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浙江省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主任葉國斌和婺劇團的演員們奔忙于村鎮,送戲下鄉。戲臺搭到了家門口,高水平的婺劇表演豐富了老百姓文化生活,演員與戲迷的雙向奔赴正在上演。
婺劇,自金華起腔,迄今已有近500年歷史。2008年,婺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10月,義烏婺劇團與義烏劇院合并,成立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2024年6月8日,我國第八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葉國斌為本刊記者講述婺劇保護傳承中心如何促進婺劇傳承,推動劇目與新人、新傳播手段的結合與創新,讓婺劇的悠悠韻味傳揚四海。
明清時期,金華義烏一帶物產豐饒、商貿繁榮,成為各種戲曲爭奇斗艷之地,也孕育出唱腔高亢激昂、表演粗獷奔放的婺劇。婺劇劇目豐富,《白蛇傳》《玉麒麟》《三打白骨精》《百壽圖》《空城計》等經典劇目涵蓋民間寓言、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多種題材,群眾基礎深厚。
與其他劇種文戲偏重唱念、武戲偏重做打不同,婺劇打破了文武分立的常規界限,文戲武做、武戲文唱是婺劇最大的特點。因此,文武兼備是每代婺劇人的追求,演員訓練時要求更高,也更為艱辛。臺上一個騰挪翻轉,臺下就是幾千次的摔打,演員們不論男女、行當,受傷成了家常便飯,卻也練就一身本領。正因如此,觀眾在欣賞唱腔的同時,能享受力量與美感的雙重震撼,婺劇這一地方性劇種,得以在許多劇種影響漸弱的情況下提升觀賞性,保持風格。

“我們團里有個‘小胖’,翻起跟頭來身輕如燕、落地無聲,觀眾們都十分驚奇,連連為他鼓掌叫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我們最知道其中的辛酸和苦累。”說起團里的演員,葉國斌如數家珍:演員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為了演出效果,冬天穿著單衣就要在室外演出,換裝時冷得渾身發抖,也因此風寒感冒;而夏天穿上幾十斤的戲服,在舞臺上揮汗如雨,下了臺就要刮痧去火、用藥消暑。
劇團為何如此“拼”?各式回答中,唱好非遺戲曲傳承這出大戲是他們的共鳴。演員們深知,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對婺劇藝術的宣揚和推廣,不僅回饋觀眾的支持和期待,更是對肩上傳承非遺重擔的莊嚴承諾。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自成立以來,年均送戲下鄉、惠民演出200場以上,不論嚴寒酷暑,都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婺劇演出,為的是把最好的演出帶給觀眾,讓婺劇源遠流長。
當地政府也對非遺保護給予政策支持。2024年5月1日起,《金華市婺劇保護傳承發展條例》實施,這是浙江省首部關于戲劇保護傳承的地方性法規。該條例從保護傳承、人才培養、創新發展、保障監督等方面支持婺劇提升傳播力、影響力,將整體性推進婺劇保護傳承發展工作,激發文化傳承新活力。
敷粉、上胭脂、畫眼妝、勾唇、包頭……演員們再熟悉不過的上妝過程,卻是互聯網的“流量密碼”,搭乘短視頻平臺這趟快車的推薦與分發,臺前幕后的花絮滿足了戲迷和網友的好奇心,輕松收獲百萬流量。
抖音賬號“義烏婺劇團”是義烏市婺劇保護傳承中心官方賬號,目前發布作品173件,近一個月發布作品13件。新媒體平臺為藝術傳承發力,打破臺上與臺下、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婺劇得以更廣泛地傳播。無論是身處異地的戲迷,還是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新觀眾,都能隨時隨地通過新媒體作品感受婺劇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8ce7bb6f9f3a6234b54c5181a6561d3d除了傳播形式上的創新,婺劇在表現形式上也與時俱進。傳統婺劇《三打白骨精》中加入了現代元素的舞蹈與臺詞,讓豬八戒與小妖怪的互動充滿喜劇意味。二者你來我往的打斗,似是一曲節奏感強烈、步伐多變的探戈舞;再加一句戲謔妖怪的“Come on,baby”,瞬間引得全場觀眾捧腹大笑。創新內容不僅為古老戲曲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其更加貼近當代觀眾的審美口味,展現婺劇無限可能。
婺劇創新不僅在表現形式,更在內容創作。《雞毛飛上天》以義烏這一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經濟發展成就的地方為背景,將當地的歷史變遷、人文故事融入戲曲之中,使婺劇成為講述地方故事、傳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義烏高華》作為浙江省黨史學習教育推薦巡演劇目,更是通過藝術的形式,生動再現了義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艱苦奮斗、創新發展的歷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和時代價值。
新手段、新內容拓寬婺劇傳播途徑,還需新人接續扛起傳承大旗。葉國斌介紹,義烏市婺劇中心重視年輕演員的培養,每年邀請知名老師針對基本功、唱腔進行提升訓練;為每個演員安排與其相適應的角色劇本,人人都有當主角的機會;出臺《促進義烏婺劇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對人才培養設置每年200萬元專項資金保障,對于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的演員也有明確的獎勵機制。多項實打實的鼓勵政策源源不斷地吸引年輕人前來實習、應聘,目前劇團已有多名00后演員,可持續發展局面良好。
在多方守護和支持下,近年來,婺劇頻繁“出海”,受到越來越多海外僑胞、留學生和國際觀眾的喜愛。充滿東方神韻的藝術形式跨越了國界,成為連接中外文化的橋梁,劇團的足跡迄今已遍布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不斷創新和融合,婺劇內在的美學底蘊與當代社會對戲曲文化的需求融為一體。婺劇也正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