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高校美術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水彩課程在美術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且對于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高校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水彩藝術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契機,這就要求高校美術教師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探索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開展水彩教學工作。基于此,分析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目標和意義,重點研究水彩教學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提出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對策,以期推動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水彩教學;高校美術;美術教育;水彩應用
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引入水彩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美術的鑒賞及色彩應用能力。近年來,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背景下,水彩教學已經逐步成為提高廣大學生美術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引入水彩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對水彩藝術的專業基礎知識有清晰的認識,為他們今后美術綜合素養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水彩課程教學目標
在我國高校美術教育過程中,水彩課程往往作為選修課。然而,水彩課程的教學以其對色彩的基本原理為引導,對于美術專業學生的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水彩課程教學可以為進一步開展更好的美術創作提供一定的理論和現實依據。在高校水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高校美術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教學,重點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讓他們能夠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靈活應用,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基礎的藝術創作能力。與此同時,水彩教學非常強調靈活性,其對于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未來的藝術創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響。從目前高校美術水彩課程的教學目標來看,水彩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表達方式,它可以是縹緲的,也可以是寫實的;可以展現情緒飽滿,也可以表達情緒低落。因此,水彩課程教學是高校美術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夠為學生深入學習高校美術教育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將水彩課程教學與現代發展的潮流相融合,使其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二、水彩教學對于高校美術教育的意義
(一)將中西方繪畫特色進行有效結合
水彩并非源自中國,但在被引進中國之后,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及傳統藝術技法相結合,從而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韻味。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相比,水彩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色彩透明,充分發揮了國外繪畫在色彩和光感上的優勢,因此能夠被應用于各種繪畫作品之中,而且它的藝術表達效果也較為顯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些因素都為我國的水彩藝術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和可能性。而將水彩課程教學應用于高校美術教育中,可以使中國與西方的繪畫特點得到很好的結合,讓學生可以更加真實地體驗和感受超越國界的藝術吸引力,加深學生對無國界藝術創造觀念的認識。這將提高高校學生在實際繪畫中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并為提高他們的整體藝術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推進高校美術教學全面改革
在我國高校美術教育過程中,水彩教學很有必要,其對于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具有重要意義。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使社會、市場對創造型人才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各高校的美術專業也有了新的發展需求。另外,在高校美術課程中引入水彩課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色彩使用規律,提高學生的藝術專業能力,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推動高校美術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因此,在高校美術教育中引入水彩教學是一種有效促進美術教學改革的方法。同時,美術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主動地去研究和分析水彩教學計劃。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實現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課堂中的應用,從而提升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及高校美術教育的教學質量[1]。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高校美術教育教學中,水彩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和敏感度。然而,當前一些高校的水彩課程設置不是很完善,有可能導致學生對色彩的學習產生誤解,使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誤以為學習水彩課程僅是在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目前,高校美術教學以培養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與應用能力為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高校美術專業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學習色彩理論知識和進行實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可以使他們的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要點
(一)干濕并用
在水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局部入手,并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素描功底,引導學生在進行水彩繪畫之前,先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構思,主要包括對距離、色彩的調節等。就局部繪畫而言,需要將整個畫面分割成若干個區域,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繪畫的區域縮小,使學生對時間和干濕度進行嚴格控制。比如,在水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既能夠理解干濕并用的繪畫方法,又能夠運用各種技術手段,以更好地把握其應用特點[2]。通常在水彩繪畫之前,都需要在紙張上涂一層清水,以此保證紙張的濕度,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干濕繪畫。此外,要想突出整體的視覺效果,可以先繪制一幅背景圖,確定整個場景的風格,然后進行整體的水彩繪畫。
(二)用水技巧
高校美術教師在水彩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傳授正確的用水技巧。只有如此,學生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以更好地體會水彩藝術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種水彩創作所使用的水量不同,因此教師要加大對學生的引導力度,讓學生熟練掌握不同的水量用法,同時也要讓學生敢于去做,提升自己的技巧水平。另外,教師還要進行戶外教學實踐,引導學生深入自然界,對不同的事物進行觀測,然后根據具體條件,選取適當的材料,掌握用水技巧,進行水彩創作。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促進學生創造性和探索性思維的養成。因此,必須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加強學生的用水技巧培訓,以此提高高校美術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對策
(一)實現教育方式的創新
教育方式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水彩教學也不例外。高校美術教師不能拘泥于陳舊的教育理論,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新的知識、新的觀念不斷涌現。而傳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觀念,已不能滿足當代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所以高校美術教師要與時俱進,對新的觀念和新的教育內容有深刻的認識,并將其融入水彩教學中。因此,高校美術教師要持續地豐富自己的知識,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時刻保持著與時俱進的發展趨勢,并不斷地進行教育理念與教學內容的創新,將具有時代特征的事物或先進的思想引入課堂教學中,在各個方面應用先進的思想和手段,進行水彩教學。此外,高校美術教師還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他們不被常規的美術創作模式束縛,勇于進行一些比較新奇的藝術創作,培養自身的藝術創作特點[3]。
(二)完善教學體系
首先,要強化水彩課程中山水、人物和靜物之間的教學銜接,使這三個環節在教學中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其次,在完善教學體系方面,針對當前較為死板、單調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進行因材施教。在高校美術水彩教學過程中,對于有一定美術功底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進行大膽的創作,使他們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強化其臨摹性練習,使其水彩繪畫的基本能力得到提升。最后,要強化教學中的交互作用。學生是高校美術教學的主要對象,也是檢驗教師教學質量的主體。因此,在水彩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水彩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讓他們的學習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水彩課程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利用基礎色彩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在經歷了初期的學習之后,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色彩的基本原理,對色彩的冷暖及畫面色彩整體的一致性有了一些了解。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講解水彩繪畫的特點,增進學生對色彩概念的認識,引導他們學習如何利用顏色進行創造性的創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創造概念,讓學生感受到色彩之間的不同,以創作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美術作品。在實際的基礎色彩訓練過程中,教師要突破原來的教育觀念,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發揮的環境,培養學生運用不同的色彩進行美術創作,讓學生從美術繪畫中尋找創意,體會到藝術創作的快樂。采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教師在基礎色彩方面的教學質量,這對于提高高校學生的美術素養有著很大的作用[4]。
(四)利用水彩基礎技法,提升學生繪畫能力
學生在了解了水彩課程中的色彩使用方法和使用原則之后,進行的下一步研究,即水彩技法的學習。這一階段在水彩課程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水彩教學中,向學生傳授基本的色彩應用技巧,對于提高高校美術專業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專業技巧具有重要意義。在水彩教學過程中,其基礎技法眾多,用途廣泛,并且各具特色。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基礎技法的教學,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各種基礎技法,創作出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這樣既能增強他們的創造意識,又能促使他們練好基本功,提高他們對各種基礎技法的應用水平。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運用水彩材料進行基礎技法的教學。水彩材料是一幅完整水彩作品的基本要素,它對于紙張的厚度、吸水性和上色能力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在進行水彩教學時,教師要注重材料選擇的科學性,選用合適恰當的水彩材料。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依據紙張的材質,選擇合適的技法進行創作,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創作水平。二是要加大對水彩顏料色彩變化的研究力度。水的豐富多變是水彩繪畫的主要特征,它可以通過色彩的變化和調節來表現出獨特的韻味。在實際創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水和色彩的相互轉化,達到增強水彩繪畫效果的目的。三是要重視光線和顏色的變化。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剖析光線和顏色的變化情況,把握其變化規律,懂得各種顏色和光線的組合情況,這樣才能使藝術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時反映出作者的個性特征。在光線和色彩的變化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能夠在各種基礎技法上進行藝術創作,增進對水彩課程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在水彩技法上的優勢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5]。
(五)利用寫生培訓,提升學生水彩運用能力
高校美術教育的水彩教學離不開生活實踐,而利用寫生培訓,則可以結合水彩課程的教學特征,讓學生利用基本的色彩知識,再現實際的風景,展現自己對水彩的認識。在實際的寫生培訓過程中,高校美術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水彩課程藝術創作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引導學生從水色變化、光色變化以及水彩材料等方面入手,對水彩構圖、水彩內容等方面進行重新設計,展現出自己的創造能力。在進行個性化寫生創作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水彩繪畫的內容,加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意識,提高高校美術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明白,水彩是一種相對容易學習的畫種,但是又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而要讓學生從課堂到戶外都能體會到這種藝術的獨特魅力。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讓他們在實際操作中應用所學的繪畫技巧,從而創作出令人滿意的作品。
綜上所述,將水彩教學運用到高校美術教育中,能夠突破傳統美術教學方式的限制。在此過程中,高校要對水彩教學方式進行持續的革新,進而提升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的藝術感知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拓寬美術專業學生在水彩課程學習時的視野。因此,將水彩教學應用于高校美術教育中,可以提升學生對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水彩時,能夠更好地理解美術課程中的藝術含義,從而使學生的美術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提高,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參考文獻:
[1]王斌.關于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J].藝術大觀,2022(32):118-120.
[2]王吉利.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美與時代(中),2021(11):87-88.
[3]王琳.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美與時代(中),2020(11):77-78.
[4]陳宇慧.高校美術教育色彩教學創新路徑研究[J].色彩,2024(1):157-159.
[5]馬明松.水彩教學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及現狀探究[J].戲劇之家,2020(24):167-168.
作者簡介:
陳鑫,駐馬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