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作品《蓮花》巧妙地融合了中國美學中“意”與“象”,通過極具韻律的舞蹈動作、卓爾不群的人物形象、充滿意境的舞臺設置和能夠寄托情感的道具的使用,完美地詮釋了舞蹈作品內涵的“意”。蓮花象征著純凈,舞蹈作品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人生意義的感悟。《蓮花》的創作手法新穎,有著深刻的寓意,舞蹈獨特的演繹方式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闡述了舞蹈作品《蓮花》的創作內容,分析了其創作意象,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這部作品,并為舞蹈表演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舞蹈;蓮花;創作意象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05(2024)15-00-03
舞蹈能夠用身體語言來傳遞情感,優秀的舞蹈作品不僅包含舞蹈技藝,還需要有一定的內涵,能夠激發舞蹈演員進行更深入的演繹并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舞蹈作品《蓮花》將蓮花的純潔和人的美好相凝結,展現了人的自我信念。
一、舞蹈作品《蓮花》的創作內容
舞蹈作品《蓮花》講述了地震發生后,一個舞蹈演員拿著油燈為逝去的親人虔誠祈禱,這也讓她對生命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感悟。這部作品獲得了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表演獎銀獎。蓮花象征著純潔和高潔,即使生長在泥濘中,也能保持干凈,不染塵埃。舞蹈作品《蓮花》通過舞蹈的韻律和節奏展現了蓮花獨特的品質,同時表達了對美好世界的向往。通過“意”和“象”的結合,將民俗文化融入舞蹈作品中,不僅注重通過舞蹈動作、視覺設計和象征性元素深入挖掘并傳達情感和主題,還對民間舞蹈藝術進行了深入思考,體現了尋源的哲學思想。一部舞蹈作品中“意”和“象”的融合,使得舞蹈作品更加優秀和富有靈魂。舞蹈演員只有深刻理解了舞蹈作品的“意”和“象”才能夠實現更好的演繹[1]。
《蓮花》的結構特點是A+B+C+D,運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舞臺來展現舞者內心的信仰。A段是舞蹈的開始部分,手拿油燈的舞蹈演員在舞臺中央默默祈福,在老者的訴說中,回頭發現了純凈的蓮,隨后開始追逐光明,開啟了尋找蓮花的旅程。B段中,舞者在舞蹈中進行了第二次回頭,這次回頭發現了“蓮花”,音樂也發生了變化,從A段老者的低吟變成了女子的吟唱,此時舞者手中的油燈在不斷旋轉向上,舞蹈動作堅實,充分展現了舞蹈的魅力,同時表達了舞蹈演員尋找到蓮花的喜悅之情。C段,是舞蹈演員的第三次回頭,此時舞蹈演員的內心世界得到了升華,發現對于蓮花的尋找其實是追求內心的純凈。此時的音樂變得熱烈,舞蹈演員在高昂的音樂聲中,用特有的步伐向前移動,張開雙臂,跟著音樂的節奏做出各種旋轉動作,仿佛在凈土上,自由地徜徉,肆意快樂。D段中,音樂逐漸安靜,舞蹈演員望著油燈緩緩走去,開始對人生有所感悟,思考生命。在整個舞蹈作品中,舞者三次回頭使情感逐步遞進,增強了作品的觀賞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舞蹈的高潮部分,動作融入了男性的力量,體現了肢體的張力,展現了自由的感覺。通過舞蹈的“象”傳達的情感內涵,塑造了“蓮”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加深了舞蹈的“意”在觀眾心中的印象。既展現了舞蹈的獨特之處,也傳遞了對生命的感悟[2]。
二、意象分析
(一)意象的概念
在中國的藝術美學中,所有的藝術形式中都含有“意象”,“象”是外在的表達,能夠直觀可見。“意”是內在的,需要觀者用心感受和體會。在古代文學理論中,“象”和“意”是對自然之道的探索和追求。創造“象”的目的是更好地傳達“意”[3]。“象”是一個充滿變化和生命力的存在,它以生動的形象呈現給人們,并通過人們的聯想和領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內涵。舞蹈也是意象表達的典型代表形式。
(二)舞蹈中的意象
舞蹈是一種動態的意象,如何用身體語言呈現這種意象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種程度上,舞蹈甚至超越了文字、戲劇和音樂等表達方式,它能夠更加深刻地展現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相對于其他藝術,舞蹈的不同之處在于用身體語言來講述故事、傳遞情感,這種表達方式更為直接地展現了舞蹈中的動態節奏和情感變化,將舞蹈中的“意象”能夠更準確地傳遞給觀眾[4]。舞蹈意象的設計是編者將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事物,融入自身情感和思考加工后所創作的,是一種主觀意象,包含編導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而且巧妙地融入舞者的肢體語言中。觀眾通過觀看舞蹈作品,能夠感受到編導的思想情感以及舞者的情感表達。
三、舞蹈作品《蓮花》的創作意象
(一)獨樹一幟的動態意象
一是典型動作的意象。在舞蹈作品《蓮花》中,使用了經典動作旋轉,舞蹈演員一開始的旋轉速度是比較慢的,隨著情感的遞進逐漸加快,并時刻變換動作,舞蹈動作在舞臺道具的配合下把時間的不斷流失與生命的起始循環非常精準地展現了出來。在A段部分的結尾處,伴隨著主旋律的開始,舞蹈演員慢慢托起“油燈”并逐漸加快速度,然后忽然停止,轉身回眸,好像希望和光明就在不遠處[5]。隨著故事的推進,舞者旋轉的方式也不斷變化。在B段部分,舞蹈演員的動作由原地旋轉變成動作銜接旋轉,舞姿的變化將演員內心的情感變化展現出來。這一簡單直接的旋轉動作展示的是民族團結的美好寓意,是人們積極樂觀、堅強勇敢的精神體現,是舞蹈演員美好內心的表達。
二是盤旋動作的意象表達。在舞蹈作品《蓮花》中,舞蹈演員有很多次拖著手中的油燈進行盤旋的動作表達,在B部分開始,演員就做出了這一比較經典的動作,并保證油燈在手中不熄滅,隨著身體姿勢的改變,油燈的高度與移動速度也不斷發生變換。當演員再一次轉身向斜前方走時,腳步配合著油燈在舞臺上進行盤旋。在這一作品中,盤旋是和道具一起出現的,盡管是簡單的動作,但是在道具的配合下就更加具有藝術美感與舞臺效果[6]。在整個舞蹈中,燈就是其中的意象,象征著油燈將丑陋的一面逐漸凈化與純潔化,就和人民的信仰一般。
三是動態的意象。在舞蹈作品《蓮花》中,很多男性化的動作穿插其中。比如,“卓”“熱巴”等動作,這一作品是由女演員進行演繹的,其減少了展現女性柔美的動作,更多呈現的是力量與速度,使作品中的動態意象更有韻味,更有視覺藝術性,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7]。在《蓮花》中,隨著背景音樂的變化,舞蹈演員逐漸加大了動作幅度,內心的情感實現了外化的表達,體現女性的頑強。音樂停下來后,給人以心靈上的感悟,好像人們在面對困難時的頓悟,對生命的理解更加清晰。
四是節奏韻律的意象分析。在作品《蓮花》中,有很多踢踏、顫動等動態特征明顯的節奏律動,是舞蹈的獨特氣質展現。作品中有很多的行走動作,并使用膝蓋的快速屈伸表達內心的變化[8]。在B和C段部分,緩慢的行走與快速的走都是變化動作的節奏。在D段部分,舞蹈演員轉身邁著沉重的腳步朝油燈的方向走去,這種對舞蹈的精準展示,也體現出其內心的信仰,就像人們經歷的人生,不管前方如何,都不會影響人們堅定走下去的決心與信念。《蓮花》的情感意象表面上看是內心的訴求與信仰的表達,實際上則需要借助動作實現演員與觀眾心靈上的碰撞。舞蹈演員的第一次轉身回頭是因為爺爺的講述發現了蓮花的純凈美麗,她的內心滿是疑惑,希望靠著油燈發現蓮花。第二次轉身回頭,舞蹈演員驚喜地發現了蓮花,因此在舞臺上不斷地走動,隨著油燈高度與移動速度的變化,其驚喜地發現蓮花就在眼前,激動之情油然而生,每一次轉身回頭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體會。
(二)意味深長的象征意象
一是蓮花具有象征性。在古代,文人就喜歡用蓮花來言志,在舞蹈作品《蓮花》中并沒有出現蓮花的實體,創作者只是借助作品的名稱進行情感的表達。蓮花代表純潔,是人們精神層面的體現與象征。蓮花與其他的花種不同,果實與花朵可以同時出現,果實在開花的時候就開始生長,也代表著生命的輪回,這也是人民喜歡蓮花的重要原因。生命是不斷輪回的,蓮花的生長特點也與人們的觀點相吻合。作品以“蓮花”命名,就是為了表達內心的情感。編創人員在演員的服裝上也有所體現,在舞蹈動作與舞臺燈光道具的配合下,舞者表現出了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之意,同時也是在緬懷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二是人物的象征性。在舞蹈作品《蓮花》中,編創人員讓一位舞蹈演員手托油燈,低著頭為經受災難的同胞祈禱,希望人們可以在燈光的指引下去尋找光明與希望,尋找內心的平靜與安寧。盡管這部作品是獨舞,但舞蹈演員代表的是無數追求內心至善至美的群體。蓮花的純潔性代表的是舞蹈演員對內心安寧之處的不斷探索與追尋,在生命的長河中找到內心的信仰是非常值得的。在作品《蓮花》中,油燈就是照亮舞蹈演員路途的燈光,演員在燈光的指引下,在經過內心困惑 、驚喜等情緒之后找到了內心的安寧。而舞蹈演員則暗指世間的人們總會找到屬于自我的信仰與精神歸宿,這也是一個發現自我并尋找自我的過程,帶給人們很多的感悟,引發人們深刻的思考與總結。
(三)視覺意象分析
一是通過道具服飾加深意象。道具在舞蹈作品意象的傳達中起輔助作用,在舞蹈中使用道具也是較為常見的,能夠增強舞蹈作品的效果。道具的特點越明顯,越具備象征意義。舞蹈作品《蓮花》中舞蹈演員手提的油燈,是當地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在舞蹈A段中,演員保護著油燈不被熄滅,此時的燈象征著生命,在B段中,燈環繞著舞蹈演員,象征著一種信念和人生的方向,是希望的火種。同樣,舞蹈作品的呈現也離不開服飾的襯托,服飾要貼近舞蹈本身,在舞蹈《蓮花》的表演中為了使舞蹈更有質感,服裝并沒有使用傳統的兩袖服飾,而是使用了單袖服飾,方便舞者的移動,以展示卓舞和熱巴等動作。
二是通過燈光設計營造舞臺意象。燈光作為舞臺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覺效果,營造出引人入勝的意境,更好地傳達出舞蹈作品的主題。作品《蓮花》中,舞者在不斷地移動,位置變化較多,此時需要燈光的配合使得舞臺表現更有生命力。在作品的開始使用了黃色定點光,伴隨著老人的低音燈光變亮,在作品的高潮部分使用暖色調的燈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象征著愛的表達,給人帶來希望。燈光給觀眾以心理上的引導,逐步將舞蹈推向高潮。在作品的結尾部分,又回到了定點光,此時舞者每向前一步,燈光就會跟隨,象征著光明和美好。
四、結束語
舞蹈正是因為有了“意象”才有了魅力與韻味,才有了靈魂,其中的藝術價值才可以表現出來。舞蹈作品中的意象并不是人們簡單理解的情感表達或者是舞臺效果與構圖,而是借助一系列的動作與指代挖掘內在的韻味和內涵,才會帶給觀眾心靈上的震撼,藝術的創造就是把人們在生活中看到的和想到的內容借助一定的手段與載體傳遞出來,給觀眾美的享受的同時引發他們的思考。舞蹈作品中的“象”可以傳遞出“意”,通過舞蹈演員的精彩演繹將其中的人生感悟與哲理傳遞給觀眾,讓舞蹈演員通過“意”和“象”的內涵與觀眾產生心靈上的共鳴。本文將舞蹈作品《蓮花》中蘊含的“意象”進行分析與研究解讀,找到作品表達的價值與意義,展示出“意”與“象”在舞蹈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將其中的“意”與“象”展現出來,帶給舞蹈演員更多的表演上的經驗總結,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引發人的深思。
參考文獻:
[1]梁琳.新時期視域下抒情舞蹈意象之美探析[J].品位·經典,2023(20):129-131.
[2]武小文.淺析舞蹈編創中的意象表達[J].戲劇之家,2022(25):150-152.
[3]劉丁睿.民族舞蹈創作中舞蹈意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22.
[4]林晴.試論舞蹈編創中的意象表達及其意義[D].南京藝術學院,2020.
[5]魏盼盼.云深不知處 青山幾重回——當代中國舞蹈作品意象探究[D].山東藝術學院,2019.
[6]布達羊.淺談康巴地區(玉樹)民間舞蹈的表現特點[J].大眾文藝,2017(22):31-32.
[7]何宜曉.論道具在少數民族舞蹈表演中的運用[D].南京藝術學院,2018.
[8]袁佳麗.論舞蹈的“象外之意”在作品中的呈現[D].福建師范大學,2018.