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海外市場焦點無疑是美聯儲對于降息的態度,周四凌晨,美國公布了7月議息會議的決議,聯邦基金利率繼續保持在5.25-5.50%。這是一次小的議息會議,沒有點陣圖,所以,關鍵是美聯儲的聲明和鮑威爾的講話,鮑威爾提出了9月降息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2024年7月31日,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5.25%-5.50%區間不變,縮表節奏和6月議息會議決議維持一致,即減持250億美元/月美債和350億美元/月MBS,符合市場預期。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就業和通脹風險進入更好平衡。第二季度通脹數據增加了美聯儲的信心,不再需要100%關注通脹。如果勞動力市場惡化或通脹迅速下降,美聯儲準備做出回應,9月降息“可能提上議事日程”。
顯然,這次的聲明已經開始為9月份的降息鋪路了:
1、勞動力市場變得均衡,失業率有所上升;
2、通脹有所緩和,但在某種程度上偏高;
3、經濟前景不確定,需要關注就業和通脹上的雙重風險。
鮑威爾的講話總體偏鴿,重點有以下幾點:
1、在此次會議上確實針對降息進行了深入的討論,絕大多數人支持在此次會議上不調整利率;
2、有些人討論了在本次會議上采取(降息)政策行動的情況,但委員會的總體感覺是如果數據支持的話,將在下次會議上行動,而不是此次會議;一些政策制定者在此次會議上提出了降息的理由;
3、最快9月份就會下調政策利率,在通脹問題上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對實現2%的目標充滿信心;
4、關注降息的步伐沒有指導意見,因為這取決于經濟狀況。
總的來說,在這次議息會議上,委員會深入討論了降息,并且有的委員認為本次會議就該降息,但是,最后的一致結論是這次不降,推遲到最早9月份。
中金公司認為,美聯儲的降息條件可能包含了兩方面內容:一是9月會議之前的通脹數據需要像4-6月份那樣繼續放緩,如核心PCE物價指數的季調環比增速應保持在0.2%或以下。二是勞動力市場繼續呈現降溫跡象,避免出現可能引發通脹反彈的過度活躍狀態。鮑威爾也強調,美聯儲不只看某一個數據點,而是要看整體數據的演變,這說明通脹和勞動力市場數據有著同等的重要性。
往前看,中金公司認為美聯儲對降息已經有了一定的傾向性,但官員們仍然表現得很謹慎,不愿意在“左側”做決定。本質上講,這說明官員們對于未來通脹的判斷還是缺乏信心。例如,對于今年一季度通脹為何超預期反彈,美聯儲自己也沒有很好的解釋。鮑威爾認為目前的勞動力市場已經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但通脹卻顯著高于2019年,這說明勞動力市場可能并非通脹反彈的原因,但真正的原因只能從未來的數據中尋找答案。此外,美聯儲在去年底曾經被通脹“欺騙”過一次,導致過早地給出了降息J2SSc4ANxshiICBwbSp0zA==指引,這次他們不想再被欺騙,因此選擇謹慎行事。
招商證券表示,美聯儲首次降息“數據依賴”,后續降息“邊走邊看”。盡管鮑威爾極力保持風險中性和數據依賴,但市場仍解讀為中性偏鴿,原因在于給出“9月”這一具體時點降息的可能性。按照鮑威爾的說法,若7-8月經濟和就業數據轉差或通脹進一步回落,都有可能觸發9月落地降息靴子。因此,往后看每一次經濟數據的確認都是對降息預期的強化,而數據的偏離(如通脹仍有韌性)又會令市場重新修正降息路徑。此外,鮑威爾提及“目前只有一個季度的積極通脹數據”,若9月落地降息靴子,美聯儲有可能會預留一個季度的窗口期“邊走邊看”,連續降息條件相對苛刻、有待觀察。
中金公司的觀點也是美聯儲9月份降息可能會發生,但也可能不發生。不發生的可能性來自于美國經濟沒有那么悲觀,經濟穩健的表現可能導致降息理由不夠充分。雖然近期美國失業率上升引發衰退擔憂,但這次失業模式與以往不同,主要因為勞動力供給增加,而非企業大規模裁員。這種模式可能不會帶來導致總需求收縮的乘數效應,進而不會觸發失業率的“非線性拐點”。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增長仍然穩健,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折年率2.8%,較一季度的1.4%加速擴張,且高于2%的長期趨勢。衡量內需的關鍵指標——對國內私人部門最終銷售——在二季度也保持了2.6%的較高增長率。回顧整個二季度,美國經濟數據呈現低開高走趨勢,4、5月的數據偏弱,6月數據有所改善。例如,6月核心零售銷售額上漲0.8%,是過去兩年最高的單月環比增速,工業產出則連續第二個月上升。7月費城聯儲制造業指數反彈,標普服務業商業活動指數創兩年以來的最高,咨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回升,消費者對于經濟前景的預期有所改善。
總之,當前美國經濟指標有些在走弱,有些在復蘇,呈現出比較混合的狀態。對美聯儲而言,最佳應對之策是保持耐心,在經濟數據達到降息標準之后再做行動。
FOMC決議公布前各類資產均有所上漲,在決議公布以及鮑威爾講話后資產漲幅擴大。2Y和10Y美債盤中分別下行10.1BP和10.6BP至4.27%和4.04%;美元指數盤中下跌0.43%至104.04;COMEX黃金、WTI原油和LME原油分別收漲1.70%、5.23%和2.99%;標普500、納斯達克、道瓊斯指數分別收漲1.58%、2.64%和0.24%。市場降息預期略有升溫,9月首次降息25BP概率為87.5%,11月降息25BP概率為66.4%。
但從分時圖上來看,納斯達克指數在決議剛落地的時候沖得最猛,當鮑威爾開始“放鴿”時,指數開始有所回落了。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美股那么怕“降息本身”呢?
因為,聯邦基金利率下降會擠壓貨幣市場,很多資金從貨幣市場出逃。一部分資金涌入債券市場,更多的資金出逃到海外,導致美元大幅貶值。
有投資者表示,這對股市的影響很可能是消極的,畢竟現在美股的估值處于高位。之前美債處于熊市,大家不會拿美債的估值和美股的估值比,一旦美債切換成牛市模式,大家就開始比較了。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股十分擔心“降息本身”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因此,保持原狀對美股是好的。
總的來說,這次議息會議給美股未來挖了一個更大的坑,但是,把美股腳底下的坑給填上了,所以,美股大幅反彈了。
招商證券也表示,降息或為美股虹吸效應退潮的催化劑之一。2023年底至今年2月以及今年6月等美元與美股共振走強階段,美股的虹吸效應被強化,非美資產短期承壓。近期美聯儲9月降息成為可能,疊加日本央行再次加息逆轉了日元貶值趨勢,此外,降息預期也助長了市場對于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美股虹吸效應冷卻,提升了非美資產的關注度。加上三中全會、央行降息、財政積極等一系列內部變化,中國國內權益表現也逐漸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