通過舉辦農產品展會、文化節等活動,增加消費者對汶上縣農產品品牌的認知度,打造與汶上縣文化相結合的獨特品牌形象。
4 結語
通過分析汶上縣農業經濟的當前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發現當地在農業生產、資源環境管理、科技創新及市場開拓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面向未來,汶上縣應繼續堅持創新驅動和市場導向,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業科技支持,優化產業結構,構建品牌體系,推進農業現代化與可持續發展,從而為實現縣域經濟的全面發展和農民的增收致富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廣貞.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9(9):272.
[2] 郭新海.山東省汶上縣縣域生態農業研究[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04.
[3] 付雪梅.對農業經濟管理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20(2):5.
[4] 管波.基于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商訊,2022(2):167-170.
[5] 沈思遠.現代農業經濟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分析:評《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研究》[J].中國蔬菜,2020(6):120.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