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浙能燃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燃氣”)成立于2010年,主營業務為城鎮燃氣輸配、銷售,用戶配套工程安裝服務。即從上游天然氣供應商購入管道天然氣或LNG,通過公司建設運營的門站、儲配站、各級輸配管網,將天然氣輸配、銷售給各類用戶;同時向用戶提供相應的燃氣設施的安裝服務。公司經營區域處于經濟發展較好的浙江省,經營區域涉及杭州市、紹興市、麗水市、湖州市、嘉興市、金華市、寧波市、溫州市、衢州市9個地市。
2022年7月,浙能燃氣遞交招股書,申請登陸資本市場,目前已順利過會。而記者在研讀其招股書后,仍發現公司經營存在問題,包括在擁有大量存款下,依然向關聯公司進行貸款、前腳大額分紅后腳上市募資以及受上下游價格調整限制,業績持續性待考。
報告期內,浙能燃氣在關聯財務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浙能財務”)存放了大額資金,金額分別為3.85億元、5.29億元、10.64億元和5.74億元。與此同時,浙能燃氣還向浙能財務貸款,金額分別為2.51億元、8140萬元、7400萬元和7400萬元。
2021-2023年,浙能燃氣在浙能財務公司存款余額分別為106,397.91萬元、49,665.58萬元和88,298.18萬元,分別占浙能燃氣報告期各期末銀行存款余額的90.82%、36.76%和52.14%。貸款服務方面,報告期各期末,浙能燃氣從浙能財務公司取得的貸款余額分別為7400萬元、7400萬元和12610萬元,分別占浙能燃氣報告期各期末長短期借款余額的16.43%、13.96%和22.02%。
盡管浙能燃氣從浙能財務的平臺優勢等多方面對借貸往來進行了解釋,但依然未明確說明為何在有大量存款的情況下,還要向關聯財務公司貸款的原因。
浙能燃氣此次IPO擬募資8.52億元,并投資于紹興市上虞區天然氣高中壓管網工程、義烏市天然氣利用工程(三期)(市政中壓管線)等5個項目(見表一)。

而記者注意到,浙能燃氣資金并不匱乏:2019-2023年,公司的貨幣資金分別為4.46、6.47、11.73億元、13.52億元、16.94億元,流動負債分別為15.54億元、15.36億元、16.88億元,其中大部分為合同負債,剔除合同負債后,流動負債分別為7.9億元、7.29億元、7.79億元,貨幣資金完全能覆蓋。
此外,2021年和2022年浙能燃氣還合計分紅2.5億元。更何況公司還在關聯公司浙能財務存放了幾個億的大額資金。
根據浙能燃氣表述,浙能財務能夠為公司提升資金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為何浙能燃氣不選擇先借助浙能財務公司資金力量進行項目建設,盡快提升公司規模競爭力?公司寧愿將大筆資金存在關聯公司,并豪氣分紅,也沒有將資金用于業務拓展,是否表明浙能燃氣將管理層利益放在公司整體之前,如此,上市后又將如何給投資者更好的回報?
新“國九條”明確要求,將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納入發行上市負面清單,并明確突擊“清倉式”分紅的具體把握標準,即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比例超過80%;或者報告期三年累計分紅金額占同期凈利潤比例超過50%且累計分紅金額超過3億元,將不允許其發行上市。
浙能燃氣2021、2022年大筆分紅,2022年申報上市,是否有突擊分紅的嫌疑?公司2023年沒有進行現金分紅,又是否在有意規避此風險?
根據招股書表述,浙能燃氣上游采購價和銷售價均是浮動的,導致公司購銷價差不穩定(見表二)。
浙能燃氣稱,下游天然氣銷售價格由市、縣級物價部門指導,其中居民用氣價格由地方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制定并執行階梯價格,如需上調居民用氣價格需經聽證會通過;非居民用氣價格由企業根據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并參考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價格調整文件協商確定。
浙能燃氣還稱,自身天然氣上下游定價機制受到一定的政府管控,向下游轉移成本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未來若采購價格因市場化定價等原因而提高,而各地地方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未及時調整下游銷售價格,或者下游銷售價格提高幅度小于上游采購價格提高幅度,則將導致公司毛利空間縮小
2022年,浙江省內居民用氣價格變動尚未實施上下游價格聯動,無法及時調整,居民用氣采購和銷售價格倒掛,使得公司2022年盈利能力下降。2020及2023年,公司營收也出現下滑。
在招股書中,浙能燃氣將深圳燃氣、佛燃能源、重慶燃氣、貴州燃氣、成都燃氣5家企業列為同行業可比公司,2019年-2022年,上述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均值分別為18.63%、18.60%、15.98%、14.38%,浙能燃氣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0.48%、14.22%、13.50%、8.60%,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浙能燃氣盈利空間受上下游價格影響較大,或意味著公司業績存在較大不穩定性。
此外,浙能燃氣另一項業務天然氣工程安裝服務主要對象是新增客戶,除后續擴容、遷改之外具有一次性安裝特點,居民用戶各期確認收入項目個數分別為395個、456個和418個,非居民用戶各期確認收入項目個數分別為1091個、1032個和1120個,各年增量較為平緩。
浙能燃氣該業務為一次性,這是否意味著隨著后期覆蓋率的升高,未來新增客戶數將越來越少,發展天花板較低?針對以上種種問題,本刊向浙能燃氣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7月30日發稿仍未得到回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