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4年7月25日至7月31日,南向資金凈流入下滑,港股通前十大活躍成交股包括騰訊控股(00700)、中國銀行(03988)、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小米集團-W(01810)、東方甄選(01797)、洛陽鉬業(03993)、中國海洋石油(00883)、大眾公用(01635)、恒生中國企業(02828)、中廣核電力(01816)。
小米集團-W(01810)是資金流入較多的股票,金額達4.07億。資金看好其的原因或是公司各業務發展良好。
盡管全球手機需求已逐步觸底,但AI端側應用有望推動行業復蘇。全球上一輪手機出貨高峰在2016年,距今已有8年,換機需求不斷增強。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前兩個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分別增長10%和12%,顯現出行業已經復蘇。AI大模型的應用帶來新的用戶體驗,有望推動全球手機需求回升。Canayls預測2028年全球AI手機的出貨量將占智能手機整體出貨量的54%。
小米手機品牌力提升,出貨量有望超過行業增速。通過持續提供高性價的產品,小米品牌在全球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根據Canalys數據,公司2024年一季度手機全球出貨4080萬部,同比增長33.8%,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4.1%,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公司發力AI大模型,在高端市場有望繼續提升份額,從而帶動公司手機出貨量和ASP同時提升。
XiaomiSU7順利交付,人車家生態實現閉環。根據公司董事長雷軍于7月19日晚的演講信息,小米SU7上市至今交付量已超過3萬輛,小米SU7全年10萬輛的交付目標預計在11月提前完成。市場調研顯示:80%的SU7鎖單者自認為是“米粉”。小米人車家生態實現閉環,并正在進入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正反饋階段,未來對公司整體產品銷售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國元國際認為,小米汽車業務在現有消費電子、AIOT和互聯網業務的協助下,有望獲得健康快速的發展,最終躋身行業一線的成功概率較大。在此過程中,公司前期在汽車業務上的巨大投入有望快速轉化為盈利,公司的凈利潤存在較大向上彈性。

港股方面,市場預期美聯儲大概率于9月開啟降息,全球流動性趨于好轉,外資有望流入港股市場。由于外資偏好科技板塊,科技板塊有望迎來向上行情。此外,產業資本有望支撐科技板塊的資金面。2023年全年,恒生科技指數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3.44%,相較于2023年上半年有所改善。該指數歸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長15.91%,自2022年以來已過拐點,整體呈現回暖跡象。從披露的一季報來看,該指數也呈現出業績亮點。估值方面,恒生科技指數市盈率估值位于2020年以來低位水平,后續估值上漲空間較大。
據銀河證券觀點,可重點關注互聯網龍頭、消費電子兩大方向。其中,互聯網龍頭有望受益于利潤端增長與低估值優勢,其回購和分紅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受到產業周期回暖和AI手機市場增長預期帶動,消費電子板塊有望迎來向上行情。
此外,港股高股息策略配置價值仍在:(1)當前恒生高股息率指數的擁擠度已回落到近十年來的均值水平左右,短期行情來看,不必過度擔憂高股息策略的擁擠風險。(2)由于AH股溢價的存在,港股的股息率相對A股具備較大優勢。2024年3月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流入,為港股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3)行業層面,近年來,港股多數行業的股息率呈現增加態勢。大多數行業中,股息率排名靠前的個股行情表現較優,體現出當前市場對于高股息資產的投資熱情。劃分企業性質,央企是港股市場中高股息的典型代表。結合央企高股息率、穩定的盈利能力和低估值特性,在新一輪央國企改革背景下,港股市場中,央企配置價值有望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