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特殊人群受到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自閉癥群體就是其中之一。自閉癥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發育障礙,主要表現為社交互動障礙、溝通技能受限以及重復刻板行為等。諸多自閉癥兒童在心理行為方面存在問題,如難以建立社交關系、情緒管理困難、注意力分散等。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自閉癥的發病率逐步提升,人們不僅希望弄清導致自閉癥的內外因,還希望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對患兒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他們整合身心,更好地融入社會。
教育學研究表明,繪本干預對自閉癥兒童的社交技能、情緒能力、語言溝通等方面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互動式繪本更對自閉癥兒童在繪本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方面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邮嚼L本將多感官體驗引入到自閉癥兒童閱讀中,為他們提供沉浸式閱讀的氛圍。應用于自閉癥兒童的繪本應貼合自閉癥兒童的認知方式,以自閉癥兒童的認知需要為核心設計繪本式樣,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自閉癥兒童的學習效果?;诖耍疚臏\析沉浸式電子繪本對自閉癥兒童的心理及行為療愈功能,從多感官互通、情感化體驗和互動式參與三個層面,對自閉癥兒童進行心理和行為治療。
1 自閉癥兒童的繪本療愈
自閉癥兒童的心理及行為療愈方式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熱點。自閉癥發病人群普遍為年齡低于3歲的兒童,該病在我國發生率為1.4%[1]。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自閉癥的發病率逐步提升,因此,自閉癥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對于自閉癥兒童療愈來說,治療方式應從穩定情緒、提高注意力入手,逐步加強對自閉癥兒童感知覺能力的培養。傳統的心理行為療法包括認知行為療法、社交技能訓練等,但這些方法往往耗時且效果有限,療愈過程還極易引發自閉癥兒童反抗情緒。進行自閉癥兒童療愈,需要特別關注自閉癥兒童情緒的變化。而且自閉癥兒童家庭療愈實施的技術門檻較高,因此作為自閉癥兒童治療中最為關鍵的家庭環節,療愈手段在我國一直存在缺失和不足。在此背景下,藝術療愈功能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到特殊群體治療過程之中,自閉癥兒童療愈較多地采用了繪本療愈[2]。
繪本療愈可以視作閱讀療法的延伸。閱讀療法主要指通過閱讀來引導讀者紓解負面情緒,保持心態良好的手段。1916年美國學者塞繆爾首次提出“閱讀療法”一詞,1941年出版的《多蘭醫學圖解詞典》正式承認這種方式為一種心理療愈的方法。由于其操作的便捷性,其很快就受到大眾的認可。繪本療愈由于圖文并茂的特性,十分適用于幼兒以及特殊人群。根據大腦側化功能,左腦主要負責處理文字、數據等較為理性的內容,右腦則負責處理情感、情緒、圖像等較為感性的內容。有鑒于此,繪本中包含的兩個主要信息來源——圖像和文字可以互為補充,在閱讀的過程中,分別刺激人的左右腦,達到較為良好的信息交換和互動作用。
因此,繪本療愈由于繪本文字量較少、圖畫較多,符合自閉癥兒童的認知方式,有助于他們跟隨繪本內容進行腦力運動,提高注意力。自閉癥兒童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社交能力和互動能力的缺乏。在閱讀繪本的同時,圖像的輸入有助于他們在非語言的層面上對于故事進行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自由聯想;文字的輸入又能夠兼顧其感知覺的提高[3]。如此一來,可以促進他們社交技能、情緒能力、語言溝通等方面的發展。
2 從傳統繪本到沉浸式電子繪本
在繪本療愈的實際操作中,傳統繪本由于故事性和連貫性的要求,自閉癥兒童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出現不耐煩、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狀況。因而如何選擇合適的繪本成為介入療愈的重要環節。從心理學角度來講,自閉癥患兒只會機械地描述表面情況,無法理解事物隱含的因果關系、他人的行為及動機[4]。繪本中鮮艷的色彩、復雜的故事情節都容易引起他們的焦慮情緒,從而導致刻板行為的加重,反而不利于療愈效果的達成。因此,針對自閉癥兒童的繪本設計,需要立足于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理解難度較低、文字量少、色彩柔和平緩的繪本。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互動技術逐漸被引入到兒童康復教育中,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療愈手段。電子互動技術趣味性強,操作簡單,色彩內容較為豐富。繪本作為一種受兒童喜愛的文學形式,將電子互動技術與繪本進行結合,為自閉癥兒童的心理行為療愈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當下,繪本的形式早已呈現多樣化,出現了立體繪本、電子繪本、互動繪本等等。將電子繪本與互動繪本相結合,充分利用電子圖像對于人眼的刺激和吸引力,在此基礎上從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設計能夠填補其感知能力短板的互動故事。通過進行不同的選擇,指向不同的結果,引導其大腦積極運作,能夠有效提高自閉癥兒童對于象征性圖像以及語言的認知掌握能力,鍛煉其社交技能。同時,互動性電子繪本由于其類似電子游戲的特性,更加能夠引導兒童降低防御心理,刺激其潛意識層面的內容,從而達到人格整合的效果[5]。
沉浸式電子繪本設計,也需積極考慮自閉癥兒童的接受能力,盡量選用輕柔的背景音樂,并要與畫面進行配合。同時,還需要考慮到自閉癥兒童的感知覺能力,盡量選用他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常用、常接觸的物品,如以日常用品、水果蔬菜等等對其進行興趣化引導。同時,通過相應的問題突出繪本“沉浸”“互動”的特點,如通過“形狀”引導自閉癥兒童選擇生活中見過、摸過、吃過的水果等等,通過“顏色”引導自閉癥兒童進行不同水果的分類等等,使電子繪本能夠成為較為有效的療愈抓手。
繪本生動有趣的圖文藝術形式容易被自閉癥兒童接受,借助游戲、探秘等互動形式和虛擬現實等技術手段,繪本互動設計可以更好地刺激自閉癥兒童的大腦,使之獲得更加豐富立體的情感體驗。繪本中的互動形式則可以改善自閉癥兒童不能長時間關注繪本主要信息區域,往往關注繪本的背景或者其它無效區域的情況,有效地讓自閉癥兒童深度沉浸在繪本故事中,關注故事的情節和互動體驗。
3 沉浸式電子繪本的療愈意義
沉浸式電子繪本的引入對自閉癥兒童可以產生較為積極的引導效果。
首先,沉浸式電子繪本的引入,較之傳統繪本能使自閉癥兒童的興趣和參與度更高,自閉癥兒童往往對視覺刺激更為敏感。繪本能以生動的圖畫和簡潔的文字,高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通過互動設計,如動畫效果、聲音和觸摸反饋等,能進一步激發自閉癥兒童的興趣,使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繪本閱讀中。繪本取材于日常生活的故事情節和象征性意象,往往能夠給自閉癥兒童帶來一種熟悉和安全感。通過重復閱讀繪本和參與互動設計,他們可以在一個相對穩定和可預測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同時,電子互動繪本通過動畫、音效等多媒體元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其互動功能如拖拽、點擊等,使兒童在參與過程中可以保持高度的集中力[6]。
其次,與傳統的紙質繪本閱讀不同,互動設計主要從自閉癥兒童在社交互動方面存在困難這一點出發,在電子繪本中有意識地添加相應功能,可以引發兒童與同伴或治療師的共同關注,借此促進他們之間的互動。兒童可以通過與繪本中的角色進行反復互動,增強覺知、帶動思考、學習社交技能、提高社交能力。電子互動繪本中的角色和情境往往與兒童的生活經驗緊密相關,有助于兒童建立自我認知。通過模仿繪本中的角色行為,兒童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此外,繪本中的對話和敘述也為兒童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刺激,有助于促進其語言發展。
其三,繪本互動設計可以幫助自閉癥兒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人物關系和情感表達等。通過引導性問題、互動游戲或拼圖等設計元素,可以訓練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從而進一步加強他們的認知能力。同時,繪本通常包含豐富的情感元素,通過繪本互動設計,如模擬角色情感、情境模擬等,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情感,增強情感共鳴,有助于自閉癥兒童更好地理解和表達情緒。通過游戲化的方式,兒童可以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情緒管理技巧[7]。
通過互動繪本療愈的自閉癥兒童在角色扮演、分享合作等社交技能方面表現出明顯的進步。他們更加愿意與他人互動,能夠主動發起對話和合作行為,更好地識別和理解情緒,并能夠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面對負面情緒時,他們也能夠更加冷靜地處理。在進行繪本閱讀時,自閉癥兒童表現出更高的集中力。他們能夠較長時間地關注繪本內容,積極參與互動操作,在自我認知方面也表現出更高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同時,他們在語言表達和理解方面也表現出更高的水平。
4 結語
總之,繪本互動設計在自閉癥兒童愈療中的實踐效果是多方面的,包括激發興趣、促進社交互動、增強認知能力、鍛煉情感表達和共鳴以及提供安全感等。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個自閉癥兒童的情況都是獨特的,因此繪本互動設計應根據他們的個體差異和需求進行個性化調整。繪本的互動設計要借助繪本本身的藝術特性,結合互動設計強調交互的用戶體驗,強化自閉癥兒童所需的感官刺激與情感交互,起到更好的療愈作用。
然而也應看到,雖然電子互動技術在繪本中的應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戰和限制。例如,技術設備的可獲得性、成本以及兒童的適應性等問題都需要被進一步考慮和解決。電子設備過度使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此外,對于不同年齡和癥狀程度的自閉癥兒童,可能需要更為個性化的干預策略和技術應用方式。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電子互動技術在繪本中的應用如何與自閉癥兒童的個體差異相結合,以實現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心理行為療愈。同時,也可以研究如何將電子互動技術與傳統的心理行為療法相結合,形成更加綜合和全面的康復教育體系。鼓勵跨學科的合作研究,將電子互動技術與心理學、教育學、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相結合,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體系,以更好地理解自閉癥兒童的心理行為特點和發展需求,為他們的康復教育提供更加科學和有效的支持?!?/p>
引用
[1] 袁玉萍,李菲菲.自閉癥兒童動作技能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國特殊教育,2021(5):44-52.
[2] 王琳.電子互動技術在兒童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0):56-58.
[3] 張曉梅,李靜.自閉癥兒童心理行為療愈策略探討[J].中國特殊教育,2020(2):44-48.
[4] 嚴娟鳳.結構化教育聯合感覺統合訓練在自閉癥兒童康復治療中的應用[J].基層醫學論壇,2024,28(4):93-95+123.
[5] 劉曉紅,陳志軍.電子繪本在兒童閱讀教育中的應用[J].出版廣角,2018(7):60-62.
[6] 李明,黃燕.自閉癥兒童康復教育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9,25(3):301-305.
[7] 王志勇,王麗.電子互動技術在兒童繪本閱讀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1(4):78-81.
本文系2023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沉浸式電子互動繪本療愈》(省級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2312048068Y)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劉曦澤(2003—),女,四川廣元人,本科,就讀于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關鈺楊(2003—),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就讀于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
通訊作者:朱天(1981—),女,江蘇南京人,博士,副教授,就職于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