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多次強調:“我們必須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立破并舉、激濁揚清”“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就是要破除妨礙改革發展的那些思維定勢”。“立”與“破”,體現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倡樹的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的政治觀、黨對軍隊絕對領導要求的使命觀和新時代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世界觀方法論。當前,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糾“四風”抓反腐中,只注重“糾偏”的一手,而沒注重“立正”的另一手,該立起的指導沒立起,倡樹的理念沒倡樹,健全的機制沒健全,落實的制度沒落實,致使抱殘守缺的陳舊思維還有群體,從眾難覺的不良習慣還有市場,任性瘋長的土壤環境還有領域,紀嚴于法的壓力傳導還留著空間。因此,糾治頑癥痼疾、純正政治生態,一定要深刻理解貫徹“立破并舉”這一重要思想和科學方法,既要看錯的東西是否“破”干凈,更要看正的東西是否“立”得持久。
立“紅色信仰”,破“灰色侵蝕”。習近平主席指出:“共和國是紅色的,不能淡化這個顏色。無數的先烈鮮血染紅了我們的旗幟,我們不建設好他們所盼望向往、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共和國,是絕對不行的。”現在,一些黨員干部少了革命戰爭年代那種苦難磨礪和舍生忘死,加之受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智能化趨勢沖擊,有的對紅色信仰理解和認同存在偏差甚至誤讀,導致信仰異化或消解,個別同志不信真理信歪理、不講道理認死理、不看主流盯支流、不信官方消息信坊間傳聞,不動腦子客觀分析隨波逐流,熱衷于網絡偽專家公眾號、AI拼接的無營養短視頻、社會熱點事件負面評論、扎堆閑談論人非的牢騷怪話,以及一些“三俗”作品和灰色段子,久而久之,溫水煮蛙,正能量消解,信仰信念淡化,精神大廈崩塌。因此,一定要在思想和靈魂深處把紅色信仰持久牢固立起來。更加注重學習理論補鈣,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當成案頭卷、工具書、座右銘,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知原義,汲取堅定信仰、矢志追隨的養分。更加注重紅色精神滋養,平時少一些娛樂刷屏,多一點學習實踐,善讀紅色經典著作,常看紅色影視作品,多瞻仰紅色紀念場館,大唱紅色革命歌曲,讓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賡續傳承、融入血脈。更加注重熟讀歷史明理,經常重溫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斗史,切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而堅定政治立場,分清是非界限,日用而不覺地涵養為官做人的政治底蘊,確保亂花漸欲不迷眼。
立“明規矩”,破“潛規則”。“潛規則”主要指暗地里通行的不成文習慣,大多涉及利益輸送、權力尋租、暗箱操作等違紀違法行為。潛規則具有很強的功利性、隱蔽性和傳染性。近年來正風肅紀查處的案例顯示,個別黨員干部對“明規矩”置若罔聞,對“潛規則”心知肚明。口頭上掛著黨章黨紀,實際上卻“酒杯一端,原則放寬”;對部屬講法規,自己卻徇私枉法;不求部屬拍手,只求領導點頭,弄得單位烏煙瘴氣。有的單位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敏感事項搞得神神秘秘,制度規定“朝令夕改”,標準條件搞“私人定制”,程序環節搞“選擇性遺忘”、人選確定搞“圈子勾兌”,弄得群眾心不痛快氣不順,最后出現主觀猜想,添油加醋,舉報告狀,進而影響黨群關系,破壞了風氣生態。各級領導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廉潔用權,同時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立“明規矩”,破“潛規則”,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促進政治生態不斷改善。作為黨員干部,一定要提升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把“明規矩”挺起來,嚴格按黨紀法規和制度程序辦事。在熱點敏感問題上,嚴格落實“四公開”制度,有什么事拿到桌面上,黨組織集體研究,領導干部親自宣傳政策規定,網絡櫥窗公開標準條件人選,讓熱點問題降溫、敏感問題脫敏,還要跟蹤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引導和解釋說明工作。千萬不要做神不知鬼不覺掩耳盜鈴的傻事,千萬不要做上趕著奉承領導給自己挖坑的事,千萬不要做為自己那點“小九九”怕見陽光的事。如果亂了規矩、厚此薄彼,分親疏遠近,最后一定會得到黨紀軍規的特別“照顧”,新賬老賬一起結,上級下級一串查,涉案人員“一鍋端”。
立“嚴管厚愛”,破“野蠻生長”。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加強對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嚴管不是管死,而是以紀法為準繩,捆住任性亂作為的手腳,使其不犯或少犯錯誤特別是嚴重錯誤,從而放開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手腳,更好激發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的內生動力。厚愛不是搞紀律松綁、作風減壓,而是通過嚴格要求和規范引導,使其在正道上不斷前行。但與之相悖的是,有的黨組織失職失責疏于嚴管,對部屬缺乏成長路徑規劃,缺乏學習鍛煉督促,缺乏日常工作幫帶,缺乏負面情緒引導,民主生活會也難見黨性原則、思想覺悟等方面的辣味批評,平時不注重修枝打叉、施肥澆水,任其野蠻瘋長。有的黨員干部桀驁任性排斥嚴管,嫌警示教育太頻繁,領導批評太難聽,同事提醒太煩人,親人囑咐太嘮叨。很多黨員干部之間缺乏同志式的鞭策鼓勵,怕提醒上級被報復,怕批評同事傷和氣,怕監督戰友存芥蒂,個人有關事項清楚不報告、知道不提醒,存有少說為佳、明哲保身的市儈思想,當愛惜羽毛的紳士、不當堅持原則的斗士,是非觀念淡薄、正義感退化。黨員干部一定要主動接受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不能平時不愿讓組織管、出了事又埋怨組織平時不管。各級黨組織要充分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強黨員干部約束,常敲警鐘,常打預防針,多一些不近人情的小題大做,少一些違法亂紀的痛徹懺悔,決不放任自流、縱容包庇,始終在嚴管中彰顯組織對黨員干部的厚愛。要嚴在平時,抓學習教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念好“緊箍咒”;要嚴于經常,抓敏感節點,時時關注、事事提醒、處處告誡;要嚴到細微,抓小早預防,緊盯小錯誤、小毛病等小事小節不放過。像“啄木鳥”治“病樹”一樣“見蟲就啄”,對那些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及時提醒教育,不怕傷面子,使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立“勤儉節約”,破“奢侈享樂”。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勤儉節約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道德風尚,儉樸的習慣和作風能使人不役于外物,成為一個自由而富有尊嚴的人。相反,奢靡享樂不僅浪費資源,更會腐蝕人的心靈、消磨人的意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不反對過得更體面、生活得更有質量,但超過自己合理收入的不理性生活方式值得黨員干部警醒。習近平主席指出,“節儉樸素,力戒奢靡,是我們黨的傳家寶。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但艱苦奮斗的精神一點都不能少,必須堅持以儉修身、以儉興業,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情。年輕干部要時刻警醒自己,培育積極健康的生活情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但一些同志卻熱衷于個人享受,生活要求越來越高,房子不厭其寬敞,車子不厭其豪華,菜肴不厭其精美,甚至生活放蕩、婚內出軌、不以為恥。分析案例,出事的那些人都是先從勤儉上放縱自己,再到追名逐利、貪圖安逸,后到思想空虛、精神頹廢,沉溺享樂、生活腐化,追求特權、弄權貪腐。“儉”與“奢”映照著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物質欲望就會降低,可以有效預防腐敗。為此,一定要保持警醒,增強自制力,在日常生活點滴中約束自己,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形成克己奉公、拒腐崇廉、戒奢尚儉的自覺。堅決摒棄貪圖享樂、愛慕虛榮心理,杜絕講排場、比闊氣和炫耀性消費、奢侈性消費。做簡約生活的倡導者、踐行者、推動者,養成節儉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真正把“儉樸”融入血脈,倡導勤儉節約、力戒奢靡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直至真正化風成俗。
立“擔當任事”,破“得過且過”。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想干愿干、勤奮敬業是大部分,但也有個別黨員干部精神不振、作風懶散,執行不力、辦事拖拉,不作為、不擔當。表現為心態浮躁,精力外移,靜不下心來抓建設,盯著位子干、掰著指頭算,有心做官無心干事;腦懶身懶,思想不刻苦、工作怕艱苦,主動怕辛苦,上級強調抓一抓、應付檢查抓一抓、出了問題抓一抓;作風漂浮,概略瞄準,粗枝大葉,對情況若明若暗,抓落實浮在表面。架子大、屁股沉、脾氣差,下基層腳不沾泥、身不帶汗,不是幫著一起研究解決問題,而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甩鍋埋怨,不顧基層承受力安排工作立要結果,干脫離實際、群眾反感的事。安于守成,瞻前顧后、患得患失,不敢突破常規、迎難而上,單位發展年年歲歲濤聲依舊;原則性斗爭性不強,對不良現象視而不見、裝聾作啞,明明看到有人執行指示不嚴肅、不認真,明明感到有人不安分、有單位不安寧,卻不愿較真碰硬;上推下卸,遇到矛盾,不積極想辦法、找對策,而是來回“踢皮球”。為此,要強化責任知擔當,為官一任、建設一方。當一任領導,就要給單位打個好基礎、留下好作風,培養一批過硬的隊伍,推動一個區域或領域發展。要升華認識敢擔當,敢不敢擔當,實際上是公與私的較量。私心過重,事事想著自己,怎樣舒服怎樣來,怎樣痛快怎樣干,必然不能擔當。黨員干部敢擔當,碰到困難就不會推諉扯皮,遇到矛盾就不會繞道回避,單位建設才能在解決矛盾問題中發展。要規范行為能擔當,是干工作還是做樣子,是守規矩還是裝老實,組織能夠看得出來,官兵也自有公論,尤其要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不給下任留下新問題。
立“實事求是”,破“虛假摻水”。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是我們黨把握歷史主動、開創歷史偉業的重要法寶。“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堅持實事求是,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報實情、干實事求實效。反觀一些黨員干部,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抓落實有摻水的匯報、懸空的工作、浮華的繁榮;把安排部署當徹底完成,嫁接成果糊弄上級謊報事實,從材料中來到材料中去的“問題秀”,不研究新情況新變化上下一般粗落實,“大概齊”“差不多”“好像是”“我問問”的不精準抓建,不對標對表的自說自話、看不上他人的自我欣賞、出了問題的自圓其說等。還有的表態調門高落實差,夸夸其談,光說不練,誤導上級、忽悠部屬、貽害未來;遇事瞞報、遲報、漏報或忘報,把擺平當水平,對本單位發生的問題,首先不是考慮汲取教訓、抓好整改,而是挖空心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藏著掖著;還有的違紀后不從自身查原因,卻寄希望于領導為自己說好話、幫忙協調,從而達到不處理或從輕處理的目的。習近平主席指出,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問題,也是黨性強不強問題。對黨員干部來說,堅持實事求是最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必須把實事求是作為黨性原則來堅守,作為思想作風來錘煉。其一,要打牢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防止產生盲目性、片面性、被動性。其二,要有正確的政治立場,在一事當前為公還是謀私、只顧眼前還是考慮長遠、一心為己還是想著后人等方面明辨是非。其三,要善于調查了解,下基層、入班排、上哨位,摸清“實事”、把握“實事”、分析“實事”和洞察“實事”,而不要主觀臆斷、妄下結論。對基層反映的難點問題、官兵提出的前瞻性問題,一定要搞清楚是咋回事,萬不可以所謂領導機關的“高明”否定基層官兵真正的“聰明”。其四,要樂于“求是”,真正坐下來分析研究,掌握事物發展規律,找出事物內在聯系,弄清是什么性質的問題。實踐證明是錯誤的事情,必須敢于叫停、迅速改正,切忌諱莫如深、固執堅持。其五,要講真話報實情,忠于良知和信仰,不要瞻前顧后受來自各方面的干擾,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一是一、二是二,不搞模糊哲學,不做“墻頭草”。
立“團結和諧”,破“內耗內卷”。習近平主席強調,要深入開展尊干愛兵、兵兵友愛活動,培養官兵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鞏固和發展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內部關系。戰爭年代留下了“豐碑”“七根火柴”“一袋干糧”“金色的魚鉤”等無數官兵生死相依、團結友愛的感人佳話。近些年,涌現出排雷英雄杜富國、為救戰士而犧牲的年輕排長王成龍、衛國戍邊英雄團等一大批團結友愛先進典型。當前,要堅決克服和防止五種傾向:一是令人社恐的情感冷漠,面對面、門對門、隔著樓板的“微官僚”和“離兵”現象,不樂意在戰士桌上吃飯,不常于和戰士聊天談心,不喜歡和戰士一起玩耍,不善于走入戰士心田,真知深愛不夠,“三種眼光”缺乏,戰士敬佩度不高。官兵心中沒有生死相依和同咸同淡的苦樂共情,“鍵對鍵”阻礙了面對面、“朋友圈”隔斷了戰友圈,過去那種“無話不說、無事不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掏心窩子的感情淡化。二是套路滿滿的庸俗關系,交往“功利化”“圈子化”“義氣化”,相互稱兄道弟,講究投桃報李,出現問題相互包庇打掩護,甚至沆瀣一氣、同流合污。三是處處設防的信任危機,彼此之間戒備心理重,交往中心存顧慮,不敢主動敞開心扉,怕說了自己的事受處理,說了戰友的事被排擠,說了單位的事給穿小鞋,自我封閉,心存芥蒂,有的甚至找碴兒告黑狀。四是求全責備的雙標成見,互相對不上眼、看不順眼,習慣“己所欲而施于人”,拿“我認為”“我覺得”“我想要”去要求身邊人,不考慮制度規定、不考慮客觀實際、不考慮個人差異,達不到就不滿意、實現不了就嗤之以鼻。五是互相傷害的隱性對立,體現在“不打不罵也不親、不頂不撞也不服”,甚至有的干部經常一副居高臨下的派頭、深沉嚴肅的面孔,稍有不滿就大發雷霆,把氣氛搞得很緊張。戰士情緒化很嚴重,一挨訓就“撂挑子”告狀或者故意找事情、出問題,甚至以“自殺自殘”相要挾。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一定要發揚尊干愛兵、官兵一致的傳統,堅持基層至上、士兵第一的原則,強化甘苦與共、生死與共的情誼,構建團結友愛、和諧純潔的關系。要抬高站位以共同之志感召,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教化、用偉大事業凝聚、用紅色基因滋養;要端正態度以至親之心看待,真尊重、真理解、真信任、真欣賞、真和解;要主動融入以渴慕之姿走進,花心思知情、靠上去溝通、撲下身“五同”;要嚴愛相濟以師長之責培育,悉心助力成長、依法從嚴管理、及時幫難解困;要純正作風以垂范之行取信,身先士卒沖在前、言而有信行必果、公道處事立身正。
立“公而忘私”,破“損公肥私”。陳云同志曾告誡身邊工作人員,“公家的錢一分都不能動,國家今天不查,明天不查,早晚是要查的,一定要記住‘公款姓公,私不觸碰’”。要堅持大公無私。《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第一條就是:堅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從一些案例看,有的聽信枕邊風,搞任人唯親;有的自己不收錢,讓家屬收;有的家屬子女參與單位重要事務。要結合學習通報,對照反思自身是否存在私車公養、公車私用、私事公辦、公物私用等現象?公家的錢再多,一分都不是你的,個人的錢再少,每一分都是自己的。努力做到大公無私,至少做到先公后私,絕對不能損公肥私。要樂于接受監督。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一些人自以為做得很隱蔽、很高明,其實只是在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信息化時代,人人都置身于公開透明的環境中,時時處處有監督,大街小巷有探頭,轉賬匯款有記錄,任何違規違紀行為都將留下痕跡,遲早會被發現,不要以為知情人少不會被發現,只要組織認真較真了,總能順藤摸瓜還原真相。一定不要花不該花的錢,報不該報的賬,得不該得的利,不做財富的“搬運工”,謹記“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要注重以上率下。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中都是在營造一種風氣、提倡一種追求、引導一種方向。好風氣是帶出來的,壞風氣也是帶出來的。“掃樓梯效應”告訴我們:只有從上往下掃,才能掃得干凈、掃得徹底。要深刻認識:每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份威信,每破一次規矩就留下一個污點,每謀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帶頭遵紀守法、公道正派、求真務實、廉潔自律,決不能帶頭違規違紀、邪門歪道、弄虛作假、貪贓枉法。
(作者為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隊大校副政治委員兼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