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為給云杉容器苗的規范化生產和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以甘肅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例,從選擇苗木與育苗容器,苗圃地的選擇與整地做床,配制營養土并消毒殺蟲,苗木的起運、修剪、分級與假植,裝填營養土與苗木,擺放容器及田間管理等環節探討云杉容器苗培育技術。
關鍵詞 云杉;容器苗;培育技術;甘肅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
中圖分類號:S792.18;S664.1;S966.16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2.078
甘肅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巴山區,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帶性,是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是該保護區的主要樹種之一,分布于海拔1 800~3 600 m的山區,分布面積占森林面積的18.6%。云杉具有較高的生態和經濟價值,具備固土、防風、涵養水源、凈化空氣、調節區域小氣候等多種生態功能,同時是優良的造林用材樹種之一[1]。
1998年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以來,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積極開展云杉樹種培育工作,經過幾代人的不斷探索,形成了一整套適合保護區的育苗經驗[2]。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內云杉苗木培育方式主要有塑料大棚育苗、容器育苗、林間育苗及標準苗圃育苗。經過多年的育苗實踐,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的容器育苗技術已非常成熟,對長江上游水源涵養、生態修復起到重要作用。筆者分析了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云杉容器苗培育技術,以期推動保護區的造林工作高效開展。
1 概述
1.1 云杉容器苗培育基本情況
容器育苗是一種用特定容器培育苗木的育苗方式[3]。通過在容器內加入能夠滿足苗木生長需求的基質,為苗木提供充足的養分,不僅可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長質量,還能節省土地資源,促進了生態林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下設4個苗圃,包括沙灘苗圃、茶崗苗圃、鐵壩苗圃、憨班鋪苗圃,均屬于生態公益型苗圃。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從1960年開始在沙灘林場進行云杉育苗實驗并獲得成功,隨后逐年在各林場進行了推廣。經過6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內苗圃實行標準化管理,已具備培育各類苗木的條件和實力,為當地及其周邊地區生態建設提供了大量優質苗木。近年來,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培育的樹種以云杉、油松為主,每年產苗量在200萬株左右,滿足了林區生態公益林建設對苗木的需要,為生態公益林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2 開展云杉容器苗培育的目的與意義
云杉是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內主要的鄉土樹種之一,能適應當地干燥或寒冷的環境條件,具有較高的生態和觀賞價值。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開展云杉容器苗培育工作的目的與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
3個方面。1)為了實施退化林修復和公益林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和質量,增強生態功能和抗災能力,需要大量的優質苗木。開展云杉容器苗培育工作,既能滿足當地國土綠化自用苗木所需,又可以供應當地及周邊地區景觀建設,還可以發展苗圃特色商品苗木培育產業,改善保護區特色苗木培育產業發展緩慢的現狀。2)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建立了云杉容器苗培育基地,采用當地優良種源進行培育,不僅保護了云杉的遺傳多樣性和種源純正性,還防止了外來物種的入侵和基因污染。此外,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采用溫室、大棚、露地等不同的培育方式,探索適合高寒山區的容器苗培育技術,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地條件的容器苗培育技術規范。3)云杉良種容器苗培育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預計可以產生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為壯大林業產業奠定堅實基礎。
2 云杉容器苗培育技術要點
云杉是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森林植被的主要建種群,也是植樹造林的鄉土樹種之一,有著重要的生態與經濟價值。經過幾十年的育種實踐,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已形成了完整的云杉容器苗培育技術體系。通常情況下,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云杉容器苗的培育流程如圖1所示。
2.1 選擇苗木與育苗容器
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云杉分布較廣,且原床苗庫存較大,適生云杉苗木充足,可充分滿足當地云杉容器育苗的需求。根據自然條件和生態功能,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一般選擇根系發達、苗色正常、無病蟲害、發芽率高、具有較高遺傳增益的云杉實生裸根苗進行容器育苗,或者直接選用經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云杉良種,可以從正規的種子生產單位或市場購買。而培育云杉的容器,要根據所栽樹種的大小、形狀確定,并且要有良好的排水、透氣、保溫性能。通常選擇規格口徑為20~28 cm、高度為18~26 cm、厚度為0.01~0.03 cm的塑料營養缽。
2.2 苗圃地的選擇與整地做床
根據云杉的生物學特性(怕旱怕澇)和移植苗木的生長特點,苗圃地宜選擇在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呈微酸性,土層深厚的砂質土壤地區。并且,苗圃地要有良好的光照、溫度、濕度、通風及水源條件,避免強風、冰雹、洪水等自然災害的影響[4]。切忌在積年的耕地、沒有經過輪休的老圃地上培育苗木。
在選擇合適的苗圃地后需進行整地做床,按寬度1.4 m(苗床寬1.1 m,步道寬0.3 m)、長度8~10 m的標準做低床,育苗地周圍要挖排水溝,做到內水不積、外水不淹。此外,移植苗木前一定要進行苗圃地土壤改良,才能供云杉容器苗培育項目使用。在選擇好的苗圃地,進行適當的秋季深耕和春季淺翻,要求土細、床平、埂直、埂實,無雜草、石塊、樹根等物,以利蓄水保墑。在春翻時,每667 m2可施硫酸亞鐵粉20 kg,結合做床淺翻,進行土壤消毒。定植時間以當地氣候土壤解凍后、苗木萌動前為宜,一般宜早不宜遲。
2.3 配制營養土并消毒殺蟲
營養土的配制是保障云杉健康生長的關鍵環節,要滿足云杉生長階段對養分與水分的需求。秉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原則配制營養土,且營養土要具備較好的通氣和排水性能,無病菌、蟲卵、病毒等,并且要以當地土壤為原材料,不僅成本低,還可以保證苗木的適應性。此外,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樹種的需求,調節基質的pH值和營養成分。通常將森林腐殖土、沙、黃土按體積比4∶3∶3或3∶3∶4混合后配成營養土,并在配好的每立方米營養土中摻入2%~3%硫酸亞鐵25 kg,混拌均勻,進行嚴格的土壤消毒,殺死營養土內的病原菌與害蟲,并用不透氣材料覆蓋5~7 d,隨后裝缽移苗。
2.4 苗木的起運、修剪、分級與假植
起苗前要對所起苗木地塊灌足水,然后選擇生長健壯、無損傷的云杉幼苗移栽到容器內,避免選擇弱苗、無頭苗。起出苗木后對其分級,剪去過長和受傷的根系,保留長度在15~20 cm。特別注意保護好苗木根系免受風吹日曬,對選好的苗木整齊捆扎,做到隨起、隨運、隨修根、隨移植裝缽。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培育的原床云杉苗木根系較為發達,裝入空間有限的容器時容易窩根,對此一般用剪刀剪去粗大主根和冗側根,直至適于容器大小為宜。
2.5 裝填營養土與苗木
在移植苗木前,先向容器內填入1/5的營養土,隨后將修好根的苗木擺放在容器中央ioC/wnK2V+qdDoGvvyCGaL/bXUwwLnwToV3qQQ7QMVw=,保持深度為苗木出圃1 cm以上為宜,移植后適度壓實幼苗根部并噴淋定根水。可采用小鐵鏟或自制凹型礦泉水瓶裝填營養土,既方便又快捷。裝填營養土前,需進行充分濕潤,含水量保持在10%~15%。裝土時需輕抖動以達到適宜的緊實度,營養土裝至離容器缽上緣0.5~1.0 cm處。
2.6 擺放容器
將裝好的容器整齊直立排放在苗床上,避免傾斜,營養缽上口與床面平行。容器與容器之間要相互挨近,無空隙,排成梅花狀,并將容器四周用土圍起來,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小縫隙用細土填實。若是在氣候干旱或灌溉條件差的育苗地,一般采用平床或低床,即在低于步道的床面上擺放容器,擺好后容器上緣與步道齊平(平床)或低于步道(低床)。
2.7 田間管理
3年生左右的云杉幼苗抗性較弱,移植前期無法有效適應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因此需要對容器苗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容器苗培育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主要包括養分管理、水分管理、病蟲鼠害防治及雜草防除等。
2.7.1 養分管理
在容器苗生長期間,根據苗木生長狀況和基質養分含量,定期進行追肥。追肥一般采用水溶性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硫酸銨等,每次用量為每立方米基質施加0.5~1.0 kg,每30 d追肥1~2次,避免施肥過量或不足。第一次施肥適宜在苗木萌動初期,以撒施或噴施為主,之后幾次以撒施為主,施后都要及時噴灌,避免引起燒苗現象。追肥后及時適量灌水,也可在下雨前追肥。
2.7.2 水分管理
做到隨移隨灌溉,保持土壤濕潤,促進苗木扎根,提高成活率。對于云杉容器苗,主要采用滴灌技術進行灌溉,忌漫灌。根據苗木規格與容器規格,每個容器苗設置1~3個滴水頭,保證水流均勻順暢。每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在土壤結凍前,應進行防寒處理,對苗床灌足封凍水,可用草簾、作物秸稈等覆蓋到苗床上,厚度以不露苗木為宜,避免苗木根系外露風干[5]。開春根據土壤墑情,及時灌溉,防止苗木根系脫水干枯。
2.7.3 病蟲鼠害防治
對于苗圃地的病蟲鼠害,工作人員應遵循“預防為主、科學治理、依法監管、強化責任”的原則,抓住有利時機,選用相應的農藥和采用科學的施用方法,將病蟲鼠害消滅在發生初期。在播種前,對云杉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 min,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浸泡30 min。在播種后,定期對云杉幼苗噴施0.5%硫酸銅溶液,防治炭疽病、銹病等真菌性病害。在苗木生長期,定期檢查云杉幼苗,發現有蟲害、鼠害的及時采取人工捕捉、物理防治或化學防治的方法。在苗木出圃前,對云杉幼苗進行煙劑熏蒸,殺滅苗木根部的八齒小蠹、紅蜘蛛等害蟲。對于病蟲鼠害要及時防治,如果使用藥劑防治苗木病蟲鼠害,要正確選用藥劑種類、劑型、濃度、用量及施藥方法,充分發揮藥效而不產生藥害。
2.7.4 雜草防除
遵守“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避免雜草的滋生與蔓延,保證容器內與苗床內無雜草,為防傷苗,要以人工拔草為主。除草時應保持基質濕潤,避免傷及苗木根系,在除草后需及時噴水[6]。
2.8 苗圃檔案管理
苗圃檔案記錄了云杉苗木的種植信息、操作管理方式及苗木的生長情況等,對于實現云杉容器苗培育質量溯源、優化管理和科學決策具有重要作用。要明確檔案的內容、格式、填寫等要求,指定專人負責檔案的記錄和管理,確保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可追溯性。定期對檔案進行審核、整理、統計及分析,總結育苗技術經驗和方法,并對操作有誤或效果不佳的育苗方法進行及時糾正,為云杉容器育苗生產和經營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3 結語
云杉是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內常見的鄉土樹種之一,分布范圍廣,實用價值高。為加強云杉培育,可應用云杉容器育苗技術。通過對白龍江插崗梁自然保護區云杉容器育苗技術的深入研究,可促進云杉容器育苗技術的推廣應用,供相關工作者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蕊云.甘肅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資源價值評估[J].林業科技情報,2021,53(3):98-99.
[2] 劉江林.波瀾壯闊七十載 砥礪奮進新時代:白龍江插崗梁管護中心70年發展紀實[J].甘肅林業,2022(4):12-14.
[3] 王玉麟.容器育苗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與發展[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7):212-213.
[4] 竇強.林業建設中松樹育苗技術的優化措施[J].新農業,2022(8):30-31.
[5] 李璐.白龍江林區云杉育苗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代園藝,2023,46(10):46-48.
[6] 趙麗,郭建.遼西地區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4,27(1):163-165.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