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力博弈
上映日期:2024年8月3日
導演:陳思誠
編劇:陳思誠 克里斯托弗·麥克布萊德
主演:劉昊然 約翰·庫薩克 陳道明 吳彥祖 俞飛鴻
任璐遙 陳雨鍶 王雨甜 周游 朱珠
類型:劇情
出品:上海華人影業有限公司
上海壹同影視制作有限公司
天津貓眼微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華人影業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上海淘票票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故事
擁有數學天賦卻孤寂脆弱的容金珍(劉昊然飾)為密碼破譯事業傾盡所有燃燒生命。
布局
“三戰”暑期檔 壹同與陳思誠準備好了
以陳思誠為首的“壹同”(涵蓋壹同傳奇與壹同制作),與暑期檔的“第一次見面”稱不上愉快。2022年7月15日,陳思誠自編自導的奇幻喜劇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登陸暑期檔,以遠低于市場預期的2.23億票房收官,且口碑低迷,幾乎創下“壹同出品電影”最差成績,令人大跌眼鏡。
在此之前,壹同出品的院線電影爆款不斷,如《唐人街探案》系列三部電影累計票房高達87億,《誤殺》系列兩部電影累計票房超24億。或許是,2023年暑期檔上映的《消失的她》讓陳思誠與壹同重拾信心,決定帶著新作《解密》再戰暑期檔。《消失的她》不僅點燃2023年暑期檔大盤第一把火,最終還以35.23億票房為“史上最強暑期檔”做出重要貢獻。此外,《解密》另一主要出品方上海華人影業亦積累了豐富的暑期檔“經驗”,比如其出品的《巨齒鯊》系列分別于2018年、2023年暑期檔上映,皆取得不俗票房成績。如此佳績,無疑給予《解密》充足的信心。
《解密》從立項之初就備受關注,宣布定檔2024年暑期檔之后更是被視為種子選手。與《外太空的莫扎特》相比,《解密》儼然更符合主流觀眾的口味。前者本質上屬于帶有奇幻色彩的兒童片,相對小眾;而后者則帶有鮮明的諜戰色彩,且在視效制作上全面升級,具有更廣泛的競爭力。豪華的全明星陣容,大概是陳思誠與壹同又一次請戰暑期檔的另一重要原因。導演陳思誠+原著麥家+主演劉昊然、約翰庫薩克、陳道明、吳彥祖+攝影指導曹郁,這樣的幕前幕后組合放之整個2024年暑期檔都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失的她》《孤注一擲》《默殺》等類似題材懸疑片對觀眾造成一定審美疲勞的當下,曾經引領這股潮流的陳思誠主動轉身選擇深耕其他題材影片,無疑是適時的、明智的。一直被視作懂市場會賺錢的陳思誠與壹同,在這個夏天顯然做足了準備,嘗試重現去年暑期檔的“榮光”。
奇招
大規模超前點映釋放口碑 視效水準惹眼
在《解密》的營銷上,華人影業和壹同毋庸置疑表現不俗。一直以來陳思誠操刀的作品,被普遍認為賣點突出、票房有保底;宣發很有一套,牢牢握住流量密碼。《解密》也不例外,在宣發上招式頻出。不同于聚焦社會熱點的《消失的她》等影片,《解密》在敘事風格上更偏向《三大隊》,因此萬達和壹同放棄病毒式短視頻營銷,而是首選口碑助推《解密》破圈。《解密》宣布7月25日開啟提前點映,嘗試口碑先行,吸引觀眾觀看“不一樣的陳思誠”。與大多數影片點映策略有所區別的是,《解密》還積極搶占CINITIY廳、IMAX廳、杜比廳,重點突出影片視效,精準傳遞影片核心賣點,激發觀眾的觀影欲望。緊接著,《解密》又在7月27日、7月28日周末兩天于全國開啟限時點映,并在7月29日至8月1日全國大范圍點映,可見片方信心十足。截止7月30日,《解密》點映票房突破6000萬。
除了搶占特效廳,華人影業和壹同在工業水準級視效這個《解密》核心賣點上還著墨頗多,先后發布“造夢”制作特輯、“夢境”版終極預告、亦真亦幻-造夢攝影特輯等等,反復強調“奇觀”“夢境”,大力營銷該片的工業大片屬性。諸如#陳思誠真舍得為電影花錢##陳思誠在一片罵聲中證明自己#等熱搜話題,亦清晰打出了《解密》的差異化標簽。如此高效精準的宣發招數,為影片積蓄了不小的熱度。據專業數據平臺統計,《解密》抖音話題播放量超過10億。
看點
密碼對抗 險象環生
當下國產電影市場,諜戰題材作品雖然不少,其中不乏經典之作,比如2009年上映的《風聲》被譽為國產諜戰電影崛起的天花板,在豆瓣被62萬人打出8.4的高分。2024年暑期檔,同樣改編自麥家小說的另一部影片《解密》被寄予厚望。
《解密》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彼時世界局勢風起云涌,國家及時準確破譯敵方的通訊密碼至關重要。在此背景下,自幼展現出驚人數學天賦的容金珍,因其非凡的才華被招募至秘密單位701,專注破解密碼“紫密”“黑密”。而這兩段難度極高的密碼創造者則是容金珍的大學數學導師希伊斯。希伊斯既是容金珍的數學領路人,也是他的終身對手。在這場驚險刺激的密碼戰中,師徒倆圍繞“解密”與“制密”,展開激烈的智力博弈,拉滿腦力較量的張力。
以“設密”“解密”為核心,《解密》還揭示了高級密碼學、計算機編程等背后的隱秘技術,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對抗,更是一次人性與正義的較量。如陳道明在電影預告中所言“破譯這些電文,你將挽救很多人的性命”,不僅道出了密碼戰的重要性,也賦予了容金珍堅定的家國使命感,賦予《解密》不一樣的深度與內蘊。
十場視效奇觀 穿梭現實與夢境
除了用緊張刺激的密碼戰吸引觀眾,《解密》也嘗試在視覺呈現上帶來驚喜,全程采用IMAX特制拍攝。影片中,容金珍在意識與現實的世界穿梭,與密碼對話,尋找真相與自我。當潛意識中的世界開始崩塌,他將如何分清想象與現實?
《解密》巧妙地用十場夢境奇觀,“解構”了容金珍的一生。電影剛開始就交代容金珍用開燈與關燈來分清夢境與現實,此后充分利用其潛意識的奇異夢境,給特效團隊盡情發揮的機會。比如容金珍站在一個國際象棋的棋盤上,棋盤上龐大的棋子襯托得他十分渺小,借此來表現人物的自我掙扎;又比如容金珍在沒有盡頭的旋轉樓梯快速奔跑,比喻他在探索科學難題時面臨的重重困難。此外,還有在麥田里奔跑的他,被一群女孩簇擁的他,關上門蜷縮在試卷中的他,努力逃離即將倒塌的摩天輪的他……這些宏大瑰麗的夢境場景,視覺風格迥異,給觀眾帶來強大沖擊的同時也道出了容金珍的困境與成長,為其傳奇的一生提供“注釋”。
陳思誠+麥家 加滿懸疑Buff
如果說引人遐想的密碼戰,充滿想象力的視效場景,令《解密》在2024年暑期檔頗具競爭力,那么影片導演陳思誠與編劇麥家堪稱其中的關鍵先生。在懸疑電影領域,沒人能比陳思誠更“懂”中國觀眾。無論是其執導的《唐人街探案》系列,還是其擔任監制的《誤殺》系列、《消失的她》,都是耳熟能詳的票房話題代表作。而麥家,作為懸疑小說代表作家之一,《暗算》《風聲》等國產經典諜戰題材影視作品,均改編自他的小說。《解密》更被列為“史上最杰出的20本間諜小說”。他與陳思誠在《解密》中相遇,無疑是一場備受期待的“強強聯合”。
不難看出,在陳思誠、麥家的助陣下,《解密》具有明顯的商業屬性,但該片的亮點還在于其對容金珍與數學、密碼綁定一生的描繪,以及他如何在破解密碼過程中經歷的心理和情感挑戰。這些都令《解密》頗具人文關懷,也預示著該片迥異于陳思誠以往的大銀幕作品。如陳思誠所言,他將過往拍攝的《唐人街探案》系列稱之為“術”,或許《解密》是他想要到達的“道”。其實,在陳思誠監制的《三大隊》里已可窺知一二。在商業上取得高額票房后,陳思誠對電影品質及人文關懷開始著力。《解密》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以人物的命運拍一部電影,不知觀眾是否能接受不一樣的陳思誠。
老中青三代男神齊聚
如何把帥氣的劉昊然變成原著小說中“頭大身細、模樣怪異”的天才容金珍,是《解密》的重要看點之一。為了貼近角色,劉昊然瘦身至120斤,剃掉七厘米發際線,拔疏標志性的少年濃眉,戴上厚重的眼鏡,就連坐姿的角度都經過精心調整,形象之顛覆令觀眾直呼認不出他。不僅如此,他在片中還有大量的獨角戲,極其考驗演技。繼《燃冬》之后,劉昊然能否拓寬戲路,或在此一舉。
與劉昊然一同登場的,還有飾演希伊斯的好萊塢知名演員約翰·庫薩克,飾演701局長老鄭的陳道明,飾演大學校長兼收養容金珍的“小黎黎”吳彥祖。銀幕上,他們所詮釋角色的賞識和重用讓容金珍的天賦和才華在密碼破譯領域得以施展;銀幕下,如此強大的主演陣容無疑為《解密》增色不少,積極助力劉昊然的轉型之路。
主創有話
導演兼編劇陳思誠:
“我想拍一部關于數學和密碼的電影,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題材。《解密》原著小說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密碼,這一生就是解密的過程’這個主題深深打動了我,促成我首次以文學作品為基底進行電影創作。《解密》跟我之前作品風格完全不一樣,是我做導演10年來,第一次在創作中真正注入個人的電影美學理念與認知。它拓展了我想象力的邊界,可供解讀的空間非常大。比如說,我選擇了IMAX特制全程拍攝。IMAX攝影機的取景器足夠大,可以更好地記錄現實與夢境的雙重空間,其特別高、特別銳的清晰度,也能完美呈現出電影中美術和道具細節,給觀眾更恢宏、更真實的視覺體驗。我想用不一樣的電影語言呈現出抽象且深奧的數字、密碼,以及容金珍潛意識中的奇異夢境。其實我一直在求新求變,對這次的結果自己也很忐忑。”
原著麥家:
“我對自己的第一部小說《解密》極為珍視,不管是它的人物,還是語言、結構,都是非常新穎別致的,在這本書上我看到了人世的眾生相。破譯密碼僅僅是一個通道,核心不是為了破譯一部數學的密碼,而是為了破譯人的內心。怎么去表達它的夢境、怎么在夢中去表達它的靈魂,是電影《解密》改編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挑戰。”
主演劉昊然:
“容金珍的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他的每一次選擇都牽動著整個國家的命運。在這樣的背景下,容金珍不僅要面對個人的挑戰和困境,還要承擔起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和擔當。這種交織的命運讓容金珍的人生充滿了復雜性和深刻性,也讓他成為了一個充滿魅力和感染力的角色。”
主演約翰·庫薩克:
“看完劇本后,我非常推崇《解密》的故事,認為精彩好看,不落俗套。我在跟陳思誠導演聊人物的時候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希伊斯是個什么樣的人?’導演告訴我不要演數學家,而是演藝術家。在我看來,希伊斯擁有最復雜的頭腦,是一個在自己熱愛的數學領域處于巔峰的人,將數學視為藝術,所以跟同樣極具數學天賦的容金珍惺惺相惜。我真的很喜歡和陳思誠導演一起工作,他也很清楚自己想要拍什么樣的故事和鏡頭,而且非常精確。”(文 伯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