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指數:★★★★
反調指數:★★
最新票房:3467萬
(截至7月30日)
為放星星的人護航
文 牧溪
廣州美術學院最牛“畢設”《落凡塵》塵埃落定。暑期檔時間跨度大、檔期兼容性強,歷來是中國風動畫的傳奇秀場,大圣、哪吒、李白都是暑期檔走出的動畫英雄。《落凡塵》的故事始于二十八星宿,創作者們也被網友昵稱為放星星的人。號稱要幫觀眾跳出看猴子窠臼、一起放星星的《落凡塵》在映前一度被打上了暑期檔黑馬的標簽。
這是一個在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仙二代”故事,織女為保人間太平放走二十八星宿,自己遭雷罰而死,留下一雙兒女分別散落天上、人間。全新的世界觀和人物設定成就了一種天馬行空的新中式美學修辭:一條天幕分隔出冷暖分明的天庭和人間,人間有源自《宋代生活志》和《清明上河圖》的市井風情,有火鍋、奶茶和凡人的魔法;天上有經女性視角重新闡釋的牛郎織女,有太平盛世被香火冷落的戰神,也有信手拈來是玩具也是武器的金線。從世界觀、人物、主題到核心意象,處處都有主創匠心獨具的設定,無限的可能性只差一根能有效縫合人物、情節和主題的金線。
賈樟柯導演曾用“俄羅斯套娃”問題概括電影劇作推動力不夠、遞進性不足的通病,就像打開一盒俄羅斯套娃,每一個娃娃只有體積大小的不同,沒有性格神態上的差異。《落凡塵》讓觀眾感到遺憾的點或許在于,敘事的跟蹤性完全讓位于信馬由韁的想象力,造成人物失蹤、情節割裂、主題懸空的斷點式敘事。故事開篇看到金風和司牧爭奪下凡機會,你以為這是兩個神仙少年收服星宿的戰斗故事,不曾想小凡的出場讓作為故事B面的司牧瞬間失蹤,幾乎沒有給金風制造任何有影響力的困境;敘事焦點轉到金風和小凡,似乎要講一對兄妹同游與父母和解的情感故事,兄妹卻全程各說各話絕不相認,寫不出母親曾經舍命守護的人間可貴,犧牲和傳承自然也被攤薄了分量,所謂感情是凡人的最強法術也流于一句空洞的口號;直到戰神黑化、金風封神,終極對決以心弦織就天幕的奇觀收場,終極大BOSS戰神遭遇用后即棄命運后的憤然、撕毀天幕的復雜心理,織女放走星宿的經過等重要情節點也有些語焉不詳,正反人物缺少成長必須的至暗時刻,三段故事以各說各話的方式呈現,金梭再美也劃不出人物的弧光。
《落凡塵》定檔當天,主創曾動情發文“朋友們,手搓核彈成功了!”一句話道盡創作背后的艱辛。當然相信能想出放星星創意的作者一定知道《落凡塵》在敘事跟蹤性上的問題,只是在中國原創動畫IP的孵化過程中,還需要更多為放星星護航的人,為產學一體化的創作生態助力、幫才華交付為產品的資本,讓畢設短片到院線電影的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